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论国际化视野下国际学生辅导员专职化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3-06-16 15:36:03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来华国际学生数量大幅增加,高等院校国际学生教育管理的压力日益显现,教育部要求高校为国际学生配备国际学生辅导员。目前国际学生辅导员教育政策不明确,职业规划、角色定位不清晰,国际学生管理大多由行政人员兼职担任,造成了国际学生管理低效率。只有全面建立专职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并加以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才能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对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学生辅导员  专职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7(b)-0205-03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ing to China, the pressur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s the current  career planning and role positioning are not clear,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unselors are mostly part-time, resulting in low efficienc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anagement. Only by setting up a full-time team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unselors and carrying out systematic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can we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unselor;Full-time counselor;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等院校的国际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2010年9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来华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教育部制定了《留学中国计划》,计划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要“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服务体系”,要“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业、熟悉外事、精于管理的留学人员管理工作队伍”。在各类鼓励政策陆续出台的良好背景下,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来华国际学生数量逐年攀升。日益扩大的国际学生规模对其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由留学生管理干部“一手抓”的保姆式管理模式日渐露出弊端,高校开始探索专职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培养路径。

1  高校国际学生辅导员现状分析

1.1 高校国际学生辅导员多为兼职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立专职的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国际学生的管理人员大致分为三类人群:一类是由外事办公室或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国际学生事务管理的行政人员兼任,另一類是安排课时较多、与国际学生密切接触的任课教师兼任,第三类是由各院系管理内地学生的辅导员兼任。这些人员的共性是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对外事工作有基本的了解,但在自身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工作背景、业务水平和实际经验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一方面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国际学生管理培训,往往不能做到高效率、跨文化、多渠道、规范化管理。

1.2 高校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设定和工作职责模糊

由于国际学生的生源性质和培养模式存在差异,各高校在制定本校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职责时普遍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国际学生辅导员的日常管理范围一般包括:日常学习、住宿与居留、课外活动、奖惩、勤工助学等常规性事务工作,同时兼顾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动态调查、班集体建设等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国际学生辅导员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所以难以把握和衡量其日常工作。辅导员对于自己的岗位设定和工作职责也存在认识模糊、理解各异等现象。

1.3 国际学生群体特点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由于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存在明显差异,国际学生的个性特征非常突出。如何高效管理由国际学生组成的班集体,这是对国际学生辅导员提出的新课题。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教育方式、思维习惯会导致国际学生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如异种文化过渡过程中容易产生“文化休克”现象;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人际群体会导致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滋生;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令国际学生产生学业上的压力,出现焦虑、厌学等现象;语言上的障碍又会使得国际学生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产生挫折[1]。这就要求国际学生辅导员除了掌握国际学生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外,还须具备跨文化教育管理和心理沟通的能力。

2  设立专职国际学生辅导员成为高校管理国际学生的有效途径

2014年7月,为了扩大外国国际学生教育规模,江苏省启动《留学江苏行动计划》(2014—2020年),计划中明确要求“加强队伍建设。高校根据国际学生规模确定国际学生管理机构岗位职数,配好、配齐、配足国际学生管理干部,辅导教师与在校国际学生总数比例不低于1:120。”从省政府层面对国际学生辅导员的队伍配备提出了要求,也为国际学生辅导员专职化提供了政策支持。2017年3月,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设置国际学生辅导员岗位,了解国际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及时做好信息、咨询、文体活动等方面服务工作。国际学生辅导员配备比例不低于中国学生辅导员比例,与中国学生辅导员享有同等待遇”。这是第一次在教育部文件中提出“国际学生辅导员”这一概念。

2.1 专职国际学生辅导员符合来华留学国情

在国外,学生们遇到问题时通常向各类职能部门求助,学校会设有专门的课业顾问、学术顾问、社交顾问、心理和情感顾问、就业顾问等。美国辅导员协会将辅导员的角色确定为心理辅导师、职业辅导师和社会化辅导师,将辅导员的工作具体划分为日常事务管理专业化和学生服务专业化[2]。而在中国,由于高校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国际学生辅导员需要集这些功能于一体。国际学生来到中国,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直接导致国际学生在语言、生活、精神、学习、社交等方面产生一系列不适应,这时国际学生辅导员就成为学生寻求帮助的对象。而专职的国际学生辅导员无论在文化素质、学科背景还是管理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兼职管理人员。

