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浅谈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3-06-14 19:54: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作文 创新 材料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知道,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属于精神产品。因此,写文章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是主题思想上的创新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中的核心及最本质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的单纯的主观认识,“发前人所未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主题创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很形象的说明这种方法的奇特作用。

在命题作文中,同一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原因就在于对这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如以雪为题:从雪的颜色可以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从雪的作用可以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从雪的覆盖大地可以批评雪的虚伪懦弱,即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的污秽;或者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有人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建议,这显然是错误的。角度的不同还体现在涉及的不同的知识。

二、选择材料上的创新。

选择材料的创新即选择新颖的,别人不注意的,或不了解的材料,且具有典型性,能准确地为主题服务。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周围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物随处可见。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不是缺少新颖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最佳材料的选用,需要独具慧眼,匠心独运。

选材的创新,要着眼于材料的“新”。“新”即体现它的价值,要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众人瞩目、议论纷纭的各种社会现实情况、看法、意见等。如今年发生的几件大事:美国进攻伊拉克,中国新一界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突如其来的“非典”灾祸等。为此必须树立强烈的信息观念,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实用的新信息,要注意无人涉足的“短缺”材料。如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事件中,有的媒体提到了“当自然界某一生物大量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产生大的瘟疫以减少它的数量,人类能否逃脱这种自然法制?”这样的材料。相反,选择材料一定要避开“熟”,避开大家已感到落俗套了的题材内容,当我们所写的事物与过去已写过的同类事物处于同一水平、程度和状态时,人们就会产生“似曾相识”之感,降低了对文章的兴趣。因此,人云亦云的,我则不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材料的创新是一篇好文章的鲜明特点,但并非任何新材料都能写出好文章,还要看它是否具有内在的价值。因此既要抓新材料,又要重视深入挖掘材料所具有的价值,使下笔的文章既避免了俗套,又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

三、写作方法的创新。

写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表现方法。诸如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等。不同的文体还有不同的写法:记叙文可用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也可以用补叙法、追叙法等;议论文可用归纳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归谬法等;说明文可用综合说明法、举例说明法、比较说明法、类比说明法、图表说明法等。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灵活应用,也可以自创新法,只要利于文章的表达,什么方法好就运用什么方法。如节外生枝法: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突然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得出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普通的写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然接触不少,有些如象征、对比、欲扬先抑等。学生在作文中已经有所练习,但如何使写作方法更好地表现主题,更吸引读者,更好地创新,则是无止境的,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创造。

四、是语言表达的创新。

大凡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是认真下过一番语言锤炼的苦功,都力求语言的创新,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语言魅力。如:老舍的小说语言具有纯正的京味;鲁迅的杂文如匕首投枪式的辛辣、幽默;朱自清的散文婉约柔顺,娓娓道来,颇具情趣;赵树理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山西“山药蛋”的气息,作家们以自己的创新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教师指导学生语言创新先要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反复吟诵,仔细品味,以语言大师的代表作品为养料滋润自己。同时还要向生活学习。生活中常有许多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通俗语言。多学习日常用语并借鉴使用,常常能收到奇效。

语言创新的前提是语言要准确,要遵守语言的逻辑规律,准确无误地表达思想内容。要创新必须使语言鲜明、生动。“鲜明”就是要使文章的语言感情色彩褒贬分明,不能含糊其辞,要充分发挥它的表达效果。“生动”就是指语言的艺术性,这表现在语言运用中要具有最大限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生动的语言能够真实而恰当地再现说话人的语气、声调、感情、神态;能够注意句式的选用和变化;能够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和表现方法,使语言自然和谐,富有创造性。如《湘西的水》中“那里的水都是山裁剪的涓流,水依山脉而绕,山脉多变,水也曲折;山皆石而少土,水也清澈透底;因为水清,更因为水曲,所以水势舒缓如镜,这样溪水就有足够的耐心将两岸的景致,一纹不折地很工笔地摄入涧底,漂在水中,非常自然主义的铺陈;深秋就是一卷铺到天涯的画不尽的油画;稍有风起,就有些中国文人画的写意;倘若暴雨骤至,那就是一川烟雾泼墨的效果图了。”其语言独特之处就在于灵活自由的词语搭配方式及修辞手法的自然和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言的创新需要大量的积累,只有做到“厚积”才能独特地“薄发”。

总之,作文的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产生优秀的佳作新人。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断地创新,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推荐访问:浅谈 引入 创新思维 作文教学

本文标题:浅谈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4/26432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