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教育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村反贫困实践的作用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11 15: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贫困现象,我国自建国时期就采取了多种反贫困举措,然而在反贫困举措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阻力,其中最根本阻力在于思想封固,而教育是打开思想的一把利匙。只有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分层次分程度地落到实处,才能使当地群众从根本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主动参与到反贫困实践之中,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目的。

[关键词]反贫困实践;教育因素;少数民族农村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1.反贫困实践中的问题

据人力资本理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反贫困政策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有众多的阻力,例如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在于少数民族农村居民对文化知识的接受范围窄、接受程度低。

针对农村贫困问题我国从建国时期就已经采取了众多举措,从大刀阔斧地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直接补助到鼓励当地政府大力引进产业生产,再到鼓励当地群众合作共赢的内生性生产反贫困措施,无一不显示出对贫困问题的重视。然而物质扶贫只从表层达到脱贫效果,某些地区还存在不可估量的返贫现象,剩余的一些脱贫基础脆弱的少数民族区域,反贫困举措进展速度越来越慢。没有新鲜优秀的文化知识,当地民众就缺乏持久的内生性动力,从而阻碍了这些地区的持续发展。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数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达不到日常生产生活需求,某些地域内文盲的比重持高不下。青壮年文盲比例较高决定了这些民族将在今后很长时期内保持着30%的文盲人口比例,并且更难以改变下一代人口受教育程度状况。

2.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育现状及转变途径探讨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后,反贫困开始走向内生性反贫困,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结合反贫困措施,参与主体多元化、广泛化。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致贫或持续无法脱贫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手段需要根据人群囊括不同范围、采取不同程度教授。

2.1学龄儿童义务教育

就受教育人数而言,一方面,由于学龄儿童作为生产劳作劳动力组成部分,必须应家庭要求分配时间和精力,其入学与在学时间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对人才的引入和保留政策不当。出于交流问题考虑,当地政府在引入师资力量时会附加户口限制,从而缩小了可引入人才的范围,造成原籍人才外流,外籍人才无法进入的尴尬现象。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多数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能够实现义务教育,但其硬件设施和教师队伍都难以得到确切保障,无法确保学龄儿童所需教室及教材设施和保证其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损伤了当地学龄儿童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为之后的教育路程埋下隐患。

应当认识到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接触到的周边人员的思想行为将会是其形成自身性格的重要作用力,在形成自身的行为性格的过程中若无法意识到教育对其自身和周边的有利效用,则其就不会继续接受教育,或接受教育后并不能够回到家乡反馈贡献,这也是人才缺失的原因。

综上,笔者认为首先在人才引入时应当去掉限制条件,当地政府可以为外籍人士提供适当帮助以便利其学习了解当地生活生产。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留守儿童现象,必须考虑到父母外出打工可能会造成学龄儿童沟通障碍问题,造成潜意识认为父母外出是因为自己的教育问题,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因此,当地政府应当充分行使职能在当地提供适当的工作职位,以保留中年劳动力,从而完善教育的基本保证。

2.2中青年的技术传授教育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多是山区或高原地段,这就形成了林多地少的环境,从根本上造成了耕种土地资源缺乏,而中国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度,因此会采取垦林开荒的做法,势必恶化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活环境,造成更加急切的贫困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虽然有人文傳承的影响,即以农业耕种为生产方式,但是更多的是当地群众无法利用独具特色的当地环境进行生产劳作,究其原因多是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低下,导致思想顽固老化。

当地的中青年群体是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恶劣环境的主力,由于多数家长本身受教育水平低下加上经济发展薄弱,所以一般来说这类家庭容易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止步不前。由于此种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技术传授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域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一门适宜当地环境的优良生产技能,能够保证当地的中青年群体在本地特色的自然环境中谋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只有使这部分群体能够从事适合的劳动,得到适当的收益才能够使当地的中青年居民意识到教育所带来的效益,为其估量教育的长期效益提供基础。

2.3老年群体引导沟通教育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地区,基于长期的生存法则而延传下来多样的风俗习惯与传统,并融入到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制度,这些制度不为法律所约束,但是较之于法律制度在当地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而其中大部分制度可以作为优良的特色非物质文化,但少数则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例如祭拜神灵,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老人们认为自己所在地区出现贫困是因为神灵所赋予的,就产生了一种惟命是从的惰性想法,并且会做出阻碍当地正常经济运行的行为,比如大肆举办祭拜仪式,建造奢华的祭拜场所,甚至利用政府的财政资金组织大肆祭拜活动

由于老年群体对于新的知识文化接受力较低,笔者建议在这方面的教育主要以引导和说服为主,使其认识到过分祭祀活动对生活的不良影响,从而能够以更文明简约的方式保持对原有文化的尊重同时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这就需要集体努力以及多数与他们经历阅历相近的同龄人相互沟通劝解,比如资深宗教工作人士,将正确的宗教理念传播给当地的人群。

综上,只有重视民族地区学龄儿童基础教育、技术传授教育和老年群体引导教育的统筹发展,把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作为扶贫的重要内容才能使当地群众从思想理念上主动认识到反贫困的效益及积极影响,从而形成反贫困举措实践的群众基础,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消除贫困和返贫困现象。

推荐访问:探析 少数民族 贫困 因素 实践

本文标题:教育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村反贫困实践的作用探析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1/26310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教育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村反贫困实践的作用探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