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新课程下生物实验教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6-23 19:42: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生物新课程中,实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家都在关心的问题。作者探讨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相关做法。

关键词: 新课程 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能力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与以往的生物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准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探究性学习,而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此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的精神。在这种要求下如何有效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以下探讨。

一、教给学生药品的特性和仪器的原理

教给学生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基础。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

例如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比低倍镜观察得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只要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就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像。至此学生只有了解上述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

二、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程序和实验现象的能力

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实验结果;只满足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不仅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认识,还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分析问题能力。

一个较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是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10%HCl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10%HCl溶液中是为了溶解细胞间的果胶质,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于在镜下观察。另外,通过10%HCl的处理,使细胞迅速死亡,让细胞分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漂洗是为了冲洗解离液(10%HCL),否则影响染色效果。又如用甲紫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的目的是,这两种染料易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从而增大细胞核与周围部分的反差,便于观察染色体分布和变化,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变成单层,否则光线无法透过会影响观察。加清水是起润滑剂和利于细胞分散的作用,压片时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手指与盖玻片直接触压,会将极薄的盖玻片压碎。

三、教给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由于新教材的实验以探究为主,着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设计实验能力,是中学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四种能力之一。生物实验设计能力既是实验能力的重要内容,又是实验能力的最高层次,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建立科学方法的思考模式,是进行生物实验设计、制订实验方案的第一步。以生物教材中提供的生物学发现史为素材,在重复前人的认知过程中,将抽象、理论的科学方法较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脑海中,并逐步建立科学方法的思考模式:通过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结论。

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建立设计生物实验的模式。学生亲手做实验,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实验设计思路。对教材中提供的科学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实验的学习,以及教材中的生物实验的实践,培养和锻炼学生操作技能,提高操作技巧;通过实验操作,感受操作要领,认识和体会实验的一般程序,理解、归纳、应用实验设计的主要方法。当学生对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的规律性有一定认识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已理解和掌握的实验设计模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提高;也可检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实验设计模式。

总之,生物实验教学原理是相对稳定的,是可以把握和灵活运用的。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多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多阅读课外知识,以拓展思维,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金维苗.浅谈生物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学习.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2).

[3]姬淑芳.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科学大众,2006,03.

[4]秦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09,12.

[5]和子乾.浅谈高中学生生物实验设计思路养成的方法.四川动物,2005,01.

推荐访问:新课程 实验教学 探讨 生物

本文标题:新课程下生物实验教学的探讨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23/26756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新课程下生物实验教学的探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