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三性”研究
计划》,提出加快推进本市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需要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质量,进而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3.“高校毕业生分布较少的行业”毕业生占比稳中有降
“高校毕业生分布较少的行业”主要为农林牧渔、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上述行业跨越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低端服务业。此外,军队和国际组织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促使选择这两个行业的毕业生较少。2014-2017年“高校毕业生分布较少的行业”毕业生占比比较稳定,部分行业的比例在逐渐降低,一方面因为“高校毕业生分布较少的行业”并未体现出高知识、高技能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些行业不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行业,为非高精尖“高精尖”行业,其行业发展空间有限,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也较小。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效率异质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吸纳)效率是指各行业中新增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占各行业所有从业人员的比重。根据2014-2018年北京高校毕业就业行业分布比例大于2%的行业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占比效率的分析,即共选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14个行业。北京各行业高校毕业生人数通过《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在京就业的北京生源数、在京就业的京外生源数、就业行业的比例(默认就业行业比例与在京就业行业比例相同)等相关数据,计算出每年在京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数×各行业中毕业生所占百分比。北京各行业从业人员总数采用《北京统计年鉴》中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最后根据公式(1)计算出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效率。2018年《北京统计年鉴》中只统计到2017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因此,最后统计的是2014年到2017年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吸纳效率(详见表3)。
如表3所示,2014-2017年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个行业的吸纳效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高校毕业生吸纳效率最高的行业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三年中的平均吸纳效率为4.37%,且吸纳效率成上升趋势,该行业在吸纳高校毕业生总量一般,但毕业生的占比却很高。其次,“高校毕业生分布较多的行业”中的文化、体育和娱乐吸纳效率最高,三年的平均吸纳效率为3.87%,且吸纳效率较为稳定。金融(平均2.1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为2.25%)、教育(平均为2.0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平均为2.03)这几个行业吸纳效率较高且吸纳总量也较高。最后,“吸纳高校毕业生总量一般的行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就业吸纳效率较高(平均为3.52%),高于多数吸纳能力较强的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平均为1.6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0%)、制造业(1.08)和建筑业(1.02),吸纳效率一般;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吸纳效率较低。
总体而言,行业吸纳总量与吸纳效率正相关,即高吸纳总量高吸纳效率,如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吸纳总量一般的行业,吸纳效率也一般,如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比较出乎意料的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该行业吸纳大学生的总量一般,但是该行业中高校毕业生占从业人员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16%。主要是因为该行业从业人员总量较低,也不排除部分专业的毕业生转变了就业观念,为了找到工作谋生而放弃了预期和就业匹配。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的适应性
根据北京市行业发展政策与趋势及北京高校毕业生生就业行业的流向特点,本文选择“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和“建筑业”共10个行业,分析这10个行业结构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的均衡度
结构偏离度是研究结构性偏差时最为常用的一种分析工具。结构偏离度(系数)是用于考察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对称性的一种经济指标。引入“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概念,分析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结构与北京市行业结构的协调性。产业结构偏离度用公式表示为:结构偏离度=某产业GDP相对比重/某产业就业相对比重-1。[9]本文将进一步细化到行业,分析各行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现状,判断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与北京市行业结构之间是否失衡。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结构偏离度计算公式:
当行业结构偏离度为零时,该行业的行业结构与毕业生的就业结构达到平衡状态。行业结构偏离度越接近零,该行业的行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越合理。当行业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说明该行业的GDP比重大于毕业生的就业比重,该行业毕业生供给数量不足,有吸收更多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当行业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说明该行业的GDP比重小于毕业生的就业比重,毕业生供给过多,需要大量转出剩余毕业生。
如表4所示,近四年来毕业生就业行业偏离度呈现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北京市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的偏离度值四年均为正值,说明制造业一直有空间吸收毕业生,尤其是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毕业生的需求更大。其次,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处于正偏离状态,其行业的毕业生供给不足。最后,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这四大行业处于负偏离状态,竞争较为激烈,偏离系数在-0.3~-0.7之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结构偏离系数在-0.1~-0.3之间,这几类行业的高校毕业生供略大于求,供求基本平衡。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的协调度
