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在博物馆未成年人宣教活动中使用外语工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5 13:4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博物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社会日益现代化、国际化的今天,把外语工具使用起来,投放到博物馆教育工作中,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是一个值得让博物馆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文章将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品牌教育活动“南博之夏”多年的外语活动实践为例,结合教育学理论,对西汉南越博物馆历年使用外语工具的教育活动做出回顾和探索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 未成年人 宣教活动 外语工具

广州具有两千多年的对外交往历史。近年来,因本地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和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不仅来博物馆参观的外宾较多,市民也重视培养家中未成年人使用外语对外交流的能力。在全国范围看,珠三角一带是全国少有的从小学一年级开设外语口语课程、进行外语口语教学的地区,故本地区具备一批外语水平较高的未成年人,是博物馆宣教活动中能够使用外语工具的基础条件。博物馆应该怎样去提供平台、机会和资源,培养未成年人使用外语工具弘扬中华文化的思维和能力,增强其文化自信,是博物馆宣教工作者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通过总结多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品牌教育活动“南博之夏”在活动环节中使用外语工具的实践,本文将对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中使用外语工具的实践经验做出探讨和研究。

1 博物馆教育活动中使用外语工具与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异同

现行的中小学外语教学,以课标为纲,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固定的教育内容,通常使用任务型教学活动展开课堂教学,通过测试检测目标的完成程度,故中小学外语教师需严格执行这类教学计划

博物馆的外语活动尚未有明确的纲领和评价标准,暂时以参加活动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博物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评估判断活动的目标达成程度。博物馆外语活动的目的也是根据博物馆宣教人员视情况而定。举个例子,2018年“南博之夏”第四期活动就定位为一次使用外语工具的教育活动,主题是“岭南文化小特使”,活动的目的是让未成年人感受岭南文化,尝试用英语为外国友人介绍岭南特色文化。就教育内容而言,博物馆的宣教活动主要以文物、历史和文化为基础内容。宣教的方法生动灵活,以“南博之夏”品牌教育活动为例,曾经尝试过双语皮影戏、双语戏剧、改编英语歌曲和诗歌、双语推介会等形式。总之,外语只是一种工具,并不是宣教的内容本身。

2 未成年人的外语基础与活动的顺利开展

博物馆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因为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故较为积极参与活动的主要群体是小学生。以广州的小学英语学科培养计划为例,一、二年级以学习口语和自然拼读法为主,每周1~2课时;三年级以上,课时逐渐增多,开始教单词和语法,布置课后书面作业。因此,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少年儿童外语基础并不一致,甚至每个人的学习水平、能力和兴趣也不相同。

考虑到这一情况,在设置外语活动环节时,博物馆宣教人员使用了一些“巧劲”。由于博物馆活动目标通常是宣傳历史文化与文物,和学校需要严控的教学目标并不一样,博物馆宣教人员可以根据博物馆宣教目标,结合未成年人的外语水平,灵活处理。

具体来说,一是降低所使用的词汇、语法、句法的难度,尽量使用简单句,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听懂、能说。比如“王墓、王陵”这一单词,在为来自以英语为母语这类国家与地区的外宾进行英语解说时,可以精确翻译成“mausoleum”,但在组织小学阶段少年儿童进行活动时,可以降低难度为“tomb”(墓)。再比如,把一个长难句摘出来,作为介绍南越王赵佗的内容:“Zhao Tuo,the first King of Nanyue Kingdom in which located in Lingnan Region,was from Hebei.”(赵佗是河北人,他是岭南地区南越国的第一代王)我们把它简化成三个句子:“Zhao Tuo was from Hebei.He was the first king of Nanyue Kingdom.He developed Lingnan Region.”这样,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便能够理解和自己张嘴说出来。

二是设置开放性、自主性的目标要求,丰俭由人。以2018年“南博之夏”第四期活动“岭南文化小特使”为例,其中有一些任务采用了开放式的问题方式:“My favourite treasure from Nanyue King"s Tomb is.”(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我最喜欢的一件是……)这种半自主的问题处理方式有利于不同英语水平的未成年人都能够完成设置的任务。

三是提供示范和演示。从教育心理学分析,通过视觉接收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80%。以2017年“南博之夏”第三期定位为英语相关活动的“波斯商人的仲夏之梦”为例,博物馆的活动组织者计划将活动的成果以一次双语戏剧的形式呈现。对此,博物馆的宣教人员亲身上阵,以夸张的戏剧表演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了示例,在未成年人自己排练和演出时,他们才会知道如何去“演”,如果单靠语言,将无法向小学低年级阶段未成年人清楚表达。

3 未成年人的活动参与积极性与博物馆宣教活动的效果

英语可能是一小部分未成年人最头疼、最不愿意学的科目。如何让他们在宝贵的假日里也愿意使用英语,为推广中华文化做准备,是博物馆宣教工作人员在组织策划活动时需要思考的问题。破解这一难点的方法就是打动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让他们积极报名和坚持参加活动,其中影响他们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用,或者要有趣。

在“有用”这一点上,前期的活动宣传、活动进行中和活动成果都要有所体现,以增加参与者的效能感。以“岭南文化小特使”活动为例,关键词是“岭南文化”及“英语推介”。“有用”这一点体现在未成年人在五天的活动里,为了成为一名“岭南文化小特使”,他们外出研学,亲身感受到了岭南文化。通过完成每日英语趣味任务卡和DIY个性彩色单词卡,及时做出回顾,让他们对每日的体验内容及英语表达加深印象。最后,“小特使”们都勇敢大方地上台为大家介绍了各自“心水”的王墓出土文物、岭南园林艺术及建筑、岭南民俗或是岭南名人。

少年儿童天性好玩好动,在活动开展中要满足他们对“有趣”的需求。博物馆宣教人员准备了彩色的单词卡和画笔,使英语变得可感知和绚丽起来。除了视觉,也有综合运用触觉、听觉等的尝试,如外出研学时让未成年人用手感知文物模型,准备仿照文物“蜻蜓眼”的手工串珠请他们DIY;改编文物、历史相关的英语歌曲、童谣,便于未成年人记忆传唱。总之,充分调动未成年人对外接收信息的各种渠道,使博物馆宣教不流于形式,而是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总结多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品牌教育活动“南博之夏”的实践,发现在博物馆针对未成年人的宣教活动中使用外语工具,具备可行性。博物馆宣教活动使用外语工具的方式方法具有独特性,因为博物馆外语活动与中小学外语教学在目标和方针等方面皆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并不能简单机械地仿照中小学外语教学的模式进行。而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结合博物馆宣教目标、地域特色文化氛围及是否对未成年人的外语水平基础合理安排设置。最后,博物馆宣教工作人员要妥善安排、正确引导和辅助,调动未成年人自身的积极性,才能将活动的效果最大化,不流于形式,而是对博物馆的宣教目标和未成年人自身成长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徐丽.浅谈如何开展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活动[J].改革与开放,2013(21):85-86.

[2]朱峤.浅议博物馆作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问题[J].博物馆研究,2014(3):21-27.

推荐访问:宣教 未成年人 博物馆 外语 工具

本文标题:在博物馆未成年人宣教活动中使用外语工具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5/26450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在博物馆未成年人宣教活动中使用外语工具的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