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大学生暑期专业实践的高校合作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11 14:54:01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高校合作模式是大学生暑期专业实践教学应对新时期和新形势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思路。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临安暑期实践为例,探索了以具备执行力的组织机构、效益最大化的方案设计和资源互补的方案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本科生专业实践高校合作模式,根据实践结果分析了该模式的成效,为推进专业实践教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环境科学 专业实践 高校合作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047-02

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趋严重,环境科学专业逐渐发展并日益引起关注,并承担起环境问题的发现、起因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为环境工程实践寻求环境问题解决的科技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1]。由于我国环境科学发展历史不长和科学性强等特点,目前多数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普遍存在着专业实践不足或专业实践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以单向灌输为主的被动学习方法和复杂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面临较大的困扰,导致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2]。为此,国内许多高校开始逐步探索和构建适合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途径和模式[3~5],然而,实习时间、实习成本以及实习地理位置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实习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并积极推动专业实践的发展成为环境科学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自2001年开始招生以来,逐步形成了通过教授领衔的“认知实践→专业实践→研究实践”三大模块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通过进行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利用科研资源建立认识实习基地、利用科技优势建立仿真模型辅助认识实习基地等模式,建立起理工融合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2];并逐步开始了与地方高校合作的专业实践模式的探索,如2004年与宜宾学院、2008年与安徽大学等的联合暑期实践活动等。在2010年开始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始招生以后,专业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合作教学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兴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6]。2011年暑期,第一届创新实验区本科生与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开展的暑期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高校合作模式,积极推动了专业实践的发展。本文以这次专业实践为例,探索了符合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的本科生暑期实践高校合作模式,可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暑期专业实践高校合作模式的形成

在将近10年环境科学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逐渐认识到与地方高校联合开展暑期专业实践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实习成本和实习地理位置等难题。相对较长的暑期为大学生实践解决了实习时间问题,是进行专业实践的最佳时期。更为重要的是,实践主题内容的选择决定着高校合作模式的开展。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是环境科学领域内的一项国际难题,我国日趋严重的富营养化趋势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提供了大量的课题,炎炎夏日一方面为蓝藻肆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另一方面也考验着学子们坚强的意志,催生着对这些专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在2011年的课题选择中我们以富营养化为主题。每年夏季太湖的蓝藻总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能够通过课堂认识和专业教学比较容易被认知,而在长达20多年的污染治理后,太湖为什么依据水华事故频发?进而转到引起学生们对太湖源头水质是否已经受到污染而产生疑虑。临安市是太湖源头的重要城市,而浙江农林大学在太湖源地区做了大量的工作。基于这样的专业背景,2011年暑期,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积极与浙江林业大学环境学院磋商,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的地理位置和专业特色,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多年的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以同济大学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本科生和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专业学生为主力军,配合专业的教授和研究生团队,开展了同济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联合暑期实践活动。

2 高校合作模式的过程

2.1 合作的组织机构

双方高校的合作首先要形成具备执行力的组织机构。在本次实践中,双方高校在学院层面形成合作意向,以双方高校已有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合作为基础,由系领导具体负责实践的开展,最后派出具有相关领域背景的教授作为实践具体负责人,形成了从学院牵头到院系组织到教授负责的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在这样的组织机构下,本次实践得到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得到了同济大学长期合作企业美国哈希公司的支持。通过双方高校的协商,实践的大部分日常经费由同济大学相关院系支出,小部分配套经费由地方高校支出;合作企业提供了先进的便携式分析仪器和药品,并派遣专业的工程师现场指导;地方高校提供了实验室、实验物资等条件,并联系当地环保部门进行专业讲座,双方教授认真负责实践方案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有效地保障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此外,双方高校还通过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组织实习前的动员大会,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实践经费的管理一向是暑期实践活动中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暑期实践活动比较集中,涉及大量的经费支出,如果分配管理混乱,往往会引起一定的师生矛盾或为实习后的报销带来麻烦。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采取了完全由学生自主支配的经费管理办法。对于每个实践小组的日常生活和财务等工作,提出定额预算经费,由学生推选小组长进行民主管理,既省去了教授和研究生的工作,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了相互间的友谊。

