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浅谈社会实践对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6-16 17:42: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正确导向艺术类大学生由校园步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利于课程内容与服务社会相衔接, 加强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丰富社会阅历,锻炼才干,增长见闻,拓展视野。综合素质的基本定位——德、智、体、美、劳,除此之外, 在知识经济时代,艺术类大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科学与艺术契合的能力、外语能力、积累人脉的能力等。社会实践对于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无裨益。

关键词:社会实践;艺术;塑造;综合素质;文化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2-0217-02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正确导向艺术类大学生由校园步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利于课程内容与服务社会相衔接, 加强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社会经验,丰富社会阅历,锻炼才干,增长见闻,拓展视野。

一、通过社会实践,使艺术类大学生在媒体纷呈的条件下,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把握行业讯息,利于艺术类大学生创意

最近看微信朋友圈,有个有趣的微信,大概说两个学生一个考上大学,一个没上大学,没上大学的去打工,然后大学生考上研究生又考上博士,可是最后,博士毕业去应聘的公司,却是当年那个没考上大学的学生公司,最后决定聘用与否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而不是学习成绩好的人!有人看是笑话,我认为虽有可笑之处,但亦有可鉴之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单纯书本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这条微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教育的弊端,书本教育对于早期的自然经济时期还是有一定成效,历史给了我们很多经验,而这些经验基本载于书本。亦或报刊,杂志,广播新闻等媒介。而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复杂程度与日俱增,仅靠读书,恐怕很难应答时代的节拍,获取知识途径不再仅仅囿于书本等传统媒介,而是琳琅满目,任君选择。艺术类大学生迅速把握国际国内的业界前沿讯息,利于自己积累艺术资料,激发创意灵感。形成艺术作品。

二、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艺术类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大学生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几乎很少有让学生参加劳动。在校虽有各类社团,学生会,但只有一部分同学会通过各类活动得到锻炼。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能体谅家长的辛苦,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兼职得到相应社会实践的机会。学生们接触书本多过社会,对社会的认知相对有限。真正走向社会面临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若混迹社会的人处理问题来的那么得心应手。由于对社会认知的局限,加之又自恃甚高,不仅局限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有可能脱轨于社会,空留“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便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正视缺点,不回避,及时纠正改进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即使,社会如何纷繁复杂,也会游刃有余,勇往直前。

三、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艺术类大学生了解社会就业需求动向,积累相关经验

艺术类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将来毕业后有文凭在手好就业。也有的大学生是为了将来继续深造奠定基础。但无论如何,就业的压力,对于每个莘莘学子都是要面对的不争事实。为了更好的把握社会需求动向,大学生有必要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可以使艺术类大学生了解社会就业需求动向,以及社会对人才的时代感召,清楚的了解到自己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见贤思齐,对自己进行重新评估, 客观定位,量身定制提升自己的方案。有的放矢去为自己心仪的方向努力。

四、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艺术类大学生深化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展现自我风彩的机会,艺术是要求实践技能操作相对较强的一门学科,对学生实际技能要求高于其他学科。尤其近年来艺术类考生人数骤增。从艺大军的队伍日益壮大。这将导致就业压力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择优录取毕然是企事业单位的首选,社会实践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锻炼了艺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便于在实践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将抽象的艺术知识具象化,进而解构化。好比中西方艺术史上演的节奏一样,高度抽象的史前艺术,具象写实的古典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解构主义艺术。艺术历史的发展也是在众多艺术家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衍生推进的。那么,我们今天的艺术类大学生可以履迹前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调动艺术学习的积极性,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强悍艺术实践的动手能力,丰满艺术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推进艺术发展,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五、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强艺术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建立良好的人脉

艺术类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具有积极意义。无论是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还是专业发展,不无裨益。有才华的人通常都是有个性的! 历史上不乏有个性的艺术造诣深厚者,然而,这些饮誉世界的艺术家们,若要在艺术上有创意,无非是标榜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艺术类大学生喜欢张扬个性,如何将张扬个性与自我为中心区分开来?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磨合”。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学会包容,懂得关顾团队其他成员,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加强,团队合作的凝聚力得到提升。既有高智商又有高情商,营造良好的人脉。

六、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塑造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综合素质的基本定位——德、智、体、美、劳

