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交错中的“家宴”世家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在重庆上清寺西南角紧邻嘉陵江畔,有一从未对外营业,但却几乎天天高朋满座、酒香飘溢的私人住宅“鲜宅”。“鲜宅家宴”——“鲜味斋”名扬海内外,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和张澜等“国家级”著名人物也曾到鲜宅尝鲜,董必武称之为“民主之家”,毛泽东则书赠“光明在望”四字。而历史上著名的重庆谈判等事件,也曾经跟鲜宅的主人鲜英联系在一起。如此的历史厚度及传奇色彩,让那酒肉飘香后的世家显得分外神秘。
[行伍出身鲜英创商道]
鲜英,又名鲜成英,乃四川西充县太平场人氏,与原中央政府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张澜乃同乡。鲜英少年靠亲友资助始读私塾,信奉道教,青年入伍当兵,后升入陆军速成学堂,与刘湘、杨森等皆是同窗好友。上世纪初,张澜出任川北宜抚使时,鲜英与杨森、刘湘分别在其身边担任参谋、护卫营正副营长,彼此间情同手足,亦师亦友。
1913年,鲜英随“国会议员”张澜赴京见袁世凯。袁世凯见鲜英老练稳重、出口成章,便留在身边做总统府侍卫官。后因见袁世凯醉心帝制,鲜英便以读书深造为名,离职考入陆军大学。毕业回川后,鲜英曾任刘湘部10师师长兼重庆铜元局局长等职。1928年改任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参赞兼惠民兵工厂厂长。从此,鲜英对开办实业兴趣更浓。
抗日战争爆发后,鲜英协助张澜在南充创办“建华中学”,张澜任校长,他任董事长。1936年,鲜英和奚致、张澜等在南充创办四川蚕丝改良场,建有原蚕室,张澜亲笔题“原蚕室”三字;鲜英与奚致亦为蚕房题书“富国”、“利民”四字。他们还支持私人集股兴办果山蚕业社,发展栽桑、养蚕、缫丝一条龙作业;改良蚕种,科学养蚕,新法缫丝。一时间,在四川,甚至全国都颇有影响力。
[“特园”兼具中西合壁]
在军阀割据的20世纪20年代,时任川军总司令部行营参谋长的鲜英买下了江西会馆拥有的一块70亩坡地,坡地中央有座小山头。鲜宅背靠嘉陵江,兼具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占地3亩多,有大小房36间,楼梯的每一阶层镶着黄铜护板。
鲜宅主楼名叫达观楼。达观楼坐东向西,直面嘉陵江滔滔江水,底楼右边是饭厅、盥洗间、客房;左边尽头是间大客厅,通道两边各有一间客房,当年张澜与梁漱溟就长住于此。大客厅为落地窗,客厅顶上有一盏由12支玻璃造大红烛组成的吊灯,其余四方装有吸顶白玉色玻璃灯,中央则置有雕刻精美的楠木大圆桌。
1931年,鲜英将自家的花园别墅建于小山头,命名“特园”。以后又陆续修建十余幢楼房并修筑一条支马路与上清寺大街相通,还在支马路口(鑫乐向阳影城旁)砌了两个砖柱牌坊作为特园入口,支马路也因此名为“特园路”。为便于区别于其他特园建筑,鲜英将自己居住的核心房屋改称为鲜宅。
1939年,因国民党破坏国共合作,危及抗战,鲜英愤而辞去官职,弃政从商,创办四川丝绸公司。慷慨、热情、大方、大义的鲜英日益把鲜宅建成了一个抗日“民主之家”,比如筹建中国民主政团国盟,东北停战问题,周恩来召开记者招待会、重庆谈判等重大史事,都跟:“鲜宅”密不可分。
[鲜家推祟勤俭度日]
鲜荚共有9个子女;再加上其侄儿、侄女等亲戚友人,每逢家中开饭总有少则两三桌人,多则五六桌人,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家族了。鲜英后人回忆称,开饭前总要先摇铃聚众,继而端菜上酒,然后,相互间才可举杯共盏。
鲜家传统,推崇勤俭节约度扫。鲜英的孙女鲜述秀说;作为鲜家林辈,从小没有零食可吃,平时为解嘴馋,就在花园各处寻觅,铁线草、酸茎草都成了零食。“祖母金竹生出身城市贫民,劳动本色不变,常在空地培植花草果木。解放前常有小姐太太慕名造访特园,问鲜太太在不在家?忙着在地里劳动的祖母回答‘我就是’,让来访者惊愕不解。祖母对于孙管教严格,说话的声音不能高,不许骂人脏话,吃饭不能喧哗,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子孙,若将饭粒掉在桌上,必须拣起来吃掉……”
