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总体布局
摘 要: 十九大习主席再次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实现“中国梦”、“法治梦”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287-01
十九大习主席再次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建设法治中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全民守法是基础。这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标准。
1.科学立法——法治中国的前提
1.1要求“立法结果"科学。
首先,所立之法要能够满足群众的期待,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习主席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所立之法能够满足群众的期待,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高度关注和衷心拥护,也才能体现科学立法追求的科学化、民主化。
其次,要注重发挥立法在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习主席多次指出,凡属重大的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党中央有了政治决策之后,要先立法后推行,确保一切改革举措都在法治轨道上进行,不允许再存在法治轨道之外的改革试点。这不仅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加大项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的改革自觉,更体现了党中央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引领改革、推动改革、保障改革,把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高度统一的改革新思路。
1.2要求“立法过程”科学。
“立法过程”科学就是要求立法程序严格规范。其中,重要的是按照习主席的要求,在立法过程中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即坚持民主立法,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和途径,广泛听取各种利益群体的意见,建立起事先和事后的立法评估机制。在立法过程中,扩大参与立法前评估讨论,使各方面意见都能充分表达;形成法律草案后,要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广泛听取民意,使立法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平衡利益、形成合力的过程,从而提高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2.严格执法——法治中国的关键
2.1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是严格执法的前提。
习主席指出,“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负有严格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的重要职责,要规范政府行为,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宪法作为一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性纲领,一直被称为“法律的法律”。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2.2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是严格执法的保障。
法治的真谛不是用法治民,而是用法限权,保障公民自由,这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大共识,也是法治的要义。受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的长期影响,加上监督制度机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一些执法人员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为此,必须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三个坚决”彰显了新一届党中央坚持推进严格执法的强大决心。一系列相关体制机制的稳步推进、改革和完善,体现了党和国家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坚定意志,为法治中国建设矗立起最坚强有力的柱石。
3.公正司法——法治中国的保障
3.1公正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习主席强调指出:“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要求是具体的、现实的,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的表现,是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
3.2实现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司法独立和司法公开。
要实现司法公正,一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应当让司法成为真正的司法,让司法回归司法,既不能让司法机关变成立法机关,更不能让司法机关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属,也就是司法独立。二要确保司法公开透明。我国宪法规定,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审判一律公开进行。习主席强调指出:“执法司法越公开就越有权威和公信力,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司法公开要扩大公开内容,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案件应当尽可能公开相关内容;司法公开还要拓宽公开渠道,实现公开渠道的规范化、多样化,特别要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将有关信息及时广泛地告知公众,让百姓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司法信息。这样才能以公开促公信,促进司法公正。
4.全民守法——法治中国的基础
我国一直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普法教育,人民的法律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全民守法仍然需要做好长期、艰苦、细致的普法教育工作:一是宣传教育内容要全面。既要有刑事犯罪的内容,也应该有民事、行政、经济甚至军事法律方面的知识;既要明确法律要求的义务,也要关注法律赋予的权利。二是宣传教育形式要多样。要法律知识宣讲、社会法律咨询、举办法制展览、旁听庭审等多种形式活跃法制教育。
我们军队是一个先进的群体,作为这个先进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每名军人,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做到不但自己不违法,还要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仅要亲近法律、关注法治,还要把法律當作一种信念、信仰,积极投身于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中。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总体布局》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