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应立足于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成为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我国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那么,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如何促成,哪些观念需要更新,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一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目标。
今天,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这种整体素质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创造性已成为其中的核心要素。
我理解,创新精神作为一种态度,一种个性倾向,不是一种可以直接教会的东西,它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积累过程,是以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为基础的。只要我们能为儿童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儿童的探索和创造活动,创新精神就可以在其中孕育、萌芽,并逐渐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
或许也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2001年教育部新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在有关教育目标部分,没有过多地在字面上直接表述培养创新精神的目标,但在对教育者的要求中多处提出“让幼儿……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等,以求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从根本上落实这一核心目标。
二、基本学习一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标、教育的质量。
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基本性、基础性一直是内容选择的原则。但对于什么是基本性、基础性的学习内容,现在的理解与以往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往,人们往往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为基本性、基础性的学习内容。今天,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经不可能也不应该再把传授知识、技能作为自己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基础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正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被重新解释,判断基本性、基础性的学习内容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地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一“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来重新组织。这四种基本学习,反映了一种选择教育内容时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反映了教育内容从重视知识到重视态度能力的形成、从重静态的知识到重动态的活动、从重表征性知识到重行动性知识、从重“掌握”知识到重“建构”知识的变化。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更应该立足于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更应该体现教育内容内涵的变革。尽管《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是按健康、语言、社会等相对区分的五个领域来表述教育内容的,但内容的含义已不局限在某些具体的知识点或技能要求上,而指向幼儿参与的教育性活动,指向希望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或形成的“基本素質”。例如,健康领域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表述,指向的是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能力的学习;而社会领域中,类似“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养成对他人、对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的要求,显然属于“学会共同生活”的内容。这些都是适合幼儿并最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基本学习”、“基础学习”。
三、整合(综合化)——高质量幼儿教育内容的组织。
幼儿的理想发展,即培养高素质幼儿的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他们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有益学习经验。而“任何单一的学习都不可能对学习者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只有通过经验的积累,才会使儿童产生深刻的变化。
为了使学习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各种教育因素加以组织,使他们起互相强化的作用。有效的教育必须是一个被合理地组织起来的整体或系统。“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以增强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内容的组织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同一个概念。选择教育内容并从某个角度将它清晰地表达出来,解决的是“教什么”或引导儿童“学什么”的问题,即教育内容的范围、基本成分的问题;而组织教育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则主要涉及“怎样教”或“怎样学”。在怎样组织教育内容这个问题上,一定要重视加强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等等,这些新理念在于克服我们以往的教育不注重“整合”,或仅仅注意形式上的“组合”而缺乏实质联系的问题。
目前,以“问题”或“项目”为中心来组织教育内容的方式,在实现教育的整合性上显示出它的优势,受到幼教界的青睐。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整合教育内容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它能帮幼儿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都是可以采纳的。
四、主动学习——高质量幼儿教育的过程特征。
主动学习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完整过程。幼儿真正的主动学习包括直接地操作物体;在活动中思考;内在的动机、需要和问题的解决。简而言之,主动学习就是儿童在内在兴趣需要的基础上,探索环境,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社会对主动学习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较多把它看做有效学习的手段,而后,开始把它视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儿童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的人。这里,主动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能力,而且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由于主动学习的人只能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所以,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特别关注教育过程,把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作为努力的方向。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要重视激发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要给予儿童探索、发现的机会;给予儿童自我表达、自由创作及体验活动乐趣和成功感的机会;鼓励人际交往;支持并引导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游戏,通过合作研究式的师生互动、同伴互动进行学习等。只要教育者能努力把这些要求落实到实践中,儿童无疑就能通过主动学习的过程逐渐成长为主动的学习者。
五、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一高质量幼儿教育中的教师角色。
在创造一个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教育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必然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要么仅仅倾向于生活的照料者、环境的提供者、活动的观察者,要么过多扮演教导者、管理者、控制者。当今,理想的幼儿教师角色开始走出这两个极端,既不是幼儿的“保姆”和一般意义上的游戏伙伴,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导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借用霍钦斯的一句话,他是一个“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所谓“专业的眼光”指的是幼儿教育要懂得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在面对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事件、行为、材料、情境等时,要具有运用可靠的专业知识和见解进行分析、判断,发现其中的教育含义、教育价值的能力;而“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一方面是指通过教师的行为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及自己的学习活动是“重要的”,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促进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学习活动水平的提高。
幼儿教师的角色行为主要包括:了解幼儿的成长特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丰富儿童的学习经验;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与家庭、社区协作,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等。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无论教师的角色如何多样化,其中最为核心的还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幼儿教育应立足于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