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7-02 16:54:04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生活化教育理念运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育理念的运用状况不容乐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巧妙地借助生活化教育思想,构建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172-01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明确了生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蕴含的知识、内容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教育思想,有利于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育思想的运用状况不容乐观,如教师缺乏生活化的教育思想,生活化的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等。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当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1.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现状

1.1 教师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淡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深远,使得很多教师依然将课堂教学停留在知识灌输上,讲授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教师墨守成规的物理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习惯于通过课本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概念等等,却不愿意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而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一般都是以现有的物理题目为基础,死板的家庭作业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

1.2 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有待提升。

首先,物理自制教具使用不足。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自制教育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提升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教师原本繁重的教学任务显得更加繁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少有初中物理教师会通过自制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不足,从而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其次,缺乏生活化的教学环境。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是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而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生活化教学环境的缺失,使得教师难以开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及时开展了,教学的预期效果也不会很理想。正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三,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设计有待提升。生活化教学理念运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教师是可以从多角度、多方向开展教学活动的。例如,教师通过生活化家庭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生活化教学案例的融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了解;等等,都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思维的局限性,使得所融入的生活案例、所布置的生活作业的内容设计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不利于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

2.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2.1 紧密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开展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导入新课,实现好的生活化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基于生活而建立,因此,教师在讲授新课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入手,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有趣的生活进行课堂导入:准备材料:有口的吸管、一瓶有色彩的饮料