Hse表示行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协调系数,描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且0≤Hse≤1。Si为第i行业的行业结构,Ei为第i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i的取值按照上述选择10大行业的,取值为10。Hse越接近于0,说明北京市的行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协调性越差,二者之间的结构越不平衡;Hse越接近于1,表明二者之间越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与北京市行业结构之间越协调。
因为协调系数的计算需要将行业进行大类的划分,本文根据已有的行业分类基础(程栋栋,李宏勋2015[11];岳昌君,周丽萍2016[12]),将上述10大行业分为4类:(1)工业行业:制造业和建筑业;(2)新兴服务业:包括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传统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科教文卫:包括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
从表5可以看出,北京市行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的协调系数均大于0.8,说明北京市整体行业的发展与毕业生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较好,趋于平衡。传统服务业因为本文只涉及到一个行業,因此协调系数为1。新兴服务业和科教文卫两类行业还有一定的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空间,尤其是科教文卫行业,需要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四年间比较稳定,“高精尖”行业及其相关行业就业吸纳能力较强;非“高精尖”行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逐渐下降。其次,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具有行业间的异质性和行业内的异质性较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毕业生的比例为国际组织的14倍,毕业生的行业分布集中在高知识、高技能化的行业,如信息传输类行业、教育和金融业。同一行业的毕业生占比变化比较稳定。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与北京市行业结之间基本均衡和协调,二者之间互相促进。
(二)建议
1.政府:发展高精尖行业创新新兴服务业态,优化资源配置
新兴服务业中的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毕业生的吸纳总量最高,其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相对均衡并协调发展。国家要重点发展一般产业中的高端环节,发展现代制造业,主要是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环节和提升高端制造环节。[13]以新兴的高端产业、传统产业的高端形态和一般产业的高端环节为核心,将产业(行业)与就业紧密结合,发展现代制造业。此外,新兴服务业与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发展契合度较高,应重点发展和优化升级。根据各行业的就业吸纳总量与吸纳效率,吸收优秀的毕业生,促进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与北京市行业结构的均衡、协调发展。
2.高校:提高人才供给的培养质量,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高校要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既要适应行业结构发展趋势与要求,又要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借力高校的高精尖创新中心机构的平台,整合高校和国际创新资源等多方力量,为毕业生的就业行业选择与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尽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业结构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但是高校毕业生的行业结构与行业的发展要实现相对适应与相对平衡,保持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与行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平衡、协调发展。
3.毕业生:理性选择行业,推动行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毕业生要树立从就业到乐业的择业观念,结合兴趣与未来行业发展空间进行理性择业。高校毕业生要根据北京市各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的现状,结合行业发展的政策和趋势以及行业结构与毕业生就业结构关系现状理性选择行业。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到来,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预期,了解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在学期间积极完善自身能力,加大学习投入,参与学校组织的就业相关的课程与实践,提升自身素质,深度了解预期工作行业的发展特征、制度保障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参考文献:
[1]王长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失衡与优化路径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5(3):111-118.
[2]Joshua Drucker.An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Change[J].Regional Studies,2015(9):1481-1496.
[3]Do Hai Hung,Juntao Zhang,Sultan Sikandar Mirza.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Coordination In Viet Nam[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5(12):78-85.
[4]Alic BRC,Alla MMLIG.Employment Trends and Particularities in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and the European Union[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Management,2017(4):376-390.
[5]楊翠毓.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0):110.
[6]李志伟,仉媛.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2):95-101.
[7][9][10]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84,105,111.
[8]李琦.产业结构变迁下的北京市就业结构研究——基于1995-2014年经验的分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5(4):3-8.
[11]程栋栋,李宏勋.山东省大学生就业行业选择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度与全变系数结合法[J].甘肃科学学报,2015,27(4):130-135,141.
[12]岳昌君,周丽萍.经济新常态下的高校毕业生行业分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6(6):34-44.
[13]王玉海,田建国,聂梅,等.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提出背景、作用定位及其内涵界定研究[J].领导之友(理论版),2017(12)上:51-59.
(责任编辑 钟嘉仪)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结构“三性”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