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略论高等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发布时间:2023-06-16 12:42: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在国家政策制度、高校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发展等方面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具体体现在大学分类的影响、学科设置的局限、交叉平台的缺失、科研评价的困扰、教师队伍的制约、人才培养的障碍等方面。

关键词:交叉学科 高等学校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形成一个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复杂的科学大系统,由此产生的综合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承担的责任更大、使命更重。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1”计划),强调高校要“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知识、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1]要把交叉学科建设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需要一系列政策、制度、措施与之配套。然而,鉴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无论是在国家政策制度层面、高校建设管理层面还是人才队伍发展层面均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叉学科的建设和

发展。

1 国家政策制度层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1.1 大学分类的影响

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开展交叉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我国1952年对全国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建立了以单一学科为主体的专门学院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长足发展,高等学校数量大幅增加,但是由于长期受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各部门、各地区立足自身发展需求,仍然以发展专门学院为重点,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型人才。由此使新增的高校中,综合性、研究型高校的数量非常少。2000年,国家又对全国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重组,逐步建立了以多科和综合大学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制。截止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全国成人高校共计348所。”[2]虽然我国高校数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但与西方国家综合性高校占主导地位相比,我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比例仍然很少,对高校交叉学科的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2 学科设置的局限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版)》,新目录与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相比,学科门类总数由12变成13个,增加了1个学科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数量从原来的89个增加到110个,增加了21个。在此基础上,2012年国家重新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下设12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本科专业类(一级学科)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本科专业(二级学科)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这次学科、专业目标调整工作,对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从最终修订的学科和专业目录中,我们看到其中没有交叉学科的目录设置。在我国高校目前教学和科研管理体制下,交叉学科由于没有“法定地位”,难免经常被置于边缘化的境界,得不到相应的政策制度保障,新兴交叉学科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强调交叉学科建设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新的增长点,然而从具体实施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这与现行的学科设置有着直接的

关系。

2 学校建设管理层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交叉平台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院系基本上是按照学科、专业建设起来的,各类实验室也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分属各院、系管理。这种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加剧了学科之间的隔阂和对立。交叉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渗透融合的产物,因涉及学科、专业分属不同的院系,进行学科建设所需的人员、设备等资源而不能统一管理、集中使用,缺乏有效的学科建设平台支撑。“交叉学科发展既缺乏具有实际效用的平台支撑和固定的组织机构,又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目标,而且交叉学科在所涉及的院系中不可能成为主流学科,很难受到重视,更少获得独立的学科建设经费、人员等相关资源的支持,从而使学科建设只能随波逐流、自生自灭。[3]目前,高校对发展交叉学科的认识普遍有所提高,也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建立了一些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中心和基地,但这些多为松散型的非实体性组织,或者以项目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临时研究机构,很难真正打破业已存在的学科壁垒,实现有效的跨学科合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叉学科建设平台缺失的问题。

2.2 科研评价的困扰

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估体系普遍是以量化评价为主,在评价导向、评价体系、评价制度等方面较为滞后。特别是高校对不同学科间的学科建设的评价标准、衡量尺度、考核重点相对自成体系,缺乏全面系统的质量指标、评估程序和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的发展规律。鉴于此,交叉学科由于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和专业方向,研究涉及的学科、专业越多,学科之间的差异就越大,知识体系就越庞杂,如何科学公正的评价交叉学科建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在重点学科评估中普遍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交叉学科评估对同行专家的要求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往往蕴含着新观点、新方法,选择匹配的同行专家则容易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专家往往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领域的局限,对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真正价值和科学意义缺乏共识,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由此,交叉学科在建设之初,往往面临着评选重点学科难、申请课题项目难,组建研究队伍难、科研成果评价难的窘境。

3 人才队伍发展层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3.1 教师队伍的制约

高校学科建设队伍基本是由以往单一学科型人才培养的教师发展过来的,在日常教学科研中,高校教师更多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对交叉学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除单一学科外的另外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不够充分”[4],学科思维、研究视野、科研方法容易固化,学科交叉意识较为淡薄,发展交叉学科动力不足。再加之受国家政策和学校管理的影响,交叉学科没有“法定”的学科位置和明确的发展前景,又没有相对固定的学科建制和平台支撑,交叉学科的建设难以有效整合研究队伍和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主要是靠一些学者的兴趣业余研究、是在原有研究方向扩展后的自然交汇,或者是某些课题、项目研究的需要才逐步涉及。”[3]面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交叉学科建设刻不容缓,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学科平台和研究队伍,不能有效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各专业联合攻关的学科建设合力,仅仅依靠部分教师和学者“游兵散勇”式的研究,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2 人才培养的障碍

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是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然而,多年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教育观念陈旧、管理方式简单,大多仍是沿袭基础课、专业课的程序设置教学课程,知识结构老化、更新缓慢、培养模式相对封闭、过于单一,本科、硕士、博士“一条龙”批量生产。在这种人才培养理念的惯性支配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爱好,不利于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2011”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强调:“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1]为此,高校必须要适应科技创新引领下的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这就需要高校从教育理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系统改革、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新的历史征程—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31.

[2]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新批准的学校名单(EB/OL).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29/201205/135137.html.

[3]郑文涛.高等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2):20-26.

[4]吴俊.论高等院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师定位[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255-256.

推荐访问:略论 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 交叉 制约因素

本文标题:略论高等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6/264834.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略论高等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