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6-28 13:54:03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农村土地流转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关键的土地问题及相关三农问题。现有学术成果主要从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动因、流转模式和流转绩效等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其对解决当前的农村土地改革问题可提供指导。

【关键词】流转动因;流转模式;流转绩效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的土地问题一直伴随着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变化几经更迭已有60多年的历史。建国初期,为摒弃原有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第一次土地改革应运而生。受限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土地兼并情况泛滥,农村土地的流转范围较小、频率也较低。自1953年到1978年间,我国农村经济受到强烈冲击,农民土地私有被迫改造为人民公社所有,劳动积极性衰退殆尽,建国初期已经形成的小规模的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的土地流转方式也无法开展。随着改革开放提上日程,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村民自发搞起“大包干”打破了长期以来约束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农村土地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农民再次掌握了土地的使用权。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经历了多次的选择与长期实践检验已基本趋于规范化、市场化,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农业经济水平也不断攀升。在此期间很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农村土地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诸多相应成果。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新政策的不断引导,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与探索更加合理与普适的农村土地流转方案又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一、土地流转的动因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国内有关农村土地流转动因的研究是保证土地流转高效、合理运行的前提。因此,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

从宏观层面来看,蒋满元等(2006)从土地制度角度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完善打破了原有落后的土地禁锢状况,农村的土地流转开始普及。汪冰(2011)则认为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早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也落后于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则能够保证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管理与经营。南伟强等(2010)也考察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下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经营权三权分立的现状。并指出这种三权分立的土地制度已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吴金和等(2009)从市场经济和产权制度的视角更加深化了这一结论。他指出农村土地流转不仅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的前提还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微观层面来看,马晓河等(2002)从区域经济的视角指出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变,土地要素资源和自然生态条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作为自然与经济再生产相互融合的物质生产部门应因地制宜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区域性产业带,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体系的完善,那么土地流转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条件。钟涨宝等(2003)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230户浙江和湖北当地农户的土地流转情况,指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不满足于较低的土地农业收益而自愿流转所承包的土地向更高收益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兰晓红(2012)表示赞同,同时她还强调了我国各级政府的推动作用,努力探索更加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更加成熟的土地市场以及建设相关土地流转激励机制,促进农村土地规范、高效流转。郭晓丽(2011)则特别指出农村土地流转还与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流转意愿越强烈。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是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为更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客观发展要求,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从微观层面讲,我国农村土地受到地形地貌的区域差异影响同时农村劳动力自身流转意愿加强、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等等多种因素都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直接根源。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土地流转进程缓慢、效率低下仍然存在,值得深思。

二、土地流转的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迅速,土地流转模式趋于多样化,一部分农村地区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创新,探索出独具当地特色的土地流转模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备受专家学者广泛关注,以期探索出更高效、可模仿、借鉴和推广的实用范式。

对农村土地流转抵押模式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土地使用权的抵押和土地抵押贷款的问题。林毅夫(1994)研究了我国90年代的农村改革,并提到“有了土地使用权证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就表现为土地使用权证的流转,土地使用权的抵押就表现为土地使用权证的抵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就会变得十分方便”,他首先倡导了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模式。谌争勇(2012)分析了湖南省益阳市的农村土地流转的抵押贷款模式与绩效并指出“公司(农户或农合组织)+土地经营权抵押(产品预期收入质押)+信贷”的抵押贷款模式,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以及农民收益增长。

杨德才(2005)对现有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股田制模式土地产权明晰,能够根据市场规律调节生产结构,并充分尊重农户意愿自愿流转解决了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面临一系列问题,应该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土地流转模式。于传岗(2011)认为我国现阶段土地流转方式可分为政府主导型、集体主导型和农户主导型,并指出中央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及时的从地方政府主导型向农户主导型流转方式转变,并进一步壮大集体主导型流转方式,从而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捍卫农民利益,构建农地流转长效机制。

潘承凡(2007)通过研究重庆的农村土地股份制,也指出土地入股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效益同时又保护了农民权益。不仅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周增军(2012)对股田制的研究强调股田制的积极影响,认为股田制提高了土地的金融属性、整合了细碎的土地资源是配合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表现。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地形地貌不尽相同且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状况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更加实用的流转模式。董国礼等(2009)实地调研了安徽、四川、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六省的土地流转模式并从产权代理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并指出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城市规模小、土地流转率较低,一般多是私人流转模式;山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城市规模中等,经济水平高,农民不愿主动放弃土地,主要以政府主导的征地模式开展;上海、浙江等地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较高主要是市场代理型土地流转模式。

从已有研究来看,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多样化明显。农村土地流转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因此,在流转模式选择上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并保证农民利益不受侵害。这也就要求更规范的土地流转操作流程、健全的土地流转评估、监管以及保障制度。

