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小学爱国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的中心。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衡水市区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开设的现状,查阅各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经验、教育形式和内容等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为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爱国教育;中小学生;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250-02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小学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育人的前沿阵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摆在首位,贯穿到学校的整个教学、育人过程中去,尤其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对于继承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中小学生爱国知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知识匮乏,爱国英雄人物知道较少,中华民族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卢沟桥事变、圆明园被毁,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不知道这些历史。受学生推崇的书,除了各类中小学生作文选及辅导用书之外,就是哈利波特、柯南等,而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优秀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下五千年》等,学生普遍表示兴趣不大。中国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何其多,不少学生却答不出,问到学生“最崇拜的人是谁”时,一半以上学生的答案集中在娱乐、体育明星,填写英雄人物的只是少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转型期较多的外国文化产品涌入我国,各种思想意识对爱国主义教育、对传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爱国主义在许多青少年的心中被逐渐淡化,甚至被有些人认为是过时的东西,助长了学生轻视传统、言行不一、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等消极思想的滋生。
2.中小学开展爱国教育方式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一味采取说教、灌输的教育手段,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没有激发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亲近感,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崇高形象和光辉事迹产生爱戴和仰慕之情。当代青少年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各方面信息接受快,面对陈旧、僵化、不同程度脱离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爱国教育内容,没有兴趣在所难免。
3.学校教育普遍存在轻德育、重智育现象。从素质教育推行多年看,成果显著,但高考的指挥棒并没有很好地调整,全社会以升入名牌大学、重点中学的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同时各中小学校又以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衡量学生,学校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学习成绩上,重分数、轻素质、拼命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德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不可避免地使得学校教育在功能上产生德智失衡。
二、对策和建议
1.提高学校重视程度。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奋发上进、立志成才,德才兼备,推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针对各科教材的特点,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灌输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思想,培养学生果断自信、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在数学教学中讲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攻克数学理论难关的事迹;在语文教学中讲爱国民族英雄的故事、讲红军长征、抗美援朝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在自然科学课上讲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无比正确、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红线,有机地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学校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也是最具体、最实际的爱国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利用教室、教学楼走廊、校园等教学设施宣传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到爱国主义的感染与熏陶,奋发向上,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张贴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2.扭转家长和学生认识偏差。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其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尽量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与补充,减少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影响青少年产生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不良思想,外国的东西比自己国家的好,相互攀比,谈到爱国主义觉得与己无关,或者学校、家庭教育存在差异,导致学生产生困惑,如学生在学校接受纯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家庭受到的是利己主义倾向的实惠教育,在社会上受到的是追求利益回报的商品教育,这种具有巨大反差的教育必然造成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思想混乱,从而削弱爱国主义教育的正面影响。针对学生善于与别人“比较”的兴趣特点,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组织专题活动,如“我和长辈比童年”,“家乡新变化”使学生了解过去的苦,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齐抓共管,努力优化育人环境,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植树节、十八岁成人礼、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父亲节、母亲节、端午节等节日的主题活动,持续进行责任感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
3.创新教育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学生特点是:求知欲旺盛,但对抽象的理论,因为没有亲身体验,难以理解。可以通过展示祖国壮美的山河湖海,雄伟多姿的建筑奇迹,领先世界的古代科技,异彩缤纷的文学艺术,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勤劳勇敢的人民大众,灿若群星的志士仁人,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如屈原忧国忧民,王安石锐意变法,岳飞“精忠报国”,戚继光逐灭倭寇威振海疆,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林则徐虎门硝烟,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直面投降派的枪弹而目不稍瞬,杨靖宇喋血林海,狼牙山五壮士奋身跳崖等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震撼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4.针对他们爱动的特点,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日常行为及课外一系列活动之中。点点滴滴都是爱国的折射,尊重国旗、国歌、国徽,会唱国歌,能熟练朗诵国歌歌词,自觉参加升旗仪式;了解自己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勤奋学习,比学赶超;离开教室时,看见电灯没关时,将它关好;在公共场合,自觉捡起脚下的纸屑;遵守秩序,自觉排队买票;克服自身缺点、主动承担责任,努力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孝敬老人、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都是爱国,切实可行。
5.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时,当神州载人飞船登上太空,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时,全中国人民都无比骄傲,充分挖掘学生能够感知的事件、利用多媒体、网络图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愿听爱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乔浩.中小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点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研究,2012,(6):229-230.
[2]刘少洪.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08,(21):42.
[3]徐建军.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科技文汇,2009,(5)中旬刊:63-65.
基金项目: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3050A)
作者简介:崔兴国(1963-),女,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研究。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当代中小学爱国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