社会实践对于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无裨益。如今,中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综合素质决定着从艺者思想境界的高低,艺术作品格调的高雅或庸俗。历史上有关“综合素质”的论述可谓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关于综合素质的基本定位是“德、智、体、美、劳”。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深化了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可传播性决定艺术类大学生尤其要注重德育的教育,只有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从艺者才能创作出符合受众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离不开从艺者的聪明才智,天资禀赋,后天的教育培养,艺术能力的训练,这也充分体现了智育的内核。朱光潜先生在《谈美感教育》中指出:“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从艺者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智力天赋,经后天勤奋努力培养锻炼具备相应的艺术能力,以探寻艺术之路,寻求艺术真谛。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从艺者需要经过培养塑造强健的体魄,才能有体力与精力从事艺术写生、采风、艺术创作等相关艺术活动。故而体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美育是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这里涵括了两个方面,鉴赏美,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修养的养成需要博览群书,需要积极参与各类艺术实践的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的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劳育是实现德智体美的必备条件。若要成功,需要勤奋努力,积累一定程度的“量”,进而达到“质”的飞跃。“废纸三千”,“池水尽墨”皆可见证历经辛劳之后的成果。劳育与德智体美息息相关。“德、智、体、美、劳”有人认为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在艺术教育塑造人才的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综合素质的塑造

在知识经济时代,艺术类大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素质之外,我认为还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科学与艺术契合的能力、外语能力、积累人脉的能力等。

1.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不是仅仅指通过学校教育接受的文化知识,囿于课时的限制,学校的学习时间与所学知识都是相对有限的。相应文化素养的拓展,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广泛的进行知识的涉猎,不一定只限于自己学科,知识都是相通的,可以触类旁通,学贯中西。纵观西方艺术历史,很多艺术家都是“一专多能”,譬如: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既是诗人又是设计师、画家,还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匠。再如,现代艺术创始人毕加索既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同时又是雕塑家。若这些艺术家不是具备多方文化素养又如何身兼多职?文化修养的拓展可以交叉学科,学习艺术的同时,可以关顾科技,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文化领域。英国19世纪英国杰出的作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罗斯金说: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同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

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塑造对于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大量的艺术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积极参加各类艺术赛事。客观上增强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著名艺术家吴山明先生在《砚边杂记:有两类画家会在绘画史上留下痕迹》中曾说过:一是有大作品也有风格的画家;二是绘画风格突出和绘画语言上有创造的画家。

3.艺术管理能力

艺术作品创作出来需要品评、展览、交易、收藏等。这就涉及到艺术管理。中西方都存在各式各样的艺术博物馆、艺术收藏机构、艺术交易机构、艺术拍卖机构,既有官方性质,又有私人性质。传达媒介也是令人眼花缭乱,良莠不齐,质素参差。这就对大学生提出新的挑战,作品好只是成功一半,还要有优秀的评论家、经纪人、策展人与合作默契的班底策划包装你的作品。艺术管理对于一个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发挥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4.外语能力

伴随中国在国际舞台知名度的提升,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增多,艺术“国际化”趋势日益显现,这毕然是将来的发展方向。国际间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涉及到艺术的深度与广度,层面深浅,不想假手于人,就要加强自身的外语能力,便于与国外艺术家或艺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5.人脉关系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家的人脉圈子,通常包括政界、商界、金融、媒体、文艺界、收藏家、经纪人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要结识优秀的人,你自己本人首先要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首先要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与自身的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学习又可以分为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两种。校内学习比较注重理论层面,校外学习主要是通过实习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技能。丰富人生阅历经验,不可否认,校外的实习实践也是大学生拓展人脉的重要机会与途径。

6.科技与艺术相契合的能力

艺术历史的沿革,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促进作用。科学与艺术完美契合的最典型案例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缔造了西方艺术史上最璀璨夺目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辉耀艺术史长达七个多世纪之久,时至今日,依然是不可逾越之典范。这一时期,科学与艺术相呼应,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科技为艺术史的发展提供了佐助,艺术作品作为艺术理念与艺术精神的载体,恰如其分的彰显了科学精神。再如, 在世界美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印象主义,它推动了后来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西方艺术由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艺术转折。而印象派除了汲取历史上各优秀的艺术流派“营养”之外,还受到现代科学的启发,尤其是光学,认为色彩皆源于光,艺术家们根据光谱中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设计颜色。因此在绘画作品中着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室外写生,来表现光、物体与色彩的微妙变化。再者,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码媒体艺术,是典型的“文化为体,科技为酶”。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七、结语

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在新常态下塑造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德树人,厚朴笃行,准确定位艺术方向,服务受众。

参考文献:

[1]史铁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探索[J].社会工作,2007(04).

[2]钟莹:理念、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个案社会工作教学模式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04).

[3]吴山明.砚边杂记:有两类画家会在绘画史上留下痕迹[J].东方早报,2015.

[4]奥里森·马登(美).信念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5]胡八一.一克拉文化-20家著名企业的用人之道[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社会实践 浅谈 综合素质 艺术类 塑造

本文标题:浅谈社会实践对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性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6/26498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社会实践对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性》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