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
[摘要]文章从不同视角分析了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并提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起来等。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理性爱国国家利益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春玲(1976-),女,河南上蔡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46-02
在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商品在全球销售,人才和资本跨国际流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都在逐渐减弱人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另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这些都给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该如何深入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时代性课题。笔者认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有新的思路,抓住关键性问题。
一、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一)从经济全球化时代看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在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跨国际流动,各国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但国家利益仍然是每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①国家仍然是保护本国人民权益的主体,所以爱国主义教育没有也根本不会过时,国家利益至上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爱国主义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仍然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爱国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仍然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因此,高校应该利用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分析国家作为国际社会活动的主体的重要性,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仍然没有过时的理念。
(二)从效果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各国的人才竞争非常激烈,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已经是很常见的现象,在我国,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大学生是我国科技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暴露出来,比如就业、教育、住房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一些留学生毕业后,留恋国外优厚的待遇和生活环境,都不愿回国而长期滞留国外。这些人才的流失对国家来说是重大的损失,也由此证明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长期以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在形式上过于陈旧,只注重在课堂上的灌输,师生没有互动,并没有深入学生内心,更没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其次,内容枯燥乏味,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同时期爱国主义内涵不同,需要我们明确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再次,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利用好第二课堂,对主题班会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重视,学生的爱国热情没有调动起来。要想取得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高校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需要创新,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三)从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有人提出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了,要培养世界公民意识,这种说法确实影响了一部分青年学者,但从实际来看,各国都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美国,每逢假日庆典活动,到处都悬挂着美国国旗,许多商品的外包装上都印有美国国旗;法国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之中;新加坡强调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之上,等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号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之努力奋斗。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性爱国(一)理性爱国是合理合法地爱国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不乏爱国的热情,但高校需要把他们的热情引导到理性爱国的轨道上。所谓理性爱国就是能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思考问题,理智地表达爱国情感,通过实际行动切实维护国家利益。②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而是要以大局为重,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进行。合理就是符合道理,合乎常理;合法就是符合所在国的法律和中国法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谋求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合作、发展与双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动荡不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存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肩负着正确引导学生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有理、有利、有节地维护国家尊严和国家利益,最大化谋求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二)理性爱国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核心利益为重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国家经历了战争、动荡、贫穷、屈辱,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成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迎来这六十多年的发展机遇不容易,所以,爱国就要处处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无论什么时候,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爱国,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合作才能取得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如果不以大局为重,凭感情用事,只能让国家处于尴尬的局面。要坚持爱祖国与促进祖国发展的统一,爱祖国与增强综合国力的统一,爱祖国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一。所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国家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③理性爱国要以国家的核心利益为重,比如,国家主权不容侵犯,保持国家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祖国统一等。国家的核心利益关系全局的利益,核心利益不容争议、不容妥协、不容干涉。弘扬爱国主义,就要把国家的核心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理性爱国要明白不同时期不同的爱国内涵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间,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瓜分中国,企图灭亡中国,爱国主义的内容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在建国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大学生要担此重任,把爱国发展到理性的轨道。在这一时期,把我们国家发展好、建设好,把我们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就是最大的爱国。高校要引导学生,爱国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立足本职岗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侧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一)借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
中国历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古代有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近代有无数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独立而进行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先烈们;现代有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勇当大任的人,形成了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这些共同构成爱国主义的悲壮史诗。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高校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利用这些榜样的力量教育大学生,形成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
(二)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
爱国,首先要热爱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是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国家大局的稳定。另外,爱国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致的。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取决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和根本保证。2004年12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渐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些学生政治信念缺乏,政治观念模糊,崇尚西方的多党制,羡慕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文明,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还有些人认为只要国富民强,管它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甚至有人怀疑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高校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爱国主义的主题来纠正部分学生的模糊认识,确立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致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三)把爱国主义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起来
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就是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使自己的国家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这是民族精神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动力。高校在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方面还做得不够,部分学生盲目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校要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河山来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医、茶叶、瓷器、京剧等闻名于世,曾对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高校要开设历史课,让学生多学习我国悠久的历史。另外,还要让学生多学些祖国的灿烂文化,如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以此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该开设地理课,以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富饶、辽阔的大地上,有很多名胜古迹,如长城、兵马俑、石窟、五岳、四大佛教名山、京杭运河、长江三峡等。
2.以六十多年的辉煌业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近代因闭关锁国而落伍,遭到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中国人被他们讥讽为“东亚病夫”,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誓死不当亡国奴,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新中国。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外汇储备两万亿美元,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三;中国综合军事力量排名世界第三。高校要把这些成绩传递给我们的大学生,让他们了解我国发展的现状,以此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注释]
①④王沪宁,王梦奎,王维澄,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8,57.
②卢新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探索,2008(4):115.
③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8.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高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