2.2 实践方案设计

实践方案的设计要满足双方高校的利益,以双方学生在高校合作的实践中收获最大为基本出发点。依据同济大学多年的实践经验,实验方案的设计由同济大学提出。浙江农林大学的特色不仅是专业、学科上的特色,还应具有文化上的特色。在这次实践方案的设计中,不仅考虑了专业实践的内容,而且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主要的设计方案有:第一,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双方高校班级负责人自主联络,开展组织活动,利用地方高校的学生在地形上比较熟悉的优势,发挥各自专长,形成互相穿插的合作小组,促进了实践进程的开展;第二,地方高校聘请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为学生们介绍当地的环境保护概况,为学生们的实践开展拓宽了思路;第三,同济大学组织优秀的研究生以顾问的形式参与本科生实践团队,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采样、仪器使用等操作,保障本科生的实践期间安全;第四,本次实践还设计了双方高校联合开展的体育比赛、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缓解了紧张的实践过程带来的视觉疲劳,丰富了学生们的实践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最后,本次实践提出了红色教育,通过参观周边的嘉兴南湖,呼唤有志青年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

2.3 专业实践组织和实施

良好有序的高校合作是保障专业实践组织和实施的重要保障,而实践的组织和实施情况是检验高校合作模式的关键内容。实践过程的实施包括活动内容实践、实践报告、实践考核和实践展示。活动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到让双方高校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各种活动,包括亲自组织采样、进行仪器操作等,并由带队研究生进行实践的数量和质量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地方高校的学生在采样点选择、污染调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同济大学学生提供了向导服务,而且充分解决了调查中语言不通的难题;同济大学的学生则通过参与的大量实践机会,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极有意义的想法,双方高校的学生在同甘共苦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在实践成果的总结上,同济大学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的方法为:实践报告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包括个人报告及小组汇报,个人感想由学生以实习内容为主题,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随意抒发个人感想,小组报告则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在带队研究生的指导下完成相对规范的研究实践报告,最后由地方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对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通过对富有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咨询、以及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实践的学生认知实习综合评价体系。在这个方面,同济大学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3 高校合作模式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践,高校合作在实践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从学校和学院层面上来看,双方高校互补优势资源,降低了运转成本,最大程度的优化了活动资源,规范了实践行为,提高了暑期实践的效率和效果;从实践教学的发展来看,高校合作模式促进了双方高校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有效沟通,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借助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为地方高校教学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而且拓宽了同济大学实践教学的发展思路;从实践的效果来看,高校合作模式促进了双方高校从专业实践到文化教育方面的深入交流,双方高校学生之间不仅在专业实践方面互相学习,而且增进了双方之间的情谊,增强了高校资源间的共享。此外,高校合作模式下的暑期社会实践在设计方案时就紧紧贴近地方需要,以服务地方高校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就地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和创造性的建议,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进行真正的专业调查,为当地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依据。

4 结语

高校合作模式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教学应对新形势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在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思路。高校合作模式有利于建立具备执行力的组织机构,提出效益最大化的实践方案和开展资源互补的实践实施,优化了高校之间的活动资源,极大地提高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效率,促进和实践教学的深入和发展。高校合作模式运行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交流合作能力和拓宽了学习思路,有助于形成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为地方高校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玲,赵建夫,夏四清,等.环境科学专业引导式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经济与管理,2005(1):49-50.

[2]黄菊文,贺文智,徐竟成,等.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65-167.

[3]刘慧君,夏会龙,马香娟,等.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途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49-150.

[4]祖波,蔡庆,祖建,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2):5-7.

[5]黄智,李明顺,梁宇宁,等.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的改进初探[J]. 高教论坛,2007(3):110-112.

[6]陈扬.基于项目运作模式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24(8):69-70,77.

[7]任京民.关于构建高校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6(6):116-118.

推荐访问:暑期 探索 实践 模式 高校

本文标题:大学生暑期专业实践的高校合作模式探索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1/26309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大学生暑期专业实践的高校合作模式探索》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