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生活空间与艺术边界
在中国当下文坛,儿童文学面临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一方面,儿童文学的市场表现长期呈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火爆之态;另一方面,在中国整个文学大系中,儿童文学又并没有被完全的接纳,呈被边缘化之姿。市场是无形的指挥棒,儿童文学市场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令许多人趋之若鹜。市场需求的旺盛,市场进入的低门槛往往带来了作品质量的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基于这样复杂的创作与出版现状,其他文学门类一些作家便对儿童文学产生了偏见,形成了误解。有的声音提出儿童文学的文学标准、精神高度、对人类生活和靈魂的探索程度等都和纯文学不在一个平台上,有的声音认为儿童文学创作本身就相对容易,还有的人认为儿童文学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态度并不像儿童文学本身那样单纯。确实,这些声音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外界对儿童文学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不了解。但空穴来风,未必无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警醒着当下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赢得尊重的关键在于提升作品本身的含金量。在一个驳杂并经受主流文坛非议的语境中,2016湖南儿童文学作家坚持扎根生活,讲好儿童故事,拓展艺术空间,以丰厚且高质的作品证明着自已的文学存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任何时代,总有一些人怀揣香草,凝眸往事,思接千载;总有一些人探幽生活,烛照现实,写意人生;总有一些人寻迹山林,游走荒野,礼赞生命;也总有一些人仰望星空,幻想未来,推陈出新。这既是对湖南儿童文学创作当下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希冀。
一、把脉城乡,聚焦儿童
文学作品往往浓缩隐含着特定时代的信息、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智成果,儿童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历史上的中国,古老的、一以贯之的农耕文明和后起的、发展相对缓慢的城市文明之间一直都没有特别密切的交往,乡村有着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城市也有着相对固定的活跃场所。这些现实情况反映在初时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便是纯粹地描写乡村,或是纯粹地临摹城市。这样,城市与乡村被人为地割裂,城市成了孤岛,乡村也成了孤岛。当城市如异军突起,蓬勃发展,迅速挤占乡村的地位之时,城乡之间的通道被打通,人口在城乡之间大规模迁徙……社会存在的改变带来社会意识的改变,原本泾渭分明的城市与乡村之间便展开了激烈的文化交锋。因此,急遽的社会变化往往会引发文化震惊,造成人的思想困惑和心理的波动。这些现象反映在儿童文学作品当中,便是城乡对接过程中人的无所适从。今年的湖南儿童文学抓住了这一时代的脉搏,在少年小说中集中展示了城乡对接过程中儿童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牧铃的《“公主”下乡记》以城市女生盛霆霆转到乡镇就学的经历为主线,串起了多位乡下学生的成长经历,为读者展现了互助友爱的乡村校园图景。作者摒弃了以往对城市女生的偏见,让城市女生主动融入乡村,与乡村中学的少年携手经历风雨,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从而不仅塑造了一位家境富裕、多才多艺、独立自主、热情开朗的城市女主人公,还刻画出了几位性格迥异的乡村少年形象。作品的各个章节相对独立,又以怀揣“主编梦”的卢超同学的“窗户报”作为各章楔子贯穿始终,起到了既提纲挈领又连缀成篇作用。作品点线面紧密结合,共同营造出温馨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
如果说《“公主”下乡记》中的盛霆霆是本着体验不同生活的理念完成了城乡对接的话,那么同为“寻梦山间系列”的《少年的坚持》中的主人公宁杜宇则是为了寻求灵魂的救赎与安放而穿梭于城乡之间。宁杜宇本是一位成绩优异,性格幽默开朗的城市男孩,在他意外发现作为国企总经理的父亲损公肥私的贪污罪证之后选择了上山下乡,期盼以从事驮夫和农夫工作所承受的肉体的苦痛抵达心灵的救赎,不想却目睹了父亲公司的失业者求生之艰。少年选择举报父亲,却遭众叛亲离。此后他重回乡下的知青大院,在淳朴善良的下岗工人的关怀下重拾生活的信心,最终重获家庭的温暖。作者目光敏锐,抓住少年成长中的内心隐痛和现实社会的精神失衡这一对矛盾,巧妙设置人物与情节,使作品形成了广袤的叙事空间和复杂的情感世界。文章处处以对比显张力,如腐败领导的自私嘴脸、奢靡生活与被迫下岗工人的淳朴善良、潦倒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主人公在情与理,个人与集体价值观的淬炼中的精神升华。此外,作品选取第一人称作为叙述视角,使故事在叙述过程中悬念丛生,主人公隐秘繁芜的心理情状如在目前,极富感染力。
城市像漩涡,对许多人而言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向心力。因此,除开历史上的特殊时期,人口的涌入对城市而言更是常态。从这一维度出发,邓湘子、肖学文等人将目光聚焦到从乡村迁移至城市的儿童身上,书写他们的期盼、喜悦、忧愁……邓湘子《摘臭皮柑的孩子》由2015年的《不知名的歌》延续而来。小说的主人公青杉和冬林、夏妹本来同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并不因为自己留守儿童的身份和贫困的生活环境而自卑,他们每年都一起上下学、摘臭皮柑,自在快乐。直到青杉的父母决定回乡,陪伴他在镇上读书生活,三个小伙伴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小说娓娓道来,在不动声色的现实主义描绘中,表现了乡村留守儿童对父爱母爱的渴望,对家乡的眷恋,面对艰苦生活的自强与不屈,面对困难的责任与担当。臭皮柑在小说中是一种寓意深远的符码,它象征着乡村留守儿童的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如纯真、向上、不畏艰难,也寄予着作者对乡村留守儿童深沉博大的人文关怀。小说中的风物充满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叙述语言质朴清浅。
肖学文《寂寞的南瓜》则将笔触伸入到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的城市生活中。主人公南南身在城市,心系家乡,加上父母连年不能带他回家,与城里同学相处不能非常融洽,更加渴望回家。于是他只身一人回到家乡,在爷爷家的瓜棚架下回忆起城市生活的所遇所感,思绪万千。他决心留在乡村,重新梳理心情,开始学习和生活。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开始记叙,设置悬念,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南南的内心世界。最后以南南在家人组成的粉丝团队的喝彩声中演唱《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作结,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弟弟在哪儿》同样是关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城市生活。同父母一起进城的林小麦放弃学业,在父母上班时专职负责带弟弟。城里的学校对姐弟俩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姐弟俩每天都按上学的时间赶到校园外,趴在围墙边观望。有一天小麦正沉浸在学校精彩的演出中,弟弟却走丢了。小说的最后以小麦寻找弟弟未果,产生幻觉,看见弟弟坐着一辆车呼唤她一起去看他新发现的好学校作结,尤见笔力。最后一句“家乡很远,城市很深,但弟弟就在前面”更让作品的感知层和意味层立体构筑,回味悠长。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拓展生活空间与艺术边界》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