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从两则译诗谈形似和神似

发布时间:2023-06-15 08: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翻译家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神似说”一出,即刻得到不少译家和译论家的肯定和赞誉。被誉为继严复的“信达雅”之后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翻译标准。傅雷的神似说源自小说翻译的经验之谈,但更多地被人引用到诗歌翻译中,并在诗歌翻译界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形似和神似之争,其实,这种形似优先论和神似胜于形似论之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派心目中的形和神概念不大相同,所追求的也是各自读者群认同的“形神兼似”。笔者以一段英诗两种译文为例,以证所言。

一、对示例的简要解释

众所周知,以节奏形式为标准,诗歌可分为格律体和自由体两种。以表现内容来分,诗歌又可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由于格律体最能代表诗歌的语言形式,又由于汉英在抒情诗重合点相对多,故我们这里谈论的主要是格律体抒情诗翻译中的形似和神似问题。

下面是一段充分体现上述两种翻译思想的译文。

原诗:

The Dover Beach

The sea /is calm /to-night //The tide/ is full,/themoon/ lies fair //Upon /the straits, /-- on the//French coast/ the light //Gleams and /is gone:/the cliffs /England / stand //Glimmer/ing and/vast, out/ in the/ tranquil/ bay //Come to/ thewin/dow, sweet/ is the/ night -air! //Only,/from the /long line /of spray //Where the/ seameets moon/-blanch! d hand, //Listen! /you hear/the gra/ting roar //of peb/bles which/ thewaves/ draw back, /and fling, //At their / re-turn/ up the /high strand, //Begin, /and cease/and then /again, /begin //With tre/mulous/ ca-dence/ slow, and/ bring //The e/temal / note of/sadness / in.

1 卞之琳译文如下:

今夜海上是风平浪静,//潮水正满,月色皎皎,//临照着海峡,……法国海岸上,光明/一现而不见了;英国的悬崖,//闪亮而开阔,挺立在宁谧的海湾里。//到窗口来吧,夜里的空气多好!//只是,从海水同月光所漂白的陆地//两相街结的地方,浪花铺成长长的一排//听啊!//你听得见聒耳的咆哮,//是水浪把石子卷回去。回头/又抛出,抛到高高的岸上来,//来了,停了,然后又来一阵,//徐缓的旋律抖抖擞擞,//带来了永恒的哀音。

2 辜正坤译文如下:

沧海/静/入夜,//正/潮满,长峡/托/孤月;//看/法兰西/岸,灯火/明灭,//英论/峭壁/森森,光/熠熠。//崖下/风烟/一时/绝//凭窗/立,觉/夜气/清和/透心/冽//远望/,月洗/斗沙/千万/里,//排浪/一线/翻/霜雪,//听/!潮卷/砾石/声/威烈,//又/回首,怒掷/高滩/。//才/至也,又/消歇。 //慢调/如泣/轻吟/处。//愁音/万古/声声/切!

这节诗选自英国著名诗人兼文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的《多佛海岸》,全诗分四节,这是其中的首节。诗歌的创作背景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859年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传统的思想观念遭到双重打击,引起思想混乱、道德水准下降,这些引起了爱国诗人的哀婉、忧伤,为文明社会的倒退而忧。诗人借景抒情,不遗余力地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来描绘这一自然美景。写物状景如同画工笔画那么细腻,模声拟音让人如临其境,立意高远、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是其能够传诵至今的重要原因。

二、诗歌的形式和两种形似观

诗歌与其他文字作品一样,其语言形式包括词素、字词和句子。除此而外,诗歌还有节奏、韵式和有一定寓意的建行结构等独有的形式,在所有可感知的形式中,节奏是诗歌的标志性形式。当然,有人认为诗歌独有的(或者说标志性)形式还包括修辞格和具有一定寓意的建行,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这只能说是诗歌创作在采用修辞格方面比较突出些,谈不上为诗歌所独有。从翻译实践看,几乎所有的译者都把节奏当作形式模拟移植的重中之重。

为了尽可能地保持原诗的节奏形式,翻译家们创造了“以顿(dun)代步(foot)”法。“以顿代步”法中的“步”指的是英诗的音步,它是英诗节奏的基本单位,每一音步由一个重音节和一至两个轻音节构成,若干同一音步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英诗的格律(meter)。即用两三个汉字所构成的自然停顿来代替音步。这一译法的集大成者卞之琳先生当然应是积极的践行着,但从其译诗来看,卞译未把节奏作为模拟重点,这与他的翻译目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政策终于开启了封闭的大门,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了解外国文化。这使得卞先生视向外语盲诗歌爱好者介绍西方诗歌为己任。英诗的单词、修辞格、句法结构是显性的,而表音的节奏形式则是隐性的,卞先生自然要倾向于对显性因素的模拟。

