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阅读呼唤情感对接

发布时间:2023-06-15 14:06: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阐述了情感对接对阅读的积极促进作用,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形成情感对接。文章对阅读教学和学习的实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背景 情感对接 入眼 入口 入心

阅读文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了解文字信息上,更重要的是做好作者和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方面的对接。如果学生不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会使自己的理解脱离语境,造成理解上的迷失。若理解肤浅,便挖掘不到文章的内涵,学生就得不到感染和启迪。思作者所思,想作者所想,认识上才能达到共识,情感上才能达到共鸣。因此,英语阅读中情感对接,对充分理解语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对目标语相关文化背景的了解是情感对接的基础

语言不是脱离文化而孤立存在的,所以对语言的理解不能抛却其赖以滋养的文化背景,而中国学生由于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视野不开阔,在很大程度上又受着母语的支配,故理解时容易形成情感上的错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有取舍地加强对西方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他们的视野。这样有助于他们与文章的作者形成情感对接。

如,针对一篇阅读理解,作者设计了如下一道习题:

If you are in America, where can you buy wine?——In___.

A. supermarketsB. wine bars

C. shopping mallsD. A,B and C.

许多学生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答案D。这就是不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错误。酒这种商品在中国商店、超市、饭店里都可以买到,但在西方只有在酒吧里才能买到,这是唯一的卖酒的合法的地方。只有年满十六周岁的人才能到酒吧里买酒和饮酒,否则,即视为违法行为。这是特殊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特殊的规定,不了解文化背景,就根本不会理解作者的意图,很容易造成情感上的对撞,形成文化的冲突。理解起来自然文不对题。同时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将英语内化成自己思维的一部分,表达出来更加地道、更有英语味、更加流畅。

二、入眼、入口、入心是情感对接的关键

作者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口头说话,都是在传达着个人的信息,而且信息中不可避免地富含着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意图,这种情感就构成了话语的灵魂。学生要吃透文章的内涵就要把握文章中作者当时的情感变化。有效地抓住这些信息,就要做到眼到、口到和心到。

(一)阅读要善于“入眼”。

“入眼”即是放眼去捕捉所提供的文字信息,获取个人所需要的独特的语言信息。书面语言是无声的语言,但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作者在写作时,每一个句子都是通过严密推敲的,没有哪一句是多余的,甚至每一个字都体现着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学生正是通过解读自己所获取的语言信息来达到与作者进行沟通的目的,所以在用眼捕捉信息时,要做到详尽,精确,每一个信息都不容忽视。再者,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往往会选择别具匠心的表现形式。如果抓住这些特点也可以洞悉作者的设计意图和内心的感受。如7B Unit6上的一篇诗歌《My goldfish》,就能体现出作者别具匠心的设计意图。

该诗歌语言精练简洁,Wonderful能表达出作者对金鱼情有独钟。作者特别爱静,也怕麻烦,这些在诗歌中均有反映。金鱼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吃食少,又不挑剔,不吵不叫,特别安静,安静到甚至连吐泡泡的声音都能听得到。该诗歌的结构设置独具匠心,上大下小,恰好和金鱼从水底吐泡泡时泡泡由小变大的情境交相辉映,突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建筑美;中间夹杂着押韵的韵律,凸显了诗歌的音乐美。这是我们的直观感受,也是作者通过特殊的设置和表达传递给我们的感受。形象生动,溢于言表,惟妙惟肖,观察到尽头才知作者的感受。

(二)阅读要长于“入口”。

“入口”即是大声地把文字朗读出来,把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通过学生之口充分流露出来。朗读时要尽量做到忠实于原文,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这就需要学生巧妙地与作者形成情感的妥帖对接。“读”起着深化作用。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让出口的声音负载着个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所以朗读能检验出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想象:假如活生生的作者用自己之口表达自己的由衷之言时,一定是情绪慷慨激昂,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并辅助以适当的肢体语言,语调缓急有序,语音抑扬顿挫,话语铿锵有力。所以有效地领会作者赋予文字的情感,最好的途径就是有声阅读,假如伴有视频材料,当属训练之佳品。例如《洪恩巴迪英文童谣》中有一段文字为:

One little flower, one little bee, one little blue bird high in the tree.表演者使用儿童的口吻,超强的韵律,明快的节奏,活泼的语调,在以青草繁花和大树为背景的自然环境下表演,童稚十足,很是传神,文字中蕴涵的情感溢于言表,很多学生一看到这场表演,立刻被她的情绪感染,动情地跟着边做边说,表情很自然地与其中的语调相符合。因此要多听有声语言,有重点地关注言语者的语调、节奏、韵律,以便能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入口”时要注意创设语言存在的情境,以此来熏陶和感染学生。今年秋天我到如东县掘港小学听了沈国锋老师的一节阅读课《The Ant and the Dove》,在情感教学上他使我受益匪浅。其中他出示了蚂蚁和鸽子的落难图,让学生描绘图片的内容,这实际上是在激活学生已有的情感和经历,唤起学生与两个身处险境的动物之间的一种共鸣,并引导学生假如你是蚂蚁或者鸽子,你有什么感受,让大家讨论,并说一说个人的感受,通过分享后达到一致认可;然后启发大家:假如你遇到险境,你应该如何呼救,你应该以什么样的语调呼救?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并各组进行示范,大家讨论决定哪一种语调更能表达出遇险者的感情 ,然后请学生阅读示范,达到认可后,大家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可见:情感在用心中体会,共鸣在合作与理解中生成。在如下的表演中,学生表演得很投入,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经过挖掘,也表现得非常到位。阅读中要善于创设语言环境,让环境去感染你的学生,用心揣摩,抓住语境,才能设身处地地找到作者的感觉,阅读才会有更大、更多的收获。

相信:模仿到极致即纯正。所以要想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必须要读懂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达到情感互通,形成情感的对接。

(三)阅读要攻于“入心”。

“入心”即阅读时要积极思考,通过对言语的全面解析,洞悉作者的深层语言内涵,从而挖掘作者潜在的情感,理清语言发展的脉络,填补个人思维理解上的不足,这是心与心的沟通,灵与灵的对接,很多人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情感共鸣。例如2009年连云港市的中考完形填空题,美国的一位年轻的艺术家为了支付自己的学费,不得不每天都到火车站门口卖艺,尽管他很贫穷,但还是几经周折,将一张错给的彩票还给了一位老人。艺术家说:尽管我很穷,但是我很快乐,假如我失去了诚实的品格,我将永远也得不到快乐。 然后作者总结了一句话:人的一生我们会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保持诚实的品格。在短期内,我们的欺诈行为也许是成功的,但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仍然是失败者。其中有很多的地方是需要我们补全的,但是不用心去推敲和归纳,我们很难与作者的思维达到高度的一致。有一篇寓言《盲人摸象》,盲人们对大象的形状各持己见,理解都很片面,但的确是他们自己的亲身感受。但是阅读教学不能只追求只言片语,需要全面的理解,才能把握语义全局。所以阅读时我们要有盲人摸象的精神,但也要有综观全局的眼光,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得更深刻。

综上所述:阅读练习中不要把自己当成局外人,真正的阅读要求全身心投入,情感挖掘到位了,理解自然也会深入了。因此,与情感对接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推荐访问:对接 呼唤 情感 阅读

本文标题:阅读呼唤情感对接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5/26450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阅读呼唤情感对接》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