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对文艺理论支点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6-16 16:36:04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文艺现象乃是一种宇宙意识现象,其自身在时间意识上无始无终,在空间意识上无边无际,因而是绝对没有任何中心的无限循环和无限多元的现象。因此文艺现象对于任何认知主体而言,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理论支点。我们只有放弃寻找任何理论支点的企图,才能从宏观意识和微观意识上领悟到文艺的最高本质,并看护其无穷无尽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文艺 支点 批判

由于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既有复杂性、交叉性,又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的神秘结构,因而世世代代的文论家们无不绞尽脑汁,企图从这一神秘结构中寻绎到像阿基米德研究物理现象的那种“支点”。从摹仿说到再现论;从表现说到精神分析学;从神话学到原型批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以及英美新批评;从现象学、阐释学到接受美学等等。无不在寻找着文艺的理论支点,并企图利用理论的支点来撬开文艺现象的神秘大门。那么这种阿基米德式的理论支点究竟有没有呢?理论家们很少有人怀疑过,正如歌德所言:“不少人拿着锤子在墙上四处敲,而且相信自己每次都敲的正是地方”[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文艺的理论支点问题。

在西方传统文论中,人们为了回答文艺的本质是什么,往往在整体的文艺现象中以文艺作品为中心,从不同的参照关系中归纳抽象出文艺的普遍属性,我们暂且不说文艺的本质是否等同于文艺作品的本质(根据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艺现象是由宇宙自然、作家、作品和读者等四要素共同构成的), 也暂且不说文艺的本质是否存在于已经存在的文艺作品中(就文艺的发展来看,文艺应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 它不仅意味着文艺已经是什么,也应该包含着文艺可能是什么,以及依照我们的愿望还应该是什么)[2]我们单就文艺(作品)的多元性来考察,要想找出文艺的理论支点,也是难上加难的。

马克思曾说:一物的属性不是由该物同其它物的关系而产生,而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客观性范畴所指的正是这样一种为事物本身就所有,同时又只能在某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3]原来一物的属性是在它物的参照下才能表现出来的,但我们认识某物不可能仅从一种参照关系中来进行,如果是这样,那后果不堪设想, 正如怀疑论美学家赫伯特·曼纽什所言:“生命或生活本身乃是一种模糊的复合体,你可以从无数个角度去观察它。假如你只以某一个角度去观察它,就不可避免地导向一种对生活的粗暴的和灾难性的干预”[4]。因此对于文艺作品的多元性的考察,看来是势在必行的。事实上在西方传统的文论中,人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不同的参照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下面我们从五种有代表性的传统文论出发,考察它们对文艺的理论支点的研究。

第一种观点是摹仿说。这是西方文论中出现得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理论。摹仿说认为,任何文艺作品都是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摹仿和再现的产物。这种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亚里斯多德在论述人的摹仿本能及摹仿快乐时,系统地阐述了摹仿说。亚氏解释文艺摹仿现实有三种情况:一是现实中已有的;二是现实中可能有的;三是现实中应该有的。[5]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任何文艺作品都只能是客观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摹仿,其区别仅在于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他们以客观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作为文艺作品的唯一参照关系,并且为了自圆其说,把这个参照关系解释为包括着已然性、可然性甚至依照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应当如此的生活(应然性)。很显然,这样的参照系其内在的解释力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因此,客观自然与人类社会生活的确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源泉。

第二种观点是表现说。这种观点的产生尽管晚于摹仿说,但在西方现当代的文论中,其影响一点也不亚于摹仿说。他们认为任何文艺作品都是作家们自我表现的产物,只是有的直接有的间接表现艺术家的心灵,甚至他们认为创作单凭自觉意识还不够,作家们还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在长期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不由自主的、自发的个体潜意识,这样才能创造出更贴近人类心灵深层隐秘的作品。其实关于创作中潜意识表现的提出,也是为了使表现理论像摹仿说那样自圆其说。因为艺术家的作品一旦发表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解读,作品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会被读者创造性地解读出来,这些被读者所发现的意义,有的可能接近作者的意图和创作动机,有的可能完全出乎作者的意料之外,面对这样的诘难,表现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潜意识理论,因而这些被读者所发现的作品意义,就都是创作者在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条件下创作出来的。因此作品中无穷无尽的言内言外之意全部都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试想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文艺作品还会有例外的情况吗?

