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收入分配福利评价的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3-06-28 13:54:03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收入分配不平等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以往关于收入分配变动方向,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仅涉及到实证分析层面,而没有进一步的规范分析。以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倾向于寻找某种福利指数,将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定量的福利评价。洛伦茨曲线、贫困指数等都是在这种研究背景下提出来的。本文重点梳理了此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

关键词:收入分配不平等;规范分析;福利指数;福利评价

中图分类号:F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2

一、引言

收入分配不平等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要素的功能性分配层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于此的研究重点又转向了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即从关注规模分配的不平等,转向由基尼系数等指数描述的个体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并重点研究这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Kuznets有关二者倒“U”关系的假说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从这一时期开始,有关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且主要围绕着Kuznets的倒“U”假说展开,

纵观收入分配变动方向,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仅涉及到研究的实证分析层面,有关规范分析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为此,之后的众多学者更多的致力于寻找某种标准,将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定量的评分,进行比较和评价。如Serge Kolm、Atkinson等学者致力于寻找各种福利指数,将各种收入分配结构用各种指标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贫困系数等指标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来的。以阿玛蒂亚·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倾向于在代表性个人分析框架中,通过加总个人的效用函数得到社会总福利函数,对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构进行评价。后来的学者则认为之前的研究方法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研究的结论不具有说服力。所以这些学者重点使用各国数据,将各种指标的比较效力进行对比,以期得到评价力更高的指标。本文重点对关于收入分配福利评价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

二、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研究梳理

有关收入分配变动方向,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仅涉及到实证分析层面,而没有涉及到任何的规范分析。为此,众多的经济学家越来越致力于寻找某种标准,将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定量的评分,以进行比较和评价。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主流经济学家试图在代表性个人分析框架中,引入社会福利函数,以期对其进行福利评价。此处理仍将代表性个人的决策选择视为整个社会的决策。但是,正因为收入分配问题关注的是个体间收入差异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简化的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显然是不科学,也是缺乏说服力的。即便有的学者提出可以将个体间的差异,特别是收入的差异引入到社会福利函数,然后试图将个人的决策进行加总的努力也最终受到了Arrow不可能性定理的挑战。

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比较不同国家收入分配格局在福利分配上的差异,研究一个给定国家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对社会福利带来的影响,就需要用定量的指数来测度福利指标,用来评价不同的收入分配状态。在建立定量评价体系方面,社会选择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理论的指导下, Serge Kolm、Atkinson及Amartya Sen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先后提出了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定量评价指标,以及比较不同收入分配的社会顺序间的关系的方法。Sen后来还定义了贫穷指数及一些其他的福利评价指标。

阿特金森(1970)在文章中率先提出,当社会福利函数满足收入递增,不平等厌恶的假设时,当收入分配与收入规模和洛伦茨优势的变动方向一致时,具有洛伦茨优势的收入分配是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 (此即阿特金森定理和推论)。与此相类似,Saposnik(1979)的研究结论指出,如果在一个收入分配状态中,处于任何分位数上个人的收入水平,均高于处在另一个收入分配状态中相对应分位数上的个人收入,那么这种收入水平较高的收入分配模式是最优的。Shorrocks(1983)在扩展了Atkinson定理的基础上提出,当收入规模和洛伦茨优势方向不一致时,那么对选项集合中的两种收入分配模式,具有广义洛伦茨优势的收入分配是更可取的 (即Shorrocks定理)。在这些研究中,所谓的广义洛伦茨优势都暗示了这样的一个结果: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率收益足以补偿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所带来的公平损失。致力于此研究的学者们也都认为,这一准则也是考究公众是否愿意接受这一收入分配模式的标准。

在这一时期的研究中,阿玛蒂亚森在寻找社会福利函数方面的工作很具有代表性。他首先对基于边沁功利主义的衡量局面收入差异的指标进行了驳斥。指出,边沁标准功利主义是按结果来评价福利状态,除了能综合自由、权利等因素影响外,忽视了收入分配的作用。进而指出,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执行之后带来的个人社会地位的相对提高、对社会福利带来的促进作用等指标刻画社会福利。为此,森从对个人偏好完整性、可传递性和非饱和性的基本假设中寻找突破,不断的放松Arrow不可能性定理的假定。并最终证明了,若在个人效用函数中有关社会偏好的信息更加完全时,就可以得到较优的社会福利函数。森1976)的证明使用了萨缪尔森首先提出的具名商品的概念,并同时证明:对于具名商品x而言,其在分配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效用是受到当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期的收入分配结构影响的。在Sen的研究中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用基尼系数来衡量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度。这样他证明,具名商品x再分配中所带来的效用值可用函数e(x)(1-G(x)) 计算。而且此函数值越大,则表明社会福利越高。这样就得到了评价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社会福利函数。森就是在这样一个完全静态的研究框架下,提供了一个对国民收入及其分配格局进行福利评价的可行方法。

