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

发布时间:2023-06-19 14:48:03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务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教务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教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如何加强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重要性;问题;对策

0 引言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1]。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数的激增、专业的细化、部分高校合并重组等,传统的高校教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也给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1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1.1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当今,科技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就是一改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科学管理教学事务,使教务管理趋于科学、规范、合理。

1.2 教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网络是实现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载体,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教务管理者可根据互联网的实时性、共享性、个性化等特点,利用网上信息浏览、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等技术使教务管理系统的指令传达快速、安全、可靠[2],因此这就有助于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3 教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

当下,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稳步推进,高教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一新趋势,众多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生人数和专业数都在不断增加,同时部分高校还实行了合并重组,随之而产生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设备管理、考务、师资等信息量越来越大,教务管理工作越来越繁琐。教务管理信息化很大程度上将部分人工工作转交给了计算机和网络,减轻了教务管理者的负担,使教务管理工作更加准确、经济、高效,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

1.4 教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开放的、人性化的教务管理模式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教务管理的进步对师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师生对教务工作的关注以及对教务管理工作的态度、想法、建议等反馈,对改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改进高校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而教务管理信息化能在教务部门和师生间搭建互动的平台,实现双向交流,集思广益,进而实现一种开放的、人性化的教务管理模式。

2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意识不强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教务管理的大方向。目前,在部分高校中,从领导到教务管理者,他们的思想仍停留于传统教务管理阶段,欠缺信息化管理理念,信息化意识不强,对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不足,对建设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支持还不够,“上不重视下消极”的态度造成了教务管理工作未转型或教务管理信息化滞后的状况。同时,教务管理信息化所实现的数据共享和开放应是全校性的,但当前高校中诸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存在[3],从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

2.2 相关制度不完善

科技发展迅速,催生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这一新生教务管理模式。在许多高校,虽然已初步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但由于传统教务管理模式已延续多年,相关的制度仍是为适应之前传统教务管理模式所建立,与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不相匹配。

不完善、不健全的制度在管理程序、操作方法等方面均不能给教务管理信息化带来充分保障和支持,直接导致教务管理信息化质量欠佳,影响教务管理的规范性。

2.3 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不合理

由于人员、技术所限,一般地,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多是由高校委托校外软件设计方进行研发。教务系统的研发者不是专业的教务管理者,教务管理者也不是专业的系统研发者,二者衔接不力,这样就会使得在设计结果与设计初衷之间存在偏颇,甚至产生很大的反差,导致教务管理系统的实用性不强、认可度不高,难以适应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2.4 管理人才缺失

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教学事务这一工作本身的管理,另一部分是网络技术的管理。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不仅要求教务管理者具备丰富的教务管理的业务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掌握熟练运用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事实上,专职高校教务管理者数量本来较少,加之多由校内教师兼任,素质、水平的参差不齐和时间、精力的分散使得他们很难同时具备上述两类专业管理能力,特别在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教务管理者的水平还不够专、不够精,所以管理人才的缺失导致了教务管理信息化操作层的断链,制约了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3 加强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强化信息化意识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势必会对高校教务管理产生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无论是高校的领导,还是专职教务管理者,都应把握“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切实担负起责任和使命,破除传统教务管理模式思维,提高对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意识,广泛调研、积极探索、形成合力、加快转型,用开放、包容的新思路指导新实践。

3.2 更新配套制度

好的管理离不开好的制度,制度是管理的重要保证。许多高校原有的教务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教务管理信息化,因此要进一步拓宽制度思维,与时俱进,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从管理程序、操作方法、人财物力等方面给教务管理信息化提供有力保障,促使教务管理信息化按照规范、健康的轨道持续、稳步发展。

3.3 完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尽合理的根源在于系统的研管分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系统研发机构应“量体裁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高校的特点和教务管理者的需求进行“一对一”系统研发。同时,高校要挑选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教务管理者参与到系统研发工作中去,并切实承担起向研发机构进行用户反馈的任务,加强与研发方的合作交流,不断修正、优化、完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适应本校教务管理的需要。

3.4 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

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不仅要靠技术,更要重视人的关键作用,重视教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建立长效的教务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在加快人才选拔、引进的同时,既要注重提高他们的教管业务知识水平,又要注重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着力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此外,高校教务管理者要自觉履行工作职责,主动融入信息化时代,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团结协作,为促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添砖加瓦。

4 结语

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深化,它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巧妙融合并运用于教务管理,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传播和共享[4],有利于营造信息化的校园环境,实现数字化校园,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因此,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阵地,应该乘着信息化时代的春风,把握机遇,勇迎挑战,强化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坚持教务管理与信息技术并重,进一步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工作,提高教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唐秀丽.试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理念[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06-107.

[2]姚芳.浅析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189-191.

[3]段杰.浅析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1,02:52-55.

[4]洪银蝶.试论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06:13-14.

[责任编辑:朱丽娜]

推荐访问:浅析 信息化 高校 教务管理

本文标题:浅析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19/26597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析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