第三种观点是接受美学。他们认为以上两种传统的文论,要么以自然社会生活为参照关系,要么以作者为参照关系,这种“知人论世”的思考,有两个弊病:一是没有考察到文艺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的全过程,更没有意识到,在这种精神生产中,消费者也即广大的读者,才是文艺中的“上帝”。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归根到底,文艺必须回到生活中去,而现实生活的主体就是广大的读者,因此,绝对不能忽略广大读者在整个文艺现象中的核心地位。二是传统的文论对文艺现象的把握仅仅局限在认识论的范围内,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文艺既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同时,又是人类生存生命中的一种特殊的价值现象。只有客观的属性与主体的需求达到辨证契合,也即认识论与价值论达到辨证的统一,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所强调的“体用不二”[6]才是对文艺现象的全面认识,因此只有以广大读者为核心既考虑到读者的“上帝”地位,又做到认识论与价值论的辨证统一的接受美学,才是一种更周全的理论。在接受美学看来,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不仅靠广大的读者才能实现,而且为了自圆其说,他们把作者仅仅看成作品的第一读者,其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只能代表无数读者的其中之一。

第四种观点是神话原型批评。这一学派的理论家认为,摹仿论、表现论、接受美学分别以文艺现象中的不同要素为参照关系和理论支点对文艺现象以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横向性的、静态的和微观性的描述,其明显的不足是没有对文艺现象进行纵向性的、宏观人类学的、动态性的考察。为了填补文论研究中的这一空白,这一观点大胆地提出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影响理论。他们认为人类早期创作的神话传说,才是后世一切文艺作品的“原型”和“母题”,文艺历史性发展的本体是人类早期的神话“原型”。这一学派的理论创见还不在于他们用神话“原型”来探索解释文艺现象,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对人类早期的神话思维的研究,提出了“神话”像诗一样,是一种真理或者是一种相当于真理的东西,当然,这种真理并不与历史的真理或科学的真理相抗衡,而是对它们的补充。[7]在尼采和海德格尔等人看来,神话或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比逻辑观念的哲学和科学更能切近真理,因此他们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视为把人类认识引入歧途的始做俑者。

第五种观点是形式主义文艺理论。形式主义者认为,从文艺作品之外建立不同的参照关系进而形成理论,与其说是对作品的研究,还不如说是对各种参照系的研究,因而导致了各种非文艺的研究倾向。他们认为文艺作品是一个独立自在的实体,在作品中一切思想、情感、意义和价值都与作品之外的参照系毫不相干(如:“释义误说”“意图谬见”“感受谬见”等),是作品语言的功能, 由于文艺作品中的本体性的语言即暗示语言、象征语言、隐喻语言等等,往往具有超越性的表现力,可以达到言少而意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甚至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这就使文艺作品具有无限丰富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使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因此形式主义理论家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研究的焦点放在了文学语言的研究上,他们一反传统地把语言仅看作“工具”和手段的语言观念,认为语言即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即语言。他们自信艺术就是美丽地描绘生活的图画。正如结构主义者巴尔特在《写作是及物动词吗?》一文中所言:写作不应该是为达到一种隐秘目的而使用的工具和载体。有的作家把写作活动当作及物的行为。它引向写作之外的东西,而对另一种作家来说,写作这一动词是不及物的,他的主要兴趣不在于带领我们穿过其作品来到另一个世界,而在于生产“写作”。他才是真正的作家,这种作家与一般作家的全部区别在于:一般作家写的是某种东西,真正的作家只是写,他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写作活动本身,而不是作品之外。[8]这与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所提出的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的美学命题是不谋而合的。他们都充分认识到语言形式本身固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俄国形式主义者自信语言的陌生化的组合就是创作,就是艺术。

以上五种截然对抗的理论究竟谁是谁非呢?他们分别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即自然与现实生活、作者、读者、神话——原型,以及作为作品本体的语言出发,从认识论到价值论,从横向联系到纵向分析,从外在参照关系到内在构成,各自都得出了似能自圆其说的理论,实在令人眼花缭乱。

综上所述,以上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各自从自我的最高假设出发去建构理论的支点,企图以此为中心去解释一切文艺现象,最终导致了理论的多元化和相互对抗。这就说明,文艺现象实乃一种宇宙意识现象,其自身在时间意识上无始无终, 在空间意识上无边无际、无穷无尽。因而是绝对没有任何中心的无限循环和无限多元的现象。因此文艺现象对于任何认知主体而言,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的理论支点。我们只有放弃寻找任何理论支点的企图,才能从宏观意识和微观意识上领悟到文艺的最高本质,并看护其无穷无尽的生命活力。

注释:

[1]盛晓明:《自我与超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3页。

[3]周全田:《美本质的传统思维批判》,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4][德]赫伯特·曼纽什:《怀疑论美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5]孙美兰:《艺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27页。

[6]周全田:《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新释》,周口师专学报,1992年版,第2期。

[7][美]韦勒克,沃论:《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6页。

[8]杜卫:《巴尔特结构主义美学思想》,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单影 河南周口市第一高级中学 466000)

推荐访问:文艺理论 支点 批判

本文标题:对文艺理论支点的批判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6/264950.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对文艺理论支点的批判》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