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纪念馆体制与管理创新
摘 要:对于某一地区或国家而言,纪念馆能够彰显其文化底蕴,是其历史的承载和描述者。纪念馆管理者肩负着传扬历史文化的重任,需要将纪念馆的文化传承作用充分发挥,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伴随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技术在人类生活的延伸,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纪念馆的服务提出更多要求。我国纪念馆管理者年龄较大,思想保守,导致其对新技术、新方式的接受能力较弱,影响了纪念馆体制和管理的革新。针对现阶段纪念馆体制和管理创新,笔者将从现存缺陷出发,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改善我国纪念馆管理问题,为民众创设优良的历史文化学习环境,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关键词:文化底蕴;管理体制;管理创新;纪念馆体制
伴随时代发展、科技革新,纪念馆常用的体制和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自身运行和发展需求,其管理体制内存在诸如资金匮乏、人员不足、文物保管不成体系等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群众对纪念馆的服务要求更高。而国家逐渐取消了门票制,向民众免费开放纪念馆,这些都加重了纪念馆管理压力,纪念馆体制与管理革新已刻不容缓。
一、现阶段纪念馆管理缺陷
(一)管理资金不足
出于丰富民众精神生活,提高人民文化素养的目的,我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人们去往纪念馆进行文物参观,其中一项关键性政策即免除纪念馆门票费用。门票收入是纪念馆的重要经济来源,失去了这一收入,无形中加重了纪念馆的运作经济负担。现阶段,大多数纪念馆的管理、运作资金均来自于政府专项拨款。专项资金申请过程长、手续繁杂、操作不易,占据了纪念馆管理的大量精力和时间,不利于纪念馆文物征集工作的进行。而纪念馆所收藏的藏品种类、数量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是吸引参观者的主要因素。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中国纪念馆普遍存在管理制度老旧、管理理念保守等问题,管理层所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伴随免费参观制度的推行,纪念馆收入减少,参观人员不断增多。匮乏的资金和不断增加的参观人数间的矛盾增加了纪念馆管理层的运营压力。此外,不断增多的参观人员也增加文物被盗可能,威胁文物保管安全;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也可能导致踩踏事件发生。
(三)现代化建设步调慢
想要让纪念馆中收藏文物的文化价值得到全面体现,就要为参观者营造优良的参观环境。伴随信息化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不断延伸,人们对现代化设施的依赖度日益增加,其对纪念馆数字化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但受到保守管理思想和资金限制,纪念馆现代化建设步调较慢,无法满足民众需求。如很多纪念馆未建立智能感应自动讲解系统,参观者只能通过介绍铭牌来获取文物介绍,这一介绍方式存在资料不全、更新不便、资金耗费巨大等缺陷。中国纪念馆的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未设立健全标准,仍待进一步完善。
(四)专业人才匮乏
纪念馆管理体制构建步调缓慢、制度不完善的核心因素是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纪念馆管理工作不仅仅对管理者的文物保管能力有专业要求,更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责任心和管理能力。此外,受纪念馆现代化建设需求增高的影响,纪念馆管理者的信息技术接受和理解程度也需要提升。现阶段中国纪念馆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思想保守、僵化,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接受度低,阻碍了管理制度的革新。此外,某些纪念馆地处偏僻,可提供的薪资待遇无法吸引高水平专业人员。导致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低下,专业水平不高,最终阻碍纪念馆的进一步发展。
二、纪念馆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一)采用规范化的纪念馆管理程序
国内纪念馆对管理程序进行规范的过程,需要学习国外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对纪念馆管理工作和体制革新进行完善。举例而言,可加強馆内安全检查工作,严防文物安全问题;在进行开馆准备和闭馆整理时,做好总结安排工作,保证馆内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稳定开展,增强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能力和团结精神,让馆内参观秩序获得保障。
(二)关注文物安全防护保护
每一件纪念馆内收藏品均具有其收藏意义,其经济、文化价值无法简单用价格来评估,如果损坏,修复工作将极具挑战性,造成的经济、人力、时间损失无法估量。若损坏严重,藏品将直接失去修复可能。所以,纪念馆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现代检测手段支持下,制定文物预防保护方案。管理者可以将铁路安检机制引入纪念馆安检中,防止参观者将危险物品带入馆内,威胁藏品安全。此外,可以在藏品检验中应用铬原素检测等检测方式,对藏品年代进行检验。
(三)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纪念馆管理人员队伍