三、有关收入分配福利评价研究的新发展

森之后的学者在其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在社会福利函数中增加转移支付递减的假设,对收入分配进行福利评进行了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现状的研究。Dardanoni和Lambert(1996)提出对于两种收入分配状态,如果均与广义洛伦茨曲线存在一个交点,那么,在对这两种收入分配状态进行取舍时,可以通过比较贫困阶层的收入水平,如果一种分配状态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高于另一分配状态中处于同一阶层的个人的收入水平,那么第一种收入分配状态就是可取的。这样就对两种收入分配状态的比较提供了一个依据。此外,Davis和Hoy(1998)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评价与广义洛伦茨曲线存在多个交点的两种收入分配模式的准则。他们的研究结论认为,当两种收入分配格局均与洛伦茨曲线存在多个交点时,处于同一收入分位数以上的阶层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收入分配模式是相对较优的。Atkinson(2000)的研究则从比较处于同一收入水平的人数的多少,进而应用广义洛伦茨曲线对各种收入分配状态进行排序进行比较和选择。

在此之后有关收入分配的福利评价的研究,其切入点和分析方法主要集中在对以往提出的各种标准和定量系数的检验和应用。有一部分学者通过对某一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收入分配状况进行横向比较,然后对之前提出的各种准则进行检验和应用。Kakwani(1999)对23个国家1970年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两两比较后发现,应用Atkinson定理可以对116个收入分配状态进行比较。而应用Shorrocks定理能将可比较的数目提高到208个,所以他认为Shorrocks定理在横截面数据中具有更好的分析效力;Formby和Smith(2000)使用1980年左右,来自10个发达国家有关收入分配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应用Atkinson定理只能比较这些数据中的五成,而Shoocks定理能够比较的数目却高到75%。这些应用横截面数据进行验证的研究大多表明Shoocks定理的分析更具可信度。还有一些学者通过使用来自于某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的时间序列数据,采取了纵向比较的方法。如Formby和Smith(2000)在文章中,使用了来自美国1967-1986期间的收入分配数据。他们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逐年的比较发现,在这一期间美国的收入分配带来的福利水平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动方向。具体的,在1967-1978年期间,美国的收入分配的福利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在1978-1982年期间,国内这一福利水平却逐年下降;到了1983-1986年间,收入分配的福利水平又上升了;与Bishop等人的研究结论不同,Podder和Mukhopadhaya(2001)使用1984-1998年期间澳大利亚收入分配的数据,在比较时得到的结论与Bishop的结论恰恰是相反的。他们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澳大利亚实行的经济改革使得该国收入分配带来的福利水平经历了一个先降低后提高的过程;还有一部分学者在之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使用了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Bishop Formby和Thistle(2002)使用1969-1979年期间来自美国南方地区和其他地区收入分配的数据,比较之后发现,此时期美国南方地区收入分配的福利水平是发散的,而其他地区则出现了收敛的趋势。类似的,Formby和Bishop(2002)使用泰国1992-2000年期间不同地区收入分配数据进行了隔年比较。他们发现,1997年的金融危机对富裕国家的福利水平影响相对较小,没有改变最富裕地区的社会福利状况。但是,相对不那么富裕的地区的社会福利状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结论中指出,社会福利的改善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缩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在这些研究中,还有很多是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的变化对社会福利影响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平均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居民收入无论是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还是地域差距都出现了持续扩大的趋势。很多学者指出,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理论上能够提高个人的社会福利,但是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又倾向于降低这种福利水平。正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这两种相反的运动趋势,吸引了大批经济学者利用中国的数据,对收入分配状态变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做出综合探究。S. Li(2000)将中国1978-1995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分为了四个阶段,并且分别估算了在这四个阶段中中国居民分享到得社会福利水平。他的研究表明,在这四个阶段中,中国居民的福利水平出现了明显了城乡差距。具体说来,中国城镇居民社会福利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地上升。与之相反的是,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虽然也有所提高,但是趋势是波动的,表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更大,不确定性更大,而且上升幅度要小于城镇居民。有的学者在研究中使用名义人均收入作为收入水平的度量单位。应用广义洛伦茨曲线对1990-1998年期间中国城镇居民社会福利指数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居民社会福利水平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呈现出逐年上升的。

四、结论

分析有关收入分配福利评价的研究可知,经济学家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寻找和计算不同的福利指数,然后对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定量的计算和比较。但是,尽管社会福利指数计算方法简单,但社会福利指数的提高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还涉及到福利提高的分享问题。而且,福利指数的提高也不能保证社会福利一定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

同时,这些研究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这些研究框架多是静态,或者比较静态的。其前提假设都是一种,或者两种收入分配格局是既定,然后对其进行比较。而没有涉及到收入分配格局是如何在形成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研究的结论很少涉及到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平等和效率的问题,所以,学者普遍认为由于对收入分配格局的福利评价涉及价值判断,其理论发展是十分艰难的,同理,有关于此方面的研究空间也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Amartya Sen."Real National Incom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76 (1), pp. 19-39.

[2]Anthony B. Atkins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0(2), pp. 244-263.

[3]Anthony F. Shorrocks. "Ranking Income Distributions". Economica, 1983(7), pp. 3-17

[4]John P. Formby& W. James Smith. "Inequality Ordering, Normalized Stochastic Dominance and Statistical Inference". Journal of Businiess & Economic Statistic, 2000(10), pp. 479-488.

作者简介:刘国余,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和政策。

推荐访问:综述 收入分配 文献 福利 评价

本文标题:收入分配福利评价的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28/26896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收入分配福利评价的文献综述》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