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六大特色优势

发布时间:2023-06-10 16:42:03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其特色优势体现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观念引领政治文明发展;以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主体地位推动政治文明发展;以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保障政治文明发展;以政治建设和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相互协调促进政治文明发展;以国内发展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推进政治文明发展;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有序政治文明发展。

〔关键词〕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

〔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75-04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一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都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属性。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历经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与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生活,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优势,这些特色优势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中继续坚持和不断丰富。

一、以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观念引领政治文明发展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始终是在坚持和实践科学理论中实现的,这一科学理论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导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政治文明建设和享有的主体是人民;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的基本主题是民主、法治与政党;政治文明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和政治发展;政治文明的本质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真正成为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政治上的主人等。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在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的运用,富有成效地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党还十分重视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用先进的价值观念引领政治文明发展。在国家层面,我们党鲜明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我们党鲜明地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我们党鲜明地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些观念中,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最直接地体现和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世界政治发展的现实需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观念和基本要素。在我国现实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我们党坚持用这些先进观念引领人们去参与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比如,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1〕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2〕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观念引领政治文明发展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独具特色的优势。

二、以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推动政治文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的能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人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总是在社会的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在国家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发展中,依靠人民,相信人民,为了人民。一是确立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全面贯彻“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原则,充分实践了马克思所说的“人民主权”、“人民掌权”的科学理论,其实质就是人民在当代中国真正成为了政治权力主体,同时人民也是相应的责任主体。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有机统一。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最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3〕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政治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已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以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保障政治文明发展 当代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总是与各国的政治制度的安排和创新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我国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政治制度与不断创新的结果。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这一论述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包括民主与法治,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等建设和完善指明了方向。注重政治文明发展中的制度建设、安排、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一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根本大法规定和安排国家的政治制度。我国现行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个根本政治制度和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共同构成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制度体系,从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层面推动了我国政治文明发展。二是随着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集中体现政治文明发展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任何一种制度和体制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是相对的,要保持一种制度和体制的优势地位,就需要随着发展的形势和实践加以改革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以后,我们党就十分重视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深刻地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和长远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他在《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中深刻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6〕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改革正是按照这三条标准来检验和实施的。实践证明,通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已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以政治建设同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协调促进政治文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在当代中国发展实践中,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为推进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9〕二是在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突出政治文明发展结构的协调与统一。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既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结构三个重要方面相互协调的内在属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结构三个重要方面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三个更加注重”: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当代中国政治文明正是在政治建设同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相互协调,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结构相互协调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五、以国内发展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推进政治文明发展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世界各国多样性文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已成为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0〕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民主观和法治观同我国政治发展的实践相结合,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为我国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载体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其先进性和优越性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和检验。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这方面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持这个优势,保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1〕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制度,必须随着经济社会 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通过改革和调整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这其中也包括学习和借鉴不同制度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比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面,由于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历史因素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在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过程中,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些法治比较成熟的国家的法治形式和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义的法律体系。在对权力监督制约方面,现代政治文明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在我国为了使国家的公共权力和掌握一定权力资源的机构和个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切实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根本上预防和惩治权力腐败。一方面从中国国情出发,形成了完整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另一方面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阳光政务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这必将促进我国政治制度建设和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六、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有序政治文明发展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理念、政治行为的建设与创新、进步状态与发展成果,这既是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展望的政治文明发展实践探索,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治文明有序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一个由高度自觉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那就只有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1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推动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二是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的有机统一,实现政治文明持续有序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政治文明,其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政治建设和政治创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发展政治文明,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对发展政治文明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真正掌握和实践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彻底的唯物论,也就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发展政治文明,就是要更好地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党的群众路线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其他生活中去。在现阶段,尤其要把充分体现人民至上和人民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公正观和法治观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必将在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的有机统一的实践中实现持续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2〕〔3〕〔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期,2012-11-18.

〔4〕〔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33,341-342.

〔5〕〔6〕〔10〕〔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32,213,373,24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273.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649.

推荐访问:当代中国 政治文明 优势 特色 发展

本文标题: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六大特色优势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0/26279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六大特色优势》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