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摘 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进行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无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齐头并进。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民主进程的步伐,1987年11月,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正式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上议事议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要牢牢遵循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稳妥地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制度;政治民主;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10-02
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在此后的三十多年来我党、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一直认真扎实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过长时间、多方位的努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温家宝在2010年的“两会”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邓小平也曾说过:“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由此可见,在邓小平的观念中,政治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全面改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的发展大局中尤为重要。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概念以及主要内容
现如今的中国,似乎人人谈民主、谈政治、谈改革,我国社会的主流呼声都是希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适应、相辅相成。那究竟什么是政治体制改革呢?在政治体制的概念上继续研究政治体制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所谓政治体制,就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具体实施形式,是用以管理国家政治事务并使其规范的体系。具体说来,就是指与国家的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也是衡量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要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它是针对政治管理体制而进行的改革其中包括对领导体制、行政机构设置、干部人事制度以及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其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的效能,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在社会政治的发展历史上存在着两种革命,一是解决基本制度相关问题的革命,二是解决具体体制相关问题的革命。而政治体制改革,则应该属于后者的范畴。政治主体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政治体系、政治结构以及政治机制,进行有计划的变革,以调整国家政治关系,优化国家政治制度,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
二、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中国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政治体制是上层建筑,必须要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基础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上层建筑随之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要求社会主体自觉进行改革,以实现政治主体本身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
第二,目前中国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而引发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问题,要求当前中国所实行的政治体制必须要进行改革。现在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的政企不分、机构冗杂、职能重叠、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人浮于事等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由此看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确刻不容缓。
第三,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时期出现的新兴事物,要求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盲目性与自发性越来越表现得明了化,导致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新兴事物的萌生。其中最不可忽视的现象之一,就是大型特殊利益集团。虽然他们不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是国家政治中的重要环节,但中国式的特殊利益集团已经开始影响国家的某些政治决策。所以,遏制某些利益集团干预政治,要求国家必须实行政治体制改革。
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一方面进行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也同时开展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不过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仍无法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为了更好地适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以及加快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步伐,198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党的十三大,把开展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其主題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最终目的在于在党的领导下更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长期目标则是建立一个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取消党与政府重叠的对口部门,废除领导干部的终身责任制;大力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鼓励创新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多次改革行政制度;改革人事制度;初步建立公务员制度等等。
然而,温家宝曾说过:“尽管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议论,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阻挠,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在我能力范围内,贯彻我的理念,加快政治改革步伐。我想用两个词来表达我的决心:风雨无阻,至死方休。”从这段话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温家宝尽心尽责地为全国人民谋福利。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困难重重,前进道路布满艰难险阻,步履维艰。
第一,民主集中制不够完善。权力太过集中,同时又存在着组织软弱涣散、监督制约乏力的问题,使民主集中制无论在机制的建立上,还是具体的落实上,都与我们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对掌权领导干部以及工作人员的监督制约不力,同时,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制约意识不强、机制不完善,致使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强,容易形成权力运行的暗箱操作,这是导致政治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参与、监督、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基层民主管理、民主建设还较为薄弱。第四,个别权力机构不能正确地贯彻和执行我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造成局部或个别矛盾的激化,危害国家的安定团结。第五,社企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政府的职能尚未转化清晰,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加强。
四、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及着力点
首先,领导力量强有力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决条件。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就是利益的改革,所以必然要涉及利益再分配的问题,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力量来领导这场改革。中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中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此,要加强党的建设,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优化中国共产党自身内部结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其次,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与重要着力点,是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现今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要在国家现有的体制框架之内,以宪政(即民主自由法制)的改革为核心,以民主、稳定、效率为三大基本目标,其中民主是首要目标。同时,权力过于集中是中国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中最大、最主要的弊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要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这方面要把握四个主要着力点:一是政府权力转移。我国的政府,一定要实现从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转变为专注于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有限政府。政府手中的权多、钱多,就会导致其干预经济的能力很强,也容易滋生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二是建立严密健全的监督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体制内的监督,完善官员收入公开制度以及问责制度,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如媒体、社会公民等的民间力量的监督作用。三是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坚持完备立法和严格执法,在多种权利主体间实现公平公正,规范政府及各类权力集团的行为,保护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加快步伐向法治社会迈进,既有了公平又有了秩序,中国要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同时依然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带领全国人民共同迈向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此次改革必须要从基础性条件着手,在基础性条件尚未成熟时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求快,这样反而容易引起国家的政治危机,严重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比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尚未高度发展的时候,民主政治也是难以充分发挥的。
总的说来,任何一个国家民主进程都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也都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真正实现的。因此,中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要牢牢遵循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稳妥地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朱宝信.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J].河南社会科学,1995,(1).
[3]黃卫平,陈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其成因浅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2).
[4]王梅清.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重在平衡发展[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
[5]王邦佐.中国政治体制改的成就与发展路径[J].政治学研究,2003,(2).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论当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