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被国际变局压垮的冷战

发布时间:2023-06-10 13:42:03 | 来源:网友投稿

对于不满于战后国际史被美苏冷战“一手遮天”的读者来说,英国学者理查德·克罗卡特的《五十年战争:世界政治中的美国与苏联(1941-1991)》是个福利。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虽然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战后国际关系,但战后国际关系史并不等于冷战史,冷战不仅不能涵盖整个国际格局,相反还受制于国际格局的变迁,直至最后冷战格局被国际格局的变迁所消解乃至颠覆。

对此观念,想必中国读者并不陌生。中国曾热心参与不结盟运动,提出第三世界概念,并长期自视为第三世界的一员,因此对于试图突破美苏冷战史一元叙事、重构战后国际史多元叙事的努力,中国读者自然也更多了几分理解和认同。

《五十年战争》的最大贡献在于向人们展示了“世界政治”中,美国和苏联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变迁,而这种应对之道的不同,影响了彼此实力的消长以及冷战最后的结局。

如此一来,人们不仅能从更宽广的角度来解读战后国际史,对冷战史本身跌宕起伏的剧本的把握也会更加精准。比如1970年代美苏之间出现的“缓和”,在相当程度上并非仅仅由于美苏决策者自身的选择,而更多地取决于更大范围内国际政经格局变化的合力,这其中既有各自阵营松动的问题,也有“第三势力”崛起的影响,更是全球化潮流涌动的结果。

从这些角度出发来解读美苏“缓和”,就容易避免陷入美国因为兵败越南而示弱、苏联因实力增加而更雄心勃勃等过于简约化的叙述“窠臼”。美国实力的相对衰弱不仅仅表现在军事领域,也表现在经济领域,而这更多是由于日本和德国等盟友经济崛起导致美国经济竞争力相对下滑,进而导致美元与黄金挂钩难以维系;苏联虽然在军事方面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其经济实力的跃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油价的上涨;双方阵营的小伙伴们渴望摆脱冷战桎梏,想更多寻求以各自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合作而非对抗的对外关系,也令美苏这两个带头大哥备感缓和国际局势的压力,这其中西德改弦更张采取对东方的缓和战略尤为震撼;美国固然需要喘息之机来重组自身战略空间,苏联也非常希望得到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粮食和技术,因此“缓和”并非一个你退我进的简单故事。

在放弃了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勉力维系后,美国通过自身的调整如技术革新和更多的海外投资更好地适应了变化的国际经济新格局,从而以更健旺的姿态投身于1980年代的冷战中去。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美国所身处的国际体系虽然与冷战体系局部相重叠,但又大于冷战体系,不但其阵营内部存在经济上的互利关系,美国本身也可以从一个开放的、资本和技术快速流动的国际体系中获益良多。

换句话说,美国可以一边从国际体系中汲取资源,一边继续玩冷战。而反观苏联,其国际体系基本等同于其所领导的冷战阵营,在这个阵营内部除了以威权强令意识形态的统一之外,在经济层面苏联更多是一种“出血”而非“吸血”的状态,而在和阵营外的欧美发达经济体打交道时,则更像一个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更多处于以石油等资源品换制成品和技术的段位,苏联也因此被称为一个“不完全的超级大国”,虽然其在越南和非洲的野心勃勃的冒险掩盖了其虚弱的根基。

面对国际政经格局一日千里的变化,身处一个开放和弹性国际体系的美国尽享与时俱进的优势,虽然对冷战偏执式的执着和资源投入也使其背负了巨额赤字,而被桎梏于冷战格局的苏联在这场竞赛中则越来越力不从心,直至最终被拖垮。

正是想从冷战格局中脱身进而融入国际体系的渴望,使戈尔巴乔夫铁了心采取“新思维”路线,然而一个习惯于靠内外紧张情势维持高压统治的帝国,一旦放松了对内的集权和对外的控制,还没来得及平稳转身,便迎来了轰然倒塌的结局。

《五十年战争:世界政治中的美国与苏联(1941-1991)》

作者:[英]理查德·克罗卡特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98元

推荐访问:压垮 变局 冷战 国际

本文标题:被国际变局压垮的冷战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0/26270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被国际变局压垮的冷战》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