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3 17:00:10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通过宁波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而提出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收入差距;宁波

作者简介:余剑梅,江苏苏州人,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理论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实验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45-03

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的幸福至关重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由单一的按劳分配调整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样的改变带来的成效是卓越的,但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的脚步日益尖锐。收入差距的悬殊、贫富差距的扩大极易聚焦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失衡,我们一直追求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变成一句空话,缩小贫富差距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一、宁波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整体上从温饱迈入小康阶段。虽然在政府各项政策的调整下贫富差距没有大幅扩大,但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如何缩小结构差距,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全面统筹发展,正是本课题所调查研究的内容。

(一)宁波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宁波市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呈现三大特征,具体表现为:

1、总收入逐年递增。从2001年的6867元到2010年的17160元,10年时间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近两倍,尤其在近年表现出一个加速增长态势。2008年,其增长速度达到历年之最,达16.8%。但由于2008年底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作为东部沿海外向度相当高的先发港口城市,宁波相对其他内陆城市而言,受到的影响则更为直接,表现为2009年的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速度明显较2008年增长速度下降了50%,跌至7.8%,创历史新低。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经济率先复苏,2010年农村居民总收入增速明显回升,重拾上扬态势。

2、从收入结构看,工资性收入贡献最大,占比近五成。具体而言,前期工资性收入增长较慢,后期增k较快。年均增长率在10%上下。与之相对应,家庭经营收入则呈现逐年递减态势,其占比由2001年的44%递减到2009年的36%。由此可见,农村收入的构成已经渐渐由家庭农牧业收入向工资性收入倾斜,农村发展的态势下,拿工资工作已经成为农业人口的主流,就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人结构而言,渔业收入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一项收入方式,年均增速达到了31%,而农业收入则是占比最大的一项,其增速最慢,平均增长速度仅为3.7%,尤其在2007年其环比下降了11%。以务农为生的收入方式正在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3、恩格尔系数基本逐年降低,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宁波恩格尔系数在这十年间一直在40%左右波动。甚至在2009年达到38.7%,说明宁波的农村地区已经处于小康阶段,渐渐向相对富裕阶段迈进,

(二)宁波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10年9年间,农户间的收入差距逐年扩大,高20%收入组对低20%收入组的收入差距倍数从2002年的4.34扩大到2010年的6.92。尤其表现在2008年底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与2010年这两年收入差距呈跳跃增长。2009年差异系数从2008年的5.13飙升到6.07,2010年增长势头不减,收入差距高达6.92倍。

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1、要素禀赋不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拥有资产数量及质量差异也不小。我国农户增加收入不仅依赖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依赖于家庭拥有资产数量的提高,必然导致农村中出现了收入高的家庭增收快,而低收入农户难增收局面的出现,因此才会出现农户的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

2、宁波对于农村低收入者政策支持力度仍显不够。虽说宁波在这几年对于农村低收入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发挥侨务优势、打造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宁波特色”、对农村低保户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加强农民培训、完善培训经费补助方法等,但是。在总体上仍缺乏有效减缓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措施。

3、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增强,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推进,农户拥有和经营的耕地面积明显偏少。在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和农业保护机制还不完善的背景下,农户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要承担的市场风险更大,农产品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也在日益加大。从不同农户的收入增长状况看,纯农户的收入不稳定性更大。2007年自然灾害较前几年呈现出严重及多发的态势,台风、强暴雨和病虫害,使大批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受灾,水产养殖损失较大,直接影响了种养农户的全年纯收入。这表明农业增收的基础还十分薄弱,外部不确定因素对增收的牵制力依然较强,农业产业收入起伏较大。

三、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对策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彻底纠正过去长期形成的重工轻农思想,切实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就“三农”发展本身而言,必须跳出过去那种就农业论农业的思维定式,要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来统筹安排。

(1)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要强化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重点突破畜牧业。我国已加入WTO多年,粮食在价格和品质上都没有竞争力,畜产品和蔬菜国内市场价格低于国外市场价格,具有竞争优势。世界上发达的国家畜牧业生产值超过种植业。我国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饲料资源,农民有饲养畜牧的习惯,要在家庭饲养的基础上积极推行适度规模饲养。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尤其是冬暖式大棚蔬菜等反季节作物。继续完善农田林网化,搞好“三边”(路边、沟边、田边)绿化。

2、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增加农村居民致富源泉

宁波农村地区依然以务农为主要收入来源,农产品买卖难易决定了农户收入水平的高低。近年来农副产品价格涨跌无常,拉大了农村居民收入间的差距。因此,需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

设,促进农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推动农业按产业化的组织形式进行经营,为农村居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条件,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招商引资、促进农民就业,也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农田建设和管理机制;二要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尽早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三要优化农村能源建设,实现沼气、燃气、电力工程全面发展:四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加快农村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

4、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1)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着力选择和使用有技术、有经济头脑的农村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地开展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编报项目向上争取资金,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推动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富裕起来,是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扎实工作,为尽快实现农业收入的较快增长做出贡献。

5、品牌创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重要的是以质取胜。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品牌竞争来实现的。奉化的水蜜桃、余姚的杨梅、象山大黄鱼等等我们耳熟能详,可见,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竞争力。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在做强品牌、做成名牌农业上狠下功夫。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1)确立以名牌为支点的品牌农业战略。一个城市、地区的发展战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和适用技术的培训,搞好商标注册与管理等方面,做到工作有目标,组织有保证。

(2)实施品牌农业工程。品牌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自己的基本规则。有其成长必须经历的基术步骤,还有促进其发展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农业品牌,就是要举起一面超凡脱俗的旗帜,让众人瞩目,让市场向此倾斜。这不仅要求产品有过硬的质量,而且要有响当当的知名度。新型、精明的农业生产者,去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创造自己的社会声誉。获得消费者的关注。在培育名牌的过程中,既要善于以实造名,使农产品的质量过硬;又要善于以名促实,打造国内外一流的农业品牌。

6、大力推进科教兴农,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农的方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加收入的关键。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施以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为目的的节本增效技术、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优化动植物品质技术、以扩大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要通过开办技校、举办农技培训、传授种植养殖技术、聘请农技人员深入农户指导、组织考察交流等方式,使农民接受教育,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总的思想是既要育才、输才,又要引才、留才,实现农村人才素质结构的合理配置。

7、加大政府对农村老、弱、病、残人口转移支付的力度,使广大农村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要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以及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扶植落后地区农村居民,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稳定农村居民的预期,增强信心,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打好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构建和谐社会 缩小 收入差距 农村居民

本文标题: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3/26387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