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14 19:48:02 | 来源:网友投稿

英国学者克拉克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贡献之一”,看来科考系统也是国之明片,世易时移,潮涨潮落,今之高考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科考,它不只肩负着人才选拔的重任,还承载了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作为人文化、生活化的高考语文试题,更是万众瞩目,发人深省。解读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本人突出的感悟是:能力立意,“四色”可餐。

今年是我省自主命题以来,传统课标考测的最后一年,直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试卷命意自然体现了继往开来、能力立意的特征,可概括为“四色”试卷——保持了国考的本色,体现了湖北的特色,点染了课改的秀色,渗透了时代的亮色。

2011年湖北高考语文卷较之去年的试题,可谓风景依旧,但显得更务实,实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贴近教材相关内容;实在切合学生知识水平,切合语文考试大纲。让考生们感到不偏、不俗。内容上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新颖中有突破,突破中有变化。

比较全国卷与湖北卷,从结构上来看是大同小异。全国卷21题、湖北卷23题,异点在基础知识、科技文阅读,两个板块;从内容上看:基础板块区别于全国卷的是字音、字形、标点、语言表达的连贯,还有词语的考测。以语音考测为例,今年第一题不只在考测考生对生字新词的认读能力,而是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掌握,如平舌音与翘舌音、边音与鼻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湖北卷用选择填空的题型兼考实词、虚词、成语。全国卷仍是传统的选择题型,这也是一个纵向的变化,似乎是要在词语运用中融入语言连贯的考测。

——感点一:湖北特色,重语言知识的积累,也关照了全国卷重语用能力检测的理念,即体现语文的学科性质,又切中语文教学的实际。

阅读板块——科技文阅读部分,全国卷3题(选择题)分别考筛选、整合信息,理解文章内容,推断、想象等。湖北卷则考4题,其中第9题仍以问答题型考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从文本内容上看,“中国建筑的文法”极具人文内涵,又彰显了时代的亮色。

——感点二:湖北卷一直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检测,但题型的变化,传达出落实课改,努力创新的信息。从新课标全国卷科技文阅读的题量看,湖北卷科技文的减负亦势在必行。

文言文阅读文本《谏成帝营陵寝疏》,源自《汉书·楚元王传》仍旧回避了史传文本,这是很能体现地方教育实力的,本板块与全国卷的题型基本一致,但题量仍有差别,主要是文言翻译,湖北卷考3句,全国卷则只译2句。而名句名篇默写填空,则并入了文学常识题,而且是两空,这也是提升阅读鉴赏能力的命意,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关注。

——感点三:湖北语文教学任重道远

本人十分看好2010湖北卷诗词赏析题,首先,选题选体,堪称经典。“七夕”中国的情人节,多么丰厚的文化意蕴;体裁上,全国卷Ⅰ考唐诗、新课标全国卷考元曲,也算是“三体鼎立”嘛。在考点的覆盖方面:赏析词句的感情表达及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阅读赏析课的教学实际,也彰显诗词品读的重点。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引入教材基本篇目(《鹊桥仙》秦观),摘录典型的词句比较赏析,文本的体裁,题材上惊人的相似,考测的角度极富哲理的思辨和细腻情感的品味,“欢乐”与“愁苦”“短暂”与“永恒”,多么明晰的思维焦点。

今年湖北卷诗词赏析题仍采用比较阅读赏析的形式,全国卷Ⅰ考宋词,湖北卷则考宋诗,也算是“花开两朵”,但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在题量上,由以往的两道题变为三道题,分别设置“形象特征”“结构作用”“内容要点”等考点,设题指向明确,聚焦考点。

——感点四:参悟湖北卷诗词题,入乎其内——吃透教材;出乎其外——走出文本。

湖北卷第五大题(文学作品鉴赏)的命题,可谓是坚守中彰显特色,探究中力求创意。

选文既不写湖北风物,也非湖北的作家,内容风格上并非《烟花三月下扬州》之类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标题,形散神聚的体式、虚实相生的写意,深沉温婉的情韵,清丽典雅的语言,但也像一本“旧书”,简洁平实的描述中彰显了人物的个性,带着泥土的清香,饱含赤子的情怀,坚守本真,体恤民情。一如既往地贯穿了关注民生、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皆与《胡同文化》之类的经典美文一脉相承,能在考场上赏析这样的作品也算是享受“快乐之痛”,提升一种生命的境界。

赏读共设四题,分别考测词句理解、语言特色、细节描写、形象塑造等知识点和能力点。

——感点五:阅读教学与考测也只好“摸着石头过河”。能力立意是重中之重。

语言表达板块也是试卷创新的实验园地,湖北卷,这一块也有几个亮点值得关注;

首先,立足于阅读理解“积累、整合”“观察、想像”“概括、描写”(课标语)的能力考查,第20题,校园“禁烟提示牌”的编写充满了人文关怀,凸显时代的亮色,又关涉诗体语言的表达;第21题是图表的分析与归纳,小有创意。第22题,“课文人物”颁奖词的拟写类似于去年第21题,《红楼梦》读书交流会开场白,既关涉课本内容又体现了《标准》对“文化论著研读”的要求,《标准》要求“考查学生是否认真研读经典原著,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若考生平时有对课文的积累和赏析,“颁奖词”的拟写是较容易的。

——感点六: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学乃运用之学。

高考作文题似乎聚一卷之形神,也关一考之成败,其社会影响犹如激浪之石,其命制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

得知今年的作文题,评家也许不无微词,本人却独有所好,首先,它应时而生、直击民风学情;时下,大家习惯于读图上网,信息快餐,传统的读书观念受到流行畅销书目的冲击;因此“旧书”一题引导学生反观社会人生,反思生活,考生可“实题虚写”,以书为线索,叙写读书感悟,也可取其“旧书”之象征意义,历史是一本厚重的旧书,解读社会人生亦在“旧书”的命意之中;其次,它俗中见雅、渗透了传统文化,“旧书”切中了以书为伴的学子生活,在校园生活中,学子们读其书,取其利,并未识其“旧”(如文史经典、古典名著等),旧书之“旧”,皆有超越时空的经典内涵,若写读新版古典名著,也是题意之中;再次,它推旧出新、拓宽了自主空间。近年来,考生们大都亲睐板块拼贴的议论性散文,而“旧书”便打破这种单一的理性思维定势,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记叙、议论、抒情及说明的空间。(如写读一本旧书,一本旧书的故事,旧书新读等)

总之,一个作文“材料”的解读决不能停留在它的辞采表面,宜潜伏其里,发掘深层的思维内核,又出乎其外,由此及彼,直击命题的生命意义及社会内涵。

“旧书“本身就彰显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也能点醒考生的个性思维,故它的特色体现在一个“直”字,不至于雾里看花。它没有婉曲的象征,没有含蓄的隐喻,也没有干瘪的说教,只有恰中肯綮的点醒、提引,让人驰骋于天女散花般的想象。因此,它的创意又体现在一个“活”字,不至于千人一面。

今年的作文题虽不像“举手投足之间”那样“生活”,那样“细腻”,也不像“幻想”那样“飘渺”与“空灵”,但辞章上可以俗中见雅,立意上可以陈中见新,结构上可以平中见奇。

——感点七:在文本中栖息,在生活中求索,在作文中升华。

丁家顺,教师,现居湖北沙市。

推荐访问:湖北省 高考 解读 语文试卷

上一篇:初三生活
下一篇:论水彩画的美感
本文标题: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解读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4/26432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解读》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