辜正坤先生则取“以似求美”之道。曾以一部《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鸿篇巨制蜚声译坛的辜正坤教授则自然把重点放在原诗形美、音美和意美上,要让读者得到同原语一样的艺术感受,首先保证译诗具有诗歌的基本特征,即保持原诗的节奏形式,使译诗具有同原诗大致相等的节奏美感,每行音节数与原文差别不大。不仅实现了译诗的顿数与原诗的音步数几乎完全相等。而且还在字数上做到了与原诗的音节数大致相等。辜译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双音节诗歌语汇大量而精当的使用,

虽然两位都声称力求形似,但各自又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对此,我们很难说清楚哪段译诗更形似。

三、诗歌神的概念及其再现

对诗歌的“神”,译界的认识从来就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神就是“精神(spirit),有人把人理解为深层次意义(sence)”还有人认为神是“风格”、“意境”等,笔者认为,诗歌的神是诗歌的核心内涵,它应是由风格、意境这两个最本质的东西体现出来出来的。因此,“神似”指的应是译诗与原诗在这几个方面的相似。

1 风格上的相似。 对诗歌的风格,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有两点认识却是比较一致的,一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民族风格,每位诗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二是风格是由字、词、句、修辞格和建行等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诗歌中的所有因素既是个人风格的载体,又是民族风格的载体。 这首诗以大海的形象引起比兴,气势宏大而深沉。诗行长短不一,跨行诗句不断出现,诗歌韵脚和谐,但排列参差,恰似潮涨潮落,也如思绪绵延。就诗的气势而言,开阔的大海,拍岸的浪涛,森森的峭壁,气势何其豪迈。中英两个民族在长期的诗歌文化熏陶中,形成了不同风格审美视野。原诗读者既喜欢这段诗歌的民族风格,又喜欢它的个人风格,汉语读者则就不同了,只有学习型读者有探究原诗风格的愿望,而大部分愉悦型读者则是不关心民族的写实风格是否如实再现,对口味便读,引不起兴趣的便弃之一旁。为满足学习型读者的需求,卞译选择的是写实风格即英诗民族风格的再现,而辜译则采用的民族化译法,化实为虚、用汉语读者喜闻乐见的写意风格移植原诗的个人风格。

2 意境上的相似,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和抒情散文都讲究意境美,一般说来,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人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辞海》1999缩24印本第53页)意境是由若干个象组成的,象又可细分为意象、表象,表象对于诗歌创作而言是举足轻重的,它向人们释放着可感知的能量,吸引人们的情丝萦绕于它的外观。意象是具象和抽象的结合体,诗人总是为事物的外在存在方式注入某种深层的意蕴。剔除那些俗常意义令其荷载新的意蕴。这种意蕴无疑浸透着诗人情感。由此可知,表象是意象的基础材料,没有表象就没有意象,而意象“略形貌而取神骨”,表象往往以“具象”形态刺激感觉或满足感觉,而意象既可以作为一种“描述”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隐喻存在,或者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这恐怕就是“意象”与“表象”的本质差别。

意境是读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象力的结果,而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发挥的取决于他们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视野,欲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力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就必须对读者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视野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如原诗中的“the moon/lies fair Upon/the straits”,一个“fair”,可以理解为形容月亮的颜色。也可以理解为描写月亮的姿色,原诗用的是lies而不是is,这里的fair应当是姿色之意,这样一来,月亮和其临照的海峡便成了两个亦真亦幻的意象。事先生把lies译作动词“托”字,两个景物经这个动词的串联,便成了两个具有动感的意象。长长的海峡托着一轮姿色美丽的月亮,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夜景,一轮“孤月”躺卧在幽兰的夜空中,显得那么遥远,让人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诗人所营造的幽思怀古的意境之中。而卞译则忠实地临摹原诗的表象,如实地反映出了英诗以写实手法描绘景物,让读者从纯客观描绘的景物中去会意其内在的含义,其目的自然是译介原诗意境的营造方式。

四、结语

从不同角度看,两位大师的译作都做到了形神兼似,只不过是卞译要用研究价值标准去衡量,而辜译则需要从欣赏的角度来评判。两种译诗价值观虽然都把形神兼似看作译诗最高翻译目标,但由于所站的角度,翻译目的各异,便不可避免地产生形似优先论和神似胜于形似论之争,之所以会这种争执,其深层次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思维方法上单向或定向性。我们习惯于一件事物不是A就是B、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推理,头脑中事先确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神兼似的标准,然后把这个标准当作利斧,罢黜百家,唯我独尊。须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吴来安:河南平顶山工学院,副教授。

推荐访问:神似 形似 两则 译诗谈

上一篇:让盆景来写作
下一篇:放眼高原都是情
本文标题:从两则译诗谈形似和神似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5/26433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从两则译诗谈形似和神似》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