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文艺理论的现实关怀与学科未来

发布时间:2023-06-16 16:42:02 | 来源:网友投稿

2010年5月13日至15日,“后悲剧时代的灾难叙事与人文关怀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宜宾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后悲剧:多重语义所指的厘析与拆解

在本次会议上, “后悲剧时代”这一关键词成为诸多学者竞相探讨的热门话题。李天道教授等认为,以现实生活中实存态的“悲剧”为参照,“后悲剧”指涉现实生活中悲剧现实的丧失;费小平教授指出,以西学“殖民主义(关注政治)-新殖民主义(关注经济)-后殖民主义(关注文化)”等关键词的构造与语义所指为参照,“后悲剧”语义内涵应更强调其所负载的文化意义;虞吉教授等人则表示:从多元悲剧观的角度着眼,“后悲剧”意指与西方悲剧观不同的、东方式的“悲情观”,它更强调悲叹、悲情、悲哀的内涵;杨冬教授等人认为,从关涉对象角度来看,与西方美学“悲剧观”所指涉的“英雄式”性格、命运、社会悲剧等有所不同,“后悲剧”更强调去关注突发性悲剧与日常生活中的悲剧,尤其是小人物的悲剧。

二、灾难叙事:多元维度的观照与探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灾难叙事”问题展开了讨论,从而对“灾难叙事”进行了多维度观照。苏宁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灾难叙事有一种生态的维度,这一维度试图跳出人与自然的人为对立,用一种众生平等、天人合一的一体观念来领会自然,并对自然抱有一份敬畏之感;向荣教授则认为,灾难叙事还有普遍人性的维度,在此,人性的伟大光辉得以放大与张扬;李凯、傅其林、马睿、苗田等学者的发言都强调了灾难叙事的差异化叙述维度,由此,文学艺术叙事“写什么”、“怎么写”、“以什么为传播媒介”等问题都被学者们纳入审思的视域,并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钟华、支宇、向宝云三位教授则从社会学维度来讨论了“灾难叙事”问题,其中,钟华、支宇教授指出,现在的灾难叙事应置放于交往理性的角度来加以理解,而且,应从这个角度出发重新去思考交往行动的悲剧性叙事的合法性问题;向宝云教授则提出,应从公民社会与自由意志等方面入手,来考察当代中国悲剧精神的向度与限度问题。

三、人文关怀:文艺创作与研究的现实关切

李明泉、许明、冯宪光、刘文勇、江小涓等学者的发言都特别强调了文艺创作与文艺研究的现实关切问题。其中,李明泉在大会发言中指出,人文关怀与精神家园建设有内在的一致性,而在灾难过后的精神家园建设,应当建基于以“爱”为根本的人文关怀。许明教授表示:文艺研究,作为一个面对生活、新鲜活跃的精神生产的门类,在21世纪后悲剧时代应当为中国人的精神迷茫性悲剧做出解释,并引导中国人走出这个悲剧。冯宪光教授在主题发言《与地震灾害相遇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与闭幕式总结中指明:文艺理论应走出书斋,直面人类生存的严峻问题,表现其现实关怀的向度,强化其研究的现实意识,这样的文艺理论研究,才可能对坚守与弘扬人文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以刘文勇为代表的众多学者则表示:文艺创作与研究应从个体人的经验、感受出发,个体应成为文艺所观照的落脚点,这样,文艺学才可能获得自己的长足发展。

四、意义与反思:文艺理论学科发展的相关构想

在本次会议上,张法、李明泉、李继凯等教授还提出了文艺理论学科发展的新构想。

张法教授在主题发言《全球化时代灾难和美学新类型探索》中纵观了西方美学发展史,指出,时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与自然灾难引发了人类的生存危机,这就要求美学研究要对之做出应对,由此,就有必要、亦有可能建构起一种与灾难相应的新的美学类型。

李明泉、李继凯教授分别以宏观与微观的眼光,提出“灾难文艺学”的学科构想。李明泉将“灾难文艺学”作为灾难学的一个文学向度的分支;而李继凯教授则力图构建文艺灾害学的整体研究框架。这些构想具有一定的开启性意义。

(责任编辑:尹 富)

推荐访问:文艺理论 学科 关怀 现实 未来

本文标题:文艺理论的现实关怀与学科未来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6/26495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文艺理论的现实关怀与学科未来》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