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艺术,美的诗篇
摘要:朱自清的散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其散文成就主要表现在叙事抒情,意切情真;营造意境,情景交融;结构谋篇,缜密精巧;运用语言,雅俗共赏,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声誉卓著的散文家,他的作品具有超乎寻常的美感,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造诣,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杨振声所说:“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不仅构建了现代散文的艺术大厦,也成为了后代散文学习和借鉴的范本。正如郁达夫称道的那样:朱自清的散文“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所谓“诗意”,其实就是真挚的情感、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缜密的结构和高明的语言艺术的和谐统一。
一 真挚深厚的情感
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核心,就是一个“真”字。真实的思想,真切的情意,真率的话语,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格调。读朱自清的作品,常常会震惊于他的抒情力量,原因就在于他求“真”。朱自清是以发乎内心的真挚情意来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的,所以,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其散文的灵魂。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它既无宏伟的结构,也无华丽的词藻,叙写的是一些朴实的情感细节,之所以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全凭一个“真”字,即融进了砥砺人心的真情实感,表现出了绵密而深厚的情致。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只有在他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留下他自己的血肉,才应该进行写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写的是别人不屑一顾的小事,也能做到含蕴深厚,富于情味。《背影》的创作,即是朱自清蘸着浓郁的感情写下的,所以才能于平淡中见腴厚,成为书写父子至情的名文,正如李广田说:“正由于他这样的至情,才产生了这样的至文。”
《给亡妇》是朱自清为悼念其妻武女士所作,写法和文字都与《背影》不同,但感情的真挚与表现的深切是一样的。作者深情地追忆了亡妻的音容笑貌,细诉她对儿女的养育和对自己的关怀,蕴含了夫妻间深切的情致,充满了对妻子的怀念和感激,表达了无限的哀悼之情,朴素自然,毫不雕饰,将真情流于笔端,字字含泪,笔笔有情,直扣读者心灵,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和良好的艺术效果。
“真”不但蕴含在朱自清的记事散文中,即使是写景抒情的散文,也是情真意切,无不深蕴着作者生命中的人生况味和感情色彩,表达作者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的心境。正是这种“真”,才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体悟自然、社会和人生。而这份“真”又来自朱自清对现实世界和自然景物的仔细审察和细腻的描写。《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作者借助景物,抒发了在特定时期的特定心绪,感情的抒发与《背影》、《给亡妇》不同,情思纤细、淡泊,书写含蓄、蕴藉,但依然离不开一个“真”字,将真实的情怀,在景物描写中表现出来,虽然不强烈、很内向,却非常感动人。那淡淡的月光,田田的荷叶,脉脉的流水,微微的荷香,都被作者笔下的情思所笼罩,真切地表现了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追求情感真实和艺术真实是朱自清散文获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无论是《择偶记》中的祖母为自己说媳妇的幽默,《给亡妇》中悼念亡妻的真挚,《儿女》中子女的稚气和天真,《背影》中父子的至情,《冬天》中对往事的回忆,《白采》中朋友间的友情……都记录了作者和亲人、朋友的真实生活。即使如《别》、《笑的历史》,虽然改换了人称,仍然是叙实事,抒真情,是其生活的纪实之作;虽然这些散文写法不同,表现格调也不一样,但内容和情感的真切实在却是一样的。
二 情景交融的意境
朱自清把散文当作诗来写,使散文具有诗的意境,这是他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他善于把浓郁的情感通过优美的画面表现出来,使内情和外物融合,形象和情感一体,深意和境界交织。他重视形象思维,追求“以文字作画”,要求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着意于形象的诗意创造,既能“随物宛转”地捕捉形象,又善于“与心徘徊”地托物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笔下的具体形象无不受到其思想的滤色或折光,抹上了深深的感情色彩,绘景抒情,寓情于景,使情与景于和谐平衡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在《春》里,作者摄取了春天千差万别的风情特征,通过含情的画笔,绘出了一幅幅春天的风景画,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使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相融,既闪现着绚丽的色彩,又回响着美妙的声音,显露了自己对青春生命无比喜悦的襟怀,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更深切地领悟到春天的美。
《荷塘月色》里,他依据内心的感受,创造了“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意境,在“宁静”与“不宁静“的感情起伏中,表露了自己对现实想忘记而又无法忘记的苦闷心境。轻淡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丝丝入扣,共同形成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而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水态、灯影、月色在朱自清的手里好似“三原色”,作者用它勾勒出一幅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画:有华灯映水的雅致,有淡月疏林的幽远,有灯火纷然的绮丽,有疏灯素月的空寂,均雅而不俗,淡而不枯,丽而不艳,情随景出,景随情迁,景中寓情,情中有景,于写景状物中自然流露出作者内心惆怅忧郁的情感,收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效果,具有独特的感人力量。
为了刻画情景交融的意境,朱自清的散文还常常借助想象的翅膀,把读者带入其创设的艺术天地中去。如在《匆匆》里,他扣住太阳这一具体物象,通过一个又一个想象的光环,把时间这一空灵难写的对象写得鲜活可见,尽情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感受。《绿》则更为精彩,作者不是直接描写梅雨潭的绿是多么的醉人,而是借助于联想的羽翼,用什刹海的“绿杨”、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绿波、秦淮河的碧水,来引导读者去进行对比,展开想象,从而捕捉出梅雨潭的“绿”,无论是从浓度还是从亮度上,都是恰到好处和叫人“惊诧”的,令人叹为观止。
三 缜密精巧的构思
歌德曾说:“巨匠在限制中才能表现自己。”朱自清的散文篇幅都不长,但他却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现出高超的结构技巧。
朱自清散文艺术构思特别注重文眼的设置。如《匆匆》的焦点在一个“轻”字上,轻烟飘忽,薄雾游丝,杨柳飞燕,一切都是极轻灵的,而这种轻灵之美又与作者“不能平”的沉重之情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对人生的思索和慨叹。《荷塘月色》里,“心里颇不宁静”就是“文眼”,尽管一会写动,一会写静,一会写实,一会写虚,仍然于宁静而又不得宁静的感情层次中表露了自己繁杂苦闷的心境,作者内心的“不宁静”与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反映了作者结构经营的缜密和巧妙。《春》中抓住“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写春的生机、春的美好和春的希望。《绿》则以“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为文眼引发开去。
朱自清散文艺术构思的另一特点,是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作者善于在短小有限的篇幅里展现结构技巧。“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将繁杂的生活素材进行去芜存精的提炼和择选,从而线索清晰、虚实相生、于小显大、以微见广地表达主题,同时又力避雷同,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构思,使作品显得风姿多彩,颇为动人。如《背影》一文,作者对各种材料进行剪裁布局,由远及近,通过铺垫、蓄势、对比等手法,一步步引出“背影”,最后首尾呼应,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线索,于平淡朴实之中把父子之情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冬天》同样是叙事散文,采用的却是“横贯式”的线索来结构的全文。以“温暖”的人情为内在线索,打破时空的限制,将三段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往事连在一起,构成三幅画面,使并不连贯的材料凝聚成感人肺腑的艺术整体,生动地表现了亲情和友情,隐约显现了作者寂寞的情怀。凡此种种,都真切地表现了朱自清结构艺术的独特才智,展示出他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感受,灵活多变地构思作品,达到了古人所说的“字惟期少,意惟期多”的艺术境界。
四 凝炼清幽的语言
朱自清的散文善于用绮丽的文字营造诗的意境,描摹美的自然,具有音乐美和绘画美。
朱自清常运用精巧的对偶和多样的排比,使语言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构成了语言的形式之美。如《荷塘月色》中,描写满月被淡云遮住后不能“朗照”的情景时,就用了对偶句式:“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用“小睡”与“酣眠”相对,艺术效果强烈。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作者描写荒江野渡光景,也是用的对偶:“疏疏的林,淡淡的月。”简洁的文字便勾勒出一幅林月相映的诗一般的写意画。
利用语言的平仄、声韵的变化构成抑扬之美。在《春》中大量运用了轻声和儿化韵,且大都用于句尾,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小草嫩嫩的”,“风轻悄悄的”,“花里带着甜味儿”等形成了明快、轻松的旋律,洋溢着生活的激情。
大量使用双声词、叠韵词和叠字叠词,形成一种回环之美。在《荷塘月色》中就用了“均匀”、“参差”、“约略”、“田田”、“渐渐”、“悄悄”、“缕缕”等,形成了流畅明快的旋律,和谐动听的节奏,饱含着一种音乐美。
朱自清的散文还善于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绘塑艺术形象,使语言形象化且具有绘画的美,达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佳境。《荷塘月色》中有鲜明的比喻、强烈的对比、新颖的通感、有力的烘托、传神的拟人等,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令人迷醉的荷塘月色。例如:“叶子与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是不透明的,没有清水中洗过的那样清晰、明丽,而“梦”本来就不清晰,再笼上一层轻纱,就更不清晰了。一个“梦”字,奇妙地将视觉形象转化为幻觉形象,用恍惚捉摸不透的“梦”比荷塘上月光与雾气相混的朦胧状态,传神地写出了月色的朦胧,贴切、新颖;写光与影组合的和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则是借有形的画面表现无形的琴曲,再以无形的琴曲展现无限的意蕴,“以形类声”,移视觉于听觉,进行了独持的审美创造。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月景的描写更为神奇,“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瘦削”,写的是月亮的形状,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活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是用比喻写月亮的神情。“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出落得精神了”,这是衬托。“岸上垂杨树的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只只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这又是从树影方面给以进一步的渲染。而本文中写水中的“光芒”,比喻也极新颖:那“暗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用虚比实,用没有的“梦的眼睛”来比实现生活中的且是人们常见的东西,看似不合理,细品却很贴当、精美:那水面闪烁的灯光,忽明忽暗,难以捕捉,如梦一般的离奇和朦胧,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梦”也有眼睛,并将它比作“光芒”,真是独具匠心啊!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其散文成就是多方面的,重要表现在:叙事抒情,意切情真;营造意境,情景交融;结构谋篇,缜密精巧;运用语言,雅俗共赏。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理论的构建和拓展无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菲:《朱自清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2] 付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3] 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 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5] 郭良夫:《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宋华,女,1959—,四川宜宾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工作单位: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