三、土地流转绩效分析

从土地流转绩效角度来看,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解决了人地矛盾,有助于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业规模化效益。因此,国内大多数学者专家鼓励农户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

冯炳英(2004)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并指出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的积极作用,不仅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而且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在一定程度缓解了人地矛盾,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农民增收,最终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汪建红等(2006)以江西省的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为基础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冯应斌等(2008)对重庆市北碚区东阳镇凤凰村、静观镇素心村和荣昌县盘龙镇长岭村、安富镇通安村等两区(县)、四镇、四村进行问卷调查,指出农村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农户收入增加。岳意定等(2010)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农业产业发展三方面构建了一套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市的实地调研对出租、反租倒包、股份合作制三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经济绩效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股份合作制流转模式绩效最大。张梦琳(2013)研究了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并指出在统筹城镇化背景下首先要保证土地要素配置效率与农民权益,实现土地分配的帕累托最优。

但是也有部分学者持不同观点认为土地流转不一定促进农业绩效的提高。贺振华(2003)研究了2000年湖南省永兴县土地流转情况,认为只有生产要素发生改变才可能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陈水生(2011)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考察了浙江慈溪、安徽潜山、重庆三个地并从土地流转水平、政策创新、政府行为以及农民意愿四个方面分析三地土地流转的政策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和政策选择,从而得出研究结论:我国现阶段土地流转尚不能大规模推进需要一定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韩冬等(2013)通过多重属性效用理论的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整合了成都市2001-2010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统计数据以及对五个区县市农村集中居住新区的调查数据,并建立FANP模型对土地综合整治综合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农村耕地面积开拓空间小、建设用地指标整理难度偏大、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生产率偏低、“空心村”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仍亟待解决。

四、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第一,有关流转动因的研究,众多专家学者分别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的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户自身流转意愿与政府支持度等多重因素,奠定了农村土地流转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第二,有关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规模逐渐扩大,流转模式趋于多样化。很多专家学者不仅研究了我国传统的土地流转形式,同时还考察了更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不仅为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奠定了有关理论基础和模式借鉴,而且推动了农村大范围内的推广实践,加快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步伐。第三,有关土地流转绩效的研究,大多数专家学者一方面肯定了当前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农民权益保护、人地矛盾缓解等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其不完善之处,为政府设计更加合理的政策支持方向和制度安排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目前,关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数学者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资料。虽然保证第一手资料的真实可靠性,但是往往缺乏理论基础作支撑,没有更深入的探究土地流转的根源及途径,研究成果也仅局限于当地适用,不能够在我国农村地区大范围借鉴推广,普适性比较差。另外,大多数研究往往侧重一个角度去审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比较片面不能够全面把握问题的要害提出多方位、全覆盖的解决对策。因此,这也给以后的研究者留下了更多的研究空间,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以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更加高效、适用、可借鉴推广的农村土地流转道路。

参考文献:

[1]蒋满元.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及其有效途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汪冰.整村推进土地流转:动因、绩效与前景——基于沙洋县官垱镇王坪村新农村建设的考察[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26(10).

[3]南伟强,敖美玲.论土地流转的推进与模式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

[4]吴金和,吴吉民,郑千愚.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问题与建议——次贷危机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冷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5).

[5]马晓河,崔红志.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J].管理世界(月刊),2002(11).

[6]钟涨宝,汪萍.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湖北、浙江等地的农户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3(6).

[7]兰晓红.农村土地流转动因、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0,10.

[8]郭晓丽.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1(16).

[9]林毅夫.9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问题与展望[J].管理世界,1994(3).

[10]谌争勇.农村土地流转抵押贷款:发展模式、制约因素及策略安排[J].农村金融,2012(4).

[11]杨德才.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5(12).

[12]于传岗.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流转成本与治理绩效分析[J].江汉论坛,2011(7).

[13]潘承凡.重庆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突破意义[J].决策导刊,2007(7).

[14]周增军.“股田制”值得推广第一财经日报[N].2012-1-1(第A02版).

[15]董国礼,李里,任纪萍.产权代理分析下的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绩效[J].社会学研究,2009(1).

[16]冯炳英.农村土地流转的绩效瓢展对策[J].农业经济,2004(4).

[17]汪建红,曹建华.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效应与绩效——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

[18]冯应斌,杨庆媛,董世琳,毛旭明,齐梅.基于农户收入的农村土地流转绩效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19]岳意定,刘莉君.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土地流转经济绩效评价[J].中国农村经济,2010(8).

[20]张梦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模式绩效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3(1).

[21]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分析[J].改革,2003(4).

[22]陈水生.土地流转的政策绩效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东中西部三地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2011(5).

[23]韩冬,韩立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MAUT及FANP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2).

基金项目:河南省财政理论招标课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财政政策研究”(项目编号:HC201207-3)。

推荐访问:流转 综述 农村土地 我国 研究

本文标题: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628/26896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综述》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