2.2 专职国际学生辅导员符合“趋同化管理”模式推进

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和高校多渠道的招生宣传,来华国际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各高校国际学生管理干部的人员配给、软硬件条件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国际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上的压力日益显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对国际学生采取“趋同化管理”,即将国际学生纳入到学生工作的范畴,将中国学生管理的方式植入到国际学生管理中,在保持国际学生原有特色的同时,将原先国际学生办公室的部分功能从中分离出来,由辅导员来承担,这种管理方式被认为是最贴近国际学生实际的一种方式[3]。高校可以选拔一定学历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教师作为国际学生辅导员进行系统化培训,统一管理。

3  国际学生辅导员专职化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3.1 缺乏政策支持,职业发展不明朗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正在逐步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教育部已经出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党[2013]9号)、《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等文件,高等院校大陆学生辅导员在队伍建设、职业规划、岗位职责等方面都已有很明确的定位和方向。而目前国际学生辅导员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职责指导规划,导致其职业发展方向模糊、身份尴尬。

国际学生辅导员应当具备两种基本职能:一是留学生管理干部的职能,二是高校辅导员的职能,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4]。目前不少从事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教师仅仅是将其工作视为简单的事务性服务,缺乏职业认同和归属感,国际学生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与成长路径尚未明晰[5]。随着“趋同化管理”的推进,有些高校逐渐将国际学生辅导员纳入学工系统统一管理。但国际学生辅导员与内地学生普通思政辅导员在工作要求、职能范围、绩效考核等方面如何求同存异,各高校也未有统一的标准。

3.2 缺乏专业化导向,工作职责难明确

国际学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即组织管理、指导服务和教育引导[6]。为切实履行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责,国际学生辅导员不仅是精通外语的工具性人才,还应是具备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型人才,更应是具备一定协调能力与水平的管理服务型人才。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实现对其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了要求,要求从专业理论发展方向、专业技能形成轨迹和专业素养培养体系三条路径加强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并从发展机制、保障机制及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完善其体制建设[7]。

3.3 缺乏系统化培训,职业素养难统一

目前国家对于国际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打造越来越重视,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每年举办来华留学管理基层干部基本技能培训班,对来华国际学生工作进行全方位培训,横向涵盖范围较广,但纵向深度不够,对于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内容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略显匮乏。国际学生辅导员在入职时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要求,大都是临时挑选、直接上岗,加上辅导员工作是兼职担任,对工作角色定位不清,职责范围难以把握。国际学生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不尽相同,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齊,加上国际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较大,辅导员在和国际学生打交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比大陆学生突出,这些问题往往涉及文化、心理、情感等方面。由于缺乏岗前培训,国际学生辅导员只能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积累经验。由于大部分国际学生辅导员是兼职,一旦自己的本职工作发生变动,便可能导致其无法继续担任国际学生辅导员,转而由新的辅导员接手,重新接受培训和积累经验。这是一种教育经验的资源浪费,也直接造成国际学生管理效率低下。

《留学中国计划》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高校在增量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国际学生服务管理水平。国际学生辅导员专职化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明确岗位性质、职能范围,为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国际学生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完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疏通职业发展通道;同时也需要从事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教师本人对岗位有合理的认识,明确角色定位和职业使命。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规范化、职业化的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才能实现我国高等院校对外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婧,王韫华.浅谈高等医学院校国际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1):108-109.

[2] 孔潭.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163-165.

[3] 韩秀引.关于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4(2):23-27.

[4] 王慧,侯芳.角色理论视角下的留学生辅导员岗位分析. 职业教育研究,2015(1):55-58.

[5] 赵晓兰,鲁烨.国际化视域下国际学生辅导员培育的困境与突破[J].江苏高教,2014(2):105-142.

[6] 郑春龙.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5(38):70-74.

[7] 赵丹丽.高校留学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路径和机制研究[J].文教资料,2015(1):71-72.

推荐访问:辅导员 必要性 专职 国际化 视野

本文标题:论国际化视野下国际学生辅导员专职化的必要性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6/26492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论国际化视野下国际学生辅导员专职化的必要性》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