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新形势下教育系统防控学术不端的瓶颈与监管对策

发布时间:2023-06-16 16:06: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教育系统学术研究有序性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试图全方位阐述教育系统学术不端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并采用文献法与逻辑推理法等,探寻防控学术不端的“瓶颈”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思考,为遏制教育系统的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和自我净化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教育系统;学术不端;瓶颈

中图分类号: D6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8-0096-002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academic order in educational system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tries to elaborate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academic misconduct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uses literature and logic reasoning to explore the "bottlenecks" and causes of academic misconduct. On the basis of this,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cademic misconduct and self purific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Key words】Educational system;Academic misconduct;Bottleneck

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人类活动,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科学研究只有建立在严格的道德标准之上才能健康发展。教育系统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又是培养学生及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教育系统学术研究有序性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学术不端现状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几乎无所不包,充斥着海量的信息,使得对原创作品的“复制”、“黏贴”更为便捷,致使学术不端行为日益泛滥。当学术不端行为成为创作的思维定式,当急功近利、投机取巧逐渐成为时尚,学术不端如今就成了公开的秘密;一些研究人员用同一方式衍生出多篇文章,缺乏创新点,但都被录用了,这些稿源支撑着大批低学术水平的期刊;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形式,例如SCI论文修改、润色等[1];更有甚者,网络上代写、代发论文的广告遍布相关网站和搜索引擎,一些职业“抄手”充任“枪手”直接贩卖论文[2];此外,网络“防造假”工具的频繁出现也是当前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助力[3]。目前,各期刊主要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来对稿件进行文字复制比的检测,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该系统仅对明显的抄袭行为有效,对于造假等行为却无能为力[4]。当前,学术不端已不再是简单地复制和拼凑,而是已经演化成为隐式的深层次学术不端,而这些隐藏着的学术不端问题很难界定其不端行为。

2 学术不端的瓶颈及成因浅析

(1)学术评价体制不健全

如果把造成学术不端的原因划分为学术评价机制、社会大环境、监管机制、法律等制度的不完善,那么学术评价机制便是众矢之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正处改革深水区,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是其矛盾冲突的产物,学术、教育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5]。

当前,文章发表、项目成功申报等与许多利益挂钩,如学术影响力、评优评先、评职称、升职、升学等,因此,科研人员、教师乃至学生,他们长期被这些内容所支配甚至应接不暇,真正用于作学术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则越来越少。所以在现有学术评价的急功近利之下,学术研究异化成为“数字量化”、“政绩行为”和“终极追求”,致使学术风气越来越浮躁,学者献身学术的崇高性和学术研究的神圣性逐渐瓦解。在学术评价中适当量化是有促进意义的,然而现实的问题使得评价的量化指标走向了极端,其直接结果便是滋生出了如此多的学术不端的市场和交易,以及越来越严重的学术泡沫乃至学术腐败[6]。

(2)科研环境和监管制度不完善

当前,致使产生不健康科研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大额项目经济利益驱使,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积累的学术氛围等不断鼓动着学术不端行为产生;另外,特别是在一些尖端科研领域,研究成果发表速度上存在巨大竞争,更加诱惑着研究人员急功近利,导致學术道德提升跟不上科研容量的迅速增长的现象[1];此外,在上文中提及的一些搜索引擎和网站遍布论文中介,甚至在科研单位、大学校园这种小广告更是眼花缭乱,因此,相关机构需要严格监管,特别是加强网络监管。另外,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亦不难发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学术规范缺失、学术打假势单力薄、惩戒不到位和效率不高以及相关监管制度、法律的缺失等亦是影响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因素。

(3)学术不端认知能力的缺乏

很多青年研究人员和学生没有充分学习科研理论知识,他们从意识上就缺乏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正确认识,是直接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同时,许多研究人员知识产权观念淡漠,剽窃他人观点、研究成果不自知,有的认为只要注明引用出处就不是抄袭;有的大量引用自己的成果更是不以为然;还有的作者一稿多投却振振有词,造成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便是是对合理引用他人或自己成果的标准不清楚,对学术规范缺乏系统了解[7]。

3 策略及建议

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原因和社会大环境,有效防治学术不端,应该是自律与他律、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内外结合,而不是仅仅靠单一方面就能解决的[5]。

(1)加强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术素养教育

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作为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和伦理,是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创新的根本保障[8]。在“互联网+”时代下,各教育科研系统可借助网络微平台,定期开设有关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的微课堂等,发布学习任务并实行网络考核;此外,可从坚守学术修养、学术良心入手,让作者提供“稿件专投承诺书”等学术自律行为;另外,各期刊在作者投稿前可提供相关学术道德和学生规范的说明,并建立学术不端行为定期通报制度和个人学术诚信制度。

(2)建设责任心强、专业过硬的期刊人才队伍

态度严谨、责任心强的编辑对前期预防工作起重要作用,当好学术内容的守门人,不仅要会善用各类先进技术手段,更要提高警惕,在编辑工作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作为,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精度[9],同时,期刊要重视培养责任意识强的专家型期刊人才;另外,期刊要重视树立品牌意识。期刊人才队伍素质的建设和提高,可使科研学术道德之规范“任重道不远”[1]。

(3)建立科学的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坚决治理学术评价过度症,余三定认为在目前学术生态平衡遭学术评价过度症严重破坏的现实下,必须下猛药,必须弱化学术评价,甚至建议暂停学术评价,以恢复学术的生态平衡。教育系统要抛弃单纯的“行政化”管理,要回归教育系统的学术本色,建设真正的学术管理评价体制,强化学术规范和诚信教育,真正尊重学者、尊重学术、尊重学术规律[6]。

(4)完善规制学术不端的法律、法规

2016年6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作为我国第一份规制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部门规章性文件,此办法的出台体现了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度重视[10],而当前对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性的法律、法规并未建立。我国学术共同体应深入思考现行学术不端行为监管防控体制,通过立法明晰行政监管机构的权力和职责,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引入自己的学术期刊论文撤销制度,真正建立起学术团体—出版主体—学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徐海丽.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45-551.

[2]王文福.网络时代期刊论文隐形学术不端挖掘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677-681.

[3]陆宜新.学术不端检测中的隐性重复现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52-555.

[4]刘清海.从来稿基本信息着手发现学术不端的线索[J].编辑学报,2014,26(5):449-451.

[5]孔艳,张铁明.学术不端研究综述及建立遏制学术不端的“第三类法庭”[J].编辑学报,2013,25(5):422-426.

[6]余三定,袁玉立.學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学术管理对谈[J].学术界,2010,146(7):104-107.

[7]李靖波,厉亚.学术不端:内涵、类别、根源与治理[J].研究与教育,2011,(8):80-82.

[8]陈越,方玉东.我国科研诚信状况浅析——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处理学术不端案件为例[J].中国科学基金,2011,(4):200-202.

[9]刘英.近十年来学术不端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4):111-115.

[10]陶夏,黄明东.我国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性痼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34-36.

推荐访问:不端 防控 瓶颈 新形势下 教育系统

本文标题:新形势下教育系统防控学术不端的瓶颈与监管对策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6/264936.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新形势下教育系统防控学术不端的瓶颈与监管对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