伴随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企业结构的改变,受市场经济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重点已经从资本的竞争转变为人才的竞争。纪念馆管理所需的职业技能较为复杂,对人才的需求也随着纪念馆环境的复杂化不断提升。管理者需要在增强自身专业文物管理技术外,提升综合素养,增加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让纪念馆的管理与现代化技术充分结合,增强纪念馆管理质量,推进纪念馆体制改革。
因此,纪念馆应和现阶段人才岗位发展需求相结合,构建对应的人才选拔政策,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在招聘员工时,必须对准入门槛严格把控,提高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招聘监察机制,让人才招聘暴露在阳光下,将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员吸纳入管理队伍。此外,纪念馆要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帮助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提升综合素养,针对纪念馆内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制定相应变革制度,促进纪念馆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细化馆内管理措施
伴随中国纪念馆参观人数骤增、参观人员构架复杂、参观者服务质量要求提升等问题出现,纪念馆必须增强服务人员的危险防范意识和技术防范水平,打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安全防范制度。
为了预防参观人数骤增所导致的碰撞、踩踏事件的发生,管理者需要从先进管理制度中吸取经验,制定突发事件防范措施,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和完善解决。比如,纪念馆可以通过限流、定向引导的方式避免踩踏事件发生。此外,纪念馆可以通过人数约束和实时监控的方式防范盗窃事件出现。
纪念馆运行的顺利进行主要是由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共同决定的。管理者需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力度,改善工作者的工作态度,细分员工的责任与任务,帮助在岗工作者提升其危险事件应急能力,让馆内工作者在危险事件突发时,不会过度慌张,可以正确应对,保障馆内安全。
(五)拓宽纪念馆投资渠道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提升,我国居民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上升,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国家的历史发展和传统文明,希望以此丰富自身精神生活,让文化素养得到提升,而前往纪念馆参观即为其重要历史文化学习方式。纪念馆所藏文物均具有文化价值,能够帮助我国国民提高综合素养、树立社会注意价值观、提升精神内涵。伴随我国纪念馆免收门票政策的推行,愈来愈多的人加入到参观纪念馆的行列。政府机构必须增强纪念馆建设力度和管理强度,促进纪念馆的持续发展,维持纪念馆的正常运行。
我国纪念馆的运营资金基本都来源于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但受到国家可利用的财政金额的限制,每个纪念馆可以获得的收藏资金有限。所以,管理层需要采取各类策略和方案开拓投资途径,吸取民间资金,维持纪念馆的顺利运行,提升纪念馆综合水准。举例而言,纪念馆可以加大自身文创力度,自主研发极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并将其售卖给参观人员,吸纳更多民间资源,帮助流失文物的征集和纪念馆的正常运营。此外,还可以鼓励企业采用无偿捐献的方式向纪念馆提供运营资金或馆藏,让纪念馆的服务工作得到全面推广。
(六)建立健全纪念馆数字化管理体系
在纪念馆的未来发展中,数字化建设占据重要地位。管理层必须在对纪念馆功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纪念馆数字化建设的强度。出于提升纪念馆科技水平的目的,管理者要逐步提升纪念馆的文化传播能力,构建健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在进行纪念馆数字化建设过程,可以通过公众号对纪念馆进行宣传和展示;通过馆藏展示软件帮助介绍藏品资料;通过数字展示器进行文物图像展现。此外,纪念馆还可不断建设官方网站,更新相关软件,进而对纪念馆的数字化管理,满足应用者的需求,让纪念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得到充足发挥。
三、结语
对于国家民族而言,纪念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其未来发展工作仍极为艰巨,管理者必须从实际需求出发,采取相关应对措施,让相关管理措施落于实际,促进纪念馆的积极发展。
參考文献:
[1]林澕.浅谈博物馆、纪念馆管理体制的创新[J].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5):104-105.
[2]廖仁武.论文博产业发展与纪念馆体制创新[J].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7(2).
[3]王玲.论革命纪念馆免费开放后的管理体制创新[J].学习月刊, 2017(8).
[4]刘晓华.纪念馆体制与管理创新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16,7(23):74-75.
[5]袁萍.试论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创新管理[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2014.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试论纪念馆体制与管理创新》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