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
学生人格的形成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领域,而班集体在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级是学校集体的基层组织,班级管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近年来,香洲二小尝试将原来的班主任单一负责制,改为由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的多元管理主体的班级教育管理团队,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开展了三位一体的“2+2+2”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
一、“2+2+2”班级管理模式的提出
传统的班级管理实行的是班主任单一负责制,班主任全权负责学生和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教师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长期处于被人支配的地位。然而,繁忙的工作让班主任力不从心的同时,任课老师、家长等资源也无法整合进来,造成班级管理的被动局面。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推进,这种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就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新课改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把学生首先培养成“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他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因此,传统的班级管理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时改变。为此,学校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尝试整合一切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能与教师平等交流并能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班级平台,以满足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2+2+2”班级管理模式就是在资源整合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围绕“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管理目标,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对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并优化配置,由两位班主任、两位家长和两位学生组成一个多元管理主体的小团队,从而建立“学生实践为基础,教师主导为根本,家长服务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管理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一)主体性
打破主体单一化的特点,建立两位班主任、两位家长和两位学生组成的班级管理小团队,把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有效植入学校班级管理中,形成一个多元管理主体的班级团队。强调多元管理主体,明确学生是参与班级管理、自我管理的主体,教师是指导、咨询和服务学生的主体,家长是辅助、服务学生的主体。
(二)平等性
在这个小团队中,教师、学生、家长均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都有平等参与学校、年级、班级事务管理的权利,并在共同参与中探索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和机制。他们之间没有正副、主次之分,责任、权力、义务、待遇均等,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互助、沟通。
(三)合作性
团队合作先从两个人开始,即老师与老师、家长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两两结对,再到六人密切配合,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及特长进行分工,不能分工的共同完成,遇到特发事件,根据《第一知情人管理契约》,第一个知情者立马采取应急预案快速处理,再通知或报告学校,联系家长,并全程投入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中。在整个团队管理中,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极大地展现了合作所带来的优势。
二、“2+2+2”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做好顶层设计
学校顶层设计是指学校高层管理者将系统理念贯穿于该系统内的各子系统之中,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因此,在“2+2+2”班级管理模式的创建中,校长必须亲自做项目设计和实验方案,拟定管理制度,抓过程管理、团队培训,保证人、才、物落实到位,促进项目可持续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学校从2008年秋季入学的年级起,打造示范团队,建立班级研究基地,每年都在起始年级实施,团队合作从研究两人合作开始起步,继而研究六人的小团体合作,再拓展到年级的团队建设甚至跨年级的团队交流合作,现在,“2+2+2”的班级管理模式已在全校全面铺开。团队的交流、合作已经构成了校园团队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二)搭建组织架构
学校采取行政挂点,年级负责,层级管理,双班主任配备的管理架构,人员配置尽量考虑新老、男女、刚柔的搭配。学校以参与式的管理引导每一位成员参与团队文化建设,人人都是团队管理的主体,且人人都有具体的项目分工,包括团队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课堂改革,评价制定,学生培训、家长培训等等。为了充分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参与积极性,实现执行力的最大发挥,同时,为了全方位引导教师之间的密切交流合作,学校还采取了教育行动研究的方式,制定了合作团队固定的工作步骤,即每日问题反馈,两位班主任早晚碰头,年级组每周集体备课,班级工作研讨,学困生问题破解,学校组织的每月优化工作分享等。这种形式培植了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培养了教师的组织、协调和执行能力,并有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
(三)优化校本培训
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班级管理队伍。为此,学校大力加强班主任专业化的校本培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通过自主学习,讲坛交流,工作分享,基地建立,种子带动,一对一实践培训等,让老师转变观念,掌握技能,明确责任,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素养。
1.教师培训
开学第一课即 “团队建设”的岗前培训,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方式让老师认识自我,了解搭档,体验合作的力量;学习“2+2+2”班级管理模式的章程,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掌握沟通技巧。在管理过程中边做边学,教师培训教师,以老带新,上一年级的教师对下一年级的教师实行一对一培训,实现资源的共同分享。
