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对影成三人——李白传(节选)

发布时间:2023-06-15 09:48:02 |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馞׾}uo_u_{_w_x_y_xѨky对照和互映。

经韩作荣先生儿子韩戈,以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的应许和帮助,本刊获得韩先生遗作的首发权,在此一并致谢。——编者

第十七章 诗酒人生

李白自述其居家郧城为“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端游庐山序》)。“酒隐”这两个字该与任何隐者不同,既非“高卧云林”的山隐,也非“大隐隐于市”的市隐。所谓酒隐,即无论在何处,他都将自己泡在酒里,将世俗的李白藏在酒壶中,让真实的太白在酒香里呈现出来。“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似是李白大言,其实那也是太白在用典,借东汉郑玄酒量极大,一次曾饮酒三百杯的故事,言自己亦能饮而已,诗言醉语是不能用杯来量的。然而李白喜酒、贪酒,饮酒赋诗却是他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杜甫的“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确是太白独特生活方式的写照,这句诗乃至于流传了千秋百代,世人皆知,似乎已成了古今诗人为诗的源起,亦成为诗人常听到的劝酒词。

我知道四川出好酒,如今驰名天下的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窑,太白故里绵竹的剑南春,成都的全兴大曲,古蔺的郎酒,射洪的沱牌等等,皆为好酒者喜爱,川酒之名气甚大,也确实好喝。人称四川的好酒都出在四川盆地的边上,不知何故。

我相信李白喜饮酒该是受家族源自西域的影响,也与蜀人“俗尚嬉游,家多宴乐”之及时行乐的风气有关,每天喝得“恍兮惚兮”的人李白见得也多了。我想李白初时饮酒自然也应在蜀中,但那时太白沉迷于读书学道,饮酒恐怕也是偶尔为之。读李白现存写于蜀中的诗作,二十七首之中没有一个酒字。太白该是离开蜀地,辞亲远游于吴越之时开始酒兴始发,继而沉迷其中的吧。

或许,李白喜欢酒,更多的缘由是他有很深的魏晋情结。他仰慕东晋谢安,“咏歌之际,屡称东山”(李阳冰《草堂集序》),其《书情赠蔡舍人雄》诗中有:“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他慕其挟妓饮酒的潇洒风流,更为其“为君谈笑靖胡尘”的从容退敌所折服。太白自然更熟悉“竹林七贤”的故事。刘伶醉后赤身裸体在屋中见客,客人惊异,他却说来人钻进了他的裤裆,他是把房子当衣服穿的。刘伶每次外出饮酒,必带一童背铁锹相随,告之“死便埋我”,终日酩酊大醉,惊世骇俗,被赞之为率真、潇洒,颇有个性。故刘伶和太白一样,备受历代文人推崇。

而阮籍所饮,则是避世之酒,常掩袖啜饮,将自己藏在酒里,时而驾车狂奔,扬起的马鞭却不知落向何处,故倏然落泪自悲。其邻家当垆沽酒的少妇貌美,阮籍便常去品饮,醉后便卧于少妇身旁,其丈夫亦不以为然,一笑了之。有位才色兼备的陌生女子早夭,阮籍闻之便去其家凭吊,哭得一塌糊涂,让其父兄莫名惊诧,其实阮籍哭的是他自己,以泄心中之郁闷。故其暮年登广武山凭吊楚汉古战场时,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叹。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嗜酒能啸,善弹琴”,然而其时建安风骨已消逝殆尽,建功立业亦成幻想,故以酒为牢,将自己囚禁起来。

魏晋名士中,阮咸该是更为落拓不羁、纵酒放达、惊世骇俗者,他与一头小猪头挨着头,一块扎在盆子里喝酒,所谓“万物与我为一”的故事,亦为常人所不解。阮咸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妙解音律,善弹琵琶,有与生俱来的音乐天分,其弹奏音清亮如清露滴响,闻之如饮醇酒,沉醉其中。阮咸死时,以一件圆形铜制乐器殉葬,五百年后出土,工匠以木料仿其形状制成乐器,流传至今,这弹拨乐器音调雄亮清雅,被称为“阮咸”。以名士之名命名的乐器,古今中外恐只此一件。

李白的嗜酒之习和狂放不羁的性格与这些名士相较,不在其下,太白的豪饮、狂饮、仰首鲸饮,更在“七贤”之上,且名气更大。至今以太白命名的酒楼在诸多的城市时而可见,甚至在茅台酒厂以及不少星级酒店之中,皆有太白的《将进酒》一诗悬于壁上。太白其名与其诗中的词句,亦成为一些酒的品牌名称。李白实在可称之为古今文人中的诗酒第一人,称为“酒仙”并不为过。

出蜀远游的李白写有《江行寄远》一诗,有“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是太白传世之诗中第一首有酒之作,亦写明饮酒是在蜀中。而《金陵酒肆留别》,已有吴姬压酒,亦该有小妓金陵子相陪了。这时的李白系风流才子,在金陵、扬州这样的销金窟中,有吴浓软语相陪,与少年子弟结伴,挥金如土,及时行乐,结交豪雄,饮酒赋诗。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的诗人,充溢着阳刚之气,胸怀腾飞之志,喝的是豪酒、文士相交之酒,怀古抚今、忘情于山水之酒。

推荐访问:节选 李白

本文标题:对影成三人——李白传(节选)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5/26438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对影成三人——李白传(节选)》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