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被“保钓”改变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3-06-14 16: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总结。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博士毕业的他,1972年放弃所学,加入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工作,视为“报国之途”,直至年老退休。

当时的全美“保钓”委员会总召集人李我焱,因为参与“保钓”运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的工作被取消,其间疏忽家庭事务,幼子病重,无人照顾,最终夭折,这成为他一生难以言说的痛事。34年后,从联合国工作岗位上退职的李我焱,已经72岁了,定居于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在家中照顾老年痴呆的妻子,而当年的失子之痛,无疑是他对太太一生的愧疚。

现任德州第一银行执行副总裁的刘虚心女士,因为参与“保钓”,被台湾当局列为赤色分子,无法回台,单亲家庭里相依为命的父女生生被隔绝了十余年,1980年初父亲去世时,刘虚心亦未能披麻戴孝,亲自送终。

她和丈夫陈赞煌相识于“保钓”运动,因为共同的理想而结为伴侣,三十年了,激情依旧,“保钓”几乎成了夫妻二人各自事业之外的第二份事业,散尽钱财,耗尽心力。

而因为参与“保钓”运动,58岁的林孝信在三十五年前被迫放弃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候选人资格,从自然科学转入社会科学领域。如今,林孝信为“保钓”在台湾和美国之间奔走。他还有一个理想,就是进行社区普及教育,培养真正是市民社会。1990年代末至今,他一如既往地在台湾的城市角落实践着。但他的许多朋友至今都在为林孝信惋惜,“因为‘保钓’,中国少了一位原可以十分优秀的物理学家”。

还有一些留学生,毅然放弃学业,回到台湾,隐于渔民桑梓,从事启蒙教育工作,寒暑经年。

刘佩琼教授坦言“保钓”运动的反思。他说,经历了“保钓”运动的起起伏伏后,我学会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宽容地看待中国的现代化,我不再会过喜过悲,首先想到的是,我能够做些什么?没有偏激和不屑,扎扎实实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在时代的汹涌的波涛中,钓运不过是短暂的一个小浪尖,那么构成这个浪尖的无数水花和泡沫,他们的奋斗与挣扎、喧闹与争辩、探索与寻求、反省与沉思,无不具体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色彩与特征。”夏沛然说。

推荐访问:命运 保钓 改变

本文标题:被“保钓”改变的命运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4/26421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被“保钓”改变的命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