2.家长培训
首次培训是全体新生家长岗前培训,让家长读懂学校,明确义务和职责,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一个月后建立家长管理团队,学习章程,统一思想,明确分工,颁发聘书,持证上岗。在运作过程中,挖掘社会资源开展家长的二级培训,除了学校的培训外,还让家长培训家长。比如培训家长如何组织亲子活动,如何开展义教活动,如何快速参与班级管理等等。
3.学生培训
通过竞选产生班干部后,班主任根据管理项目对小干部进行全面培训。学习《值日班长职责》《值日生岗位职责与常规检查评分标准》;填写《班务日志》《每日常规检查情况记录表》;按照职责开展班级常规工作,进行当天的班风巡视、值日评价、小结反馈等等。班干部成为班级的主管,而老师成为班级管理的顾问,退居幕后。
(四)实施契约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秀的制度文化是围绕核心价值观,在民主的基础上酝酿产生的。它的作用不是约束人,而是促进人的发展。据此学校从充分尊重、信赖、激励管理成员的角度和原则出发,把日常硬性的制度加以软化,使刚性的制度变得富有弹性,使强制的、外在的约束变成自觉、自主、自律的管理契约。如《最优化工作分享》《家长义工管理契约》《家校共建共育工作契约》《双班主任管理契约》《校园事故第一知情人责任告知》等。管理契约的产生和实施,规范了成员的规则意识,成为促进人的自主发展的有效机制,使管理者成为了管理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主体。
(五)创新评价手段
“2+2+2”班级管理模式不是人员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管理系统,是促进成员真诚合作的重要因素,除了育人目标、管理契约、运行结构外,更重要的是评价的改革创新。为了让个体在团队中健康和谐发展,学校一方面完善“和谐团队评比”,从“常规管理”“教研活动”“家校合作”“育人效果”“团队特色”等方面对年级团队进行评比,制定评价量规,有效地引领教师积极主动与家长合作,并搭建更多的平台,给孩子提供各种自我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每月最优化工作分享”的形式(同年级分享、跨年级分享),让每一对班级管理者对自己班级阶段性的工作都作一次回顾,把合作中最得意的事与同事分享,把最失意的事作一个告诫,同时拟定下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挂点行政对每一对成员的工作进行点评,让每一位成员在交流中互相启发,自我反思,调整方法,提高能力,并找到更优化的管理方式。这种创新的过程评价凸显了评价的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三、“2+2+2”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成效
随着“2+2+2”班级管理模式的推行,香洲二小的班级管理实现了四个方面的改变与创新。
(一)实现了班级管理主体多元化
班级管理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空间是开放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地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养成教育。因为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所以在我们的育人管理团队中,成员之间没有正副、主次之分,而是实施参与式管理,每一位管理成员在年级团队中都要承担相关的管理项目,如家庭教育培训、校园安全管理、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拓展、督教督学等,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而且角色不断转换,全方位体验。这也意味着每一位管理成员都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协调者,也是教育的研究者和行动者。这种管理机制强调的是沟通合作、平等互助,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为团队服务。
(二)落实了全员德育的管理目标
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成了互为割裂的两种职业。本来,教书和育人是管理体系中的两方面,缺一不可,但在教师的潜意识里,班主任是教师生涯中的副职业,所以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而在“2+2+2”班级管理模式中,新型的班主任是教育型的管理者,他们不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的指导者。魏书生说:“不做班主任的教师不是完整的教师”。因此,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应该是相互交融的角色。当学科教师同时也是班主任时,德育的队伍就会不断壮大,教书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也就可以有效地落实了。
(三)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
当前学校班级管理的操作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班级管理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定位滞后于现代教育思想。这种单一的教师班主任负责制,管理主体是唯一的,系统是封闭的,学生几乎是被管的角色,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把学生管住,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不出乱子。这不是促进的、发展的管理,而是对人的约束和监控的管理,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植入班级管理之中。而基于人的自主发展的现代管理理念认为,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主发展。因此,让学生也成为管理者,是“2+2+2”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点之一。
(四)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
班级是一个教育管理系统,又是一个自我教育管理系统,其功能的实现既受到班级系统内部要素(即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结构、运作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又受到班级外部各种因素(即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班级管理者应从学生的实际和班级各种因素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具体实施的举措进行正确决策。此前我们的班主任负责制属于单一的管理模式,在与科任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和沟通上是浅层次的、涣散的,没有一种有效运行的机制使他们形成教育合力,但“2+2+2”班级管理模式却是一个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中心的立体的教育网络,模式的有效机制使得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教育共同体。
(作者单位:珠海市香洲区第二小学
广东珠海 51900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2+2+2”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