但为了支持抗战,鲜英却可以仗义疏财不惜家产。鲜英夫人金竹生曾对子女回忆说:“当年每天在特园用餐的人很多,最多时上千人。全天开‘流水席’,随到随吃。记得有次周恩来到特园时已开过饭,准备另外为他备餐,周恩来不同意,将就桌上剩菜饭吃了一顿。”这样的“流水席”,也可以折射出鲜英家族,在当时的显赫。
[“鲜宅家宴”——“鲜味斋”]
“鲜味斋”每顿饭均是不少于八菜一汤,且经常变换花样。鲜宅的厨师系鲜英的同乡,其经鲜英的同学唐式遵之荐,曾拜著名川菜烹饪大师原“姑姑筵”主人黄敬临为师,学得了多种烹饪绝技,并结合川北南充餐饮的特长,创制出“鲜味斋”美筵。“姑姑筵”原来在成都包家巷,后来又搬到唐式遵所购的百花潭侧马家花园内;再后来,因抗战期间南京政府搬重庆之故,又移师重庆都邮街。
与“鲜味斋”一样,原始的“姑姑筵”系黄氏家人的家庭饭店,后因黄家三姑太太的一句玩笑话竟促成了大家共同凑钱租房对外营业的著名餐馆。很是凑巧,“姑姑筵”主人黄敬临又是鲜清挺(鲜英宗亲)夫人黄文端的宗亲,其早年考中禀生(公费大学士),先后当过巫山、荣经两县的知事(县长);又因其旷达文雅、多才多艺,酷爱研习食谱,烹调技艺高超,加之厌恶官场恶习,方辞官回乡,专职办起了餐馆;黄氏家庭饭店也曾是社会名流荟萃的中心,黄敬临烹饪的菜晶先后被蒋介石、徐悲鸿、刘文辉等人品尝过,因而被人称之为“御厨”。
“鲜宅家宴”——“鲜味斋”在重庆的名声如雷贯耳、香飘四溢;而黄敬临之弟黄保临、大儿黄平伯,二儿黄仲霆所开的“静宁饭店”、“哥哥传”、“不醉无归小酒家”等亦各有特色,十分有名。
如今,虽然鲜英、黄敬临等前辈已经作古仙逝,“姑姑筵”、“静宁饭店”、“哥哥传”、“不醉无归小酒家”或风光不再,或已荡然无存,但“鲜味斋”那美妙的开饭摇铃声,那奇特的肝膏汤、溜鸭肝、豆腐鱼、叉烧扳指、西充蒸杂、枣子酒等所弥留的香味,却依然荡漾,令人难以忘怀。
[鲜家由盛到衰的转折]
新中国建立,鲜英将除鲜宅外的特园内外房产捐给了国家,举家迁往北京地安门恭俭胡同居住,那是他早年在北海公园附近买下的一套四合院。鲜英夫妇离开重庆后,鲜宅内仅留下了长子的女儿和五子鲜继坚一家九口,住在达观楼二楼,其他房间紧锁。
1957年的反右运动,是鲜家由盛到衰的转折。鲜英被错批为“大右派”,从此,打破了鲜家人无忧无虑的生活。此时捐完房产:家业的鲜家已无积蓄。
鲜继坚,在1949年曾冒险策反重庆卫戍总司令兼市长杨森,使重庆城免于战火洗劫,香港汇丰银行欲重金礼聘他任总经理,他并没有答应。1967年的一天,成为“右派”的鲜继坚在南岸汪山林场劳动,一挑百多斤的粪水从长江边挑到山顶,一天下来已经很劳累,但又挂记家中病妻和孩子,于是请假过江回家,又没有4分钱的过河船钱,只好冒死泅渡长江……
1959年全国生活用品实行配给,样样要票,经济收入的减少与食品价格的上涨,让鲜家的生活雪上加霜。鲜宅花园中的芭蕉、香蕉树根、枝叶甚至枇杷树皮都成了鲜家人的食物。
建国后,鲜英曾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民盟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1968年8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追古访今,现在,鲜宅的黑漆大门早已剥落,显得苍凉,门上有两个年代久远的大铜环。这门总是静静地关着,仿佛里面安息着什么古老灵魂。最近,有报道称,有关部门正准备修茸鲜宅,列入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对鲜家也算是好消息吧。
链接
毛泽东“三访特园”
一访特园。
1945年8月30日,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由周恩来陪同来到特园,看到匾额上书“民主之家”四个大字,上款是“特生先生”,落款是“冯玉祥”。毛泽东说这是民主之家,我也回到家了。鲜英解释说因表老张澜住在这里,民盟总部设在这里,各界民主人士共商国是常借这里,所以董必武赠此徽号,冯将军作客时亲笔提写,两旁楹联是表老所撰。毛泽东说:“董老起名,冯玉祥将军题字,表老的楹联,也堪称三绝了。”
二访特园。
同年9月2日,张澜与鲜英以中国民主同盟名义,在特园宴请毛泽东、周恩来与王若飞。饭后鲜英子女请毛泽东在纪念册上题词,他用钢笔写下“光明在望”四字。
三访特园。
9月15日下午,毛泽东又来到特园,与张澜、鲜英密谈三个小时。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光影交错中的“家宴”世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