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那山、那人、那狗》:道禅意境里的儒家哲学

发布时间:2023-06-14 17:06: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霍建起作为与“第五代”导演的后起之秀,拍摄了一系列具有浓烈怀旧风格,叙事散淡,意境悠远的电影,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导演,他俨然不具备陈凯歌、张艺谋等导演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审视与批判的精神,他自觉向传统文化靠拢的情怀在《那山、那人、那狗》中表现尤甚:一种得天地之灵气、空灵飘逸的意境;一个有着慈爱孝顺、恬静祥和、有着古朴民风的“理想国”。但在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中,他却并不如老庄那般追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也不若禅宗哲学那般体验存在本身的虚无空寂,而是以儒家仁者爱人、鞠躬尽瘁为其精神内核,表达了一种士大夫式的舍己为人、兼济天下的思想。

关键词:散文诗电影;意境;道家;禅宗;儒家哲学1道禅意境

霍建起的电影在形式上,完全是一种“现代化”了的电影,他继承了第四代导演在电影形式上的革新:摒除曲折的结构而采取散文化的叙事,使用大远景、长镜头表现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延续的时间,注重人物心理刻画,表现人的内在世界甚于外部的戏剧动作等。但霍建起的电影总体上不是叛逆的、写实的,而是唯美主义的。他如第四代导演一样“用优美的、色彩流利、温柔敦厚的影像语言,来表达对往昔岁月、已逝青春和美好理想的喟叹,记忆的诗化,美化过去的怀旧情结,温馨浪漫的抒情写意,心理时空的表现,内向型的心理独白,对大自然的心仪和移情……”[1]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讲述湘西山村的一位即将退休的老邮递员,将自己的工作与儿子交接,陪儿子走完最后一次山路的故事。故事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戏剧冲突,即使父与子之间的隔阂、陌生和不理解也是通过很微妙的表情和语言来将之淡化,充分营造出冲淡平和的风格。一种温文尔雅的、哀而不伤的温情随即弥漫开来,与电影叙事相匹配的摄影,也像极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那“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人在雾霭弥漫下的青山里踽踽而行,风车、梯田、潺潺的溪水,夕阳笼罩着古老的村落……霍建起学美术出身,他对电影画面美感的这种过于强调,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山水画里那淡远、虚静的意境。而这意境又如同李泽厚所讲是“人化的自然”,是寄予了人类情感的、会表情达意的、主观化了的自然。面对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人间美景,我们只能慨叹导演这超然于世的人文情怀。

2儒家内核

关于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电影,从形式上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庄子哲学里那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于我齐一”,超然物外,个性张扬与生命自由的情怀。老子所言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领国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主义情景,一种“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个人情态。或禅宗哲学里那种空灵,平淡、清澈、虚空的意境,而王维诗中:“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那萧疏清淡、旷达辽远的画面不也正与电影的意境相符么?

但是霍建起所表现的核心内容,却不尽然是这些,虽然电影里对现代文明与知识分子也如老庄一样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虽然他极度美化湘西大山里那种充满原始意味的淳朴、天真的民风,如同沈从文对这片山水的描写。但在这极度浪漫主义的情怀里,却没有如庄子那样的个人的绝对的自由,或如禅宗那样虚无或物哀的生命感,而是一种非常主流价值观的,积极入世的,仁者爱人的生活哲学,这就是儒家的鞠躬尽瘁、舍己为人的精神。尽管如李泽厚所说,原典的儒家更多地将“社会性公德”转化为“宗教性私德”,将所谓的仁义道德内化为个人的修养和情感,即使在这老人身上体现出了多少人性美,已经内化为他的“宗教性私德”,完全融合到个人的修养和情感中去了。但是无论是出于外在的责任感、使命感还是出于一种内在的信仰,这个老人的生活态度仍然是极其儒家的,他严于律己,不顾一切个人得失,孜孜不倦的献身精神,正所谓“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深刻体现出了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追求。

电影一开始,儿子接父亲的班,胡克教授认为:“这种做法令人想到许多国有行业的接班制度,混淆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公共领域私人化或家族化,以及权力对私人领域的侵入和干涉,都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2]甚至他认为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如何平稳交接”的电影。而这老人心中理想社会,胡克认为是:“官吏清正廉洁,权力平稳交接,百姓安分守己,与世无争,双方温良恭俭让”,是一种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士大夫抱负。而儿子道出:乡邮员是国家干部,工人不是国家干部,咱们家一定得有个国家干部,这又是儒家积极入仕,中国官本位思想的延伸。

在电影的最起码三个场景突出表现了父亲那种几乎是“圣化”了的美德:第一,他长年奔走,爬山、过河,腿已经不行了却仍坚持,即使顺风车也不搭而一定认为只有步行才有意义。第二,他常年给盲人五婆念那根本不存在的信,并且在信封里塞钱以此给老人生活费。第三,在他的自我表述中,他从未想过升官,只希望为百姓服务,即使群众写了表扬信他也不发。而其中一个场景:信被风吹走,他倾尽全身之力奋力奔跑追赶信件的过程,被用极其抒情的慢动作表现,颇有过于美化的矫情之感。而在这样一部意境追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电影,却如此用心良苦表现一个老公务员的美德,是颇为刻意了。在整个做好事的过程中,人物性格的丰富性、立体感也没有体现来,这样单薄的形象塑造,不能不说是过分理想化的结果。

儿子与父亲从一开始就有一种颇为紧张的关系,他们的生疏、矛盾隐含在内心,他们互不认同彼此的生活方式。虽然儿子之前讲过:“乡邮员是国家干部”,但儿子在内心还是不甚喜欢这份公务员的工作,父亲却不容商量地交接给儿子,让儿子继续重复他的人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抹杀个人自由的父权制的贻害。而在接下来的相处中,他们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激化,儿子虽然内心抱怨却也依然顺从,直到最后,导演让儿子完全理解了父亲,顺从了父亲的愿望。若他们之间的矛盾被放大,我想它会是一部更深刻的电影:关于父与子两代人的对生命价值理解的不同,对利他主义与个人主义生活观的重新思考,关于对人性更为深刻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将之美化。但导演让儿子顺从权威,孝顺父母、传承责任,为人奉献,服从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儒家主题

在这样一部充满山野气息的电影里,我们感受到的不是道家的那种原子式的自由主义。虽然儒道两家都崇尚小农原始的生活,生活简朴,思想天真,但是他们所侧重的方面却不尽相同:“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儒家所标榜的仁义道德,在道家看来是强加给人的一种桎梏,是虚伪而有害的,而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的确也能感受到某种顽固保守的道德观和仁义观所带给个人的“不自由”。积极地来看,电影多少弥补了被过度文明开发的现实,满足了我们对小国寡民、淳朴自然生活的想象。但是认真琢磨这电影,却因它在人性上过度的理想化和唯美化,未涉及任何人性上以及人物内在灵魂的焦虑与矛盾而变得不甚深刻。参考文献:

[1] 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04).

[2] 胡克.《那山.那人.那狗》剧作评析[J].当代电影,1999(04).

[3] 李泽厚.论语今读[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

[4] 傅佩荣.老子[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儒家 禅意 那人 那山 哲学

本文标题:《那山、那人、那狗》:道禅意境里的儒家哲学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4/26424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那山、那人、那狗》:道禅意境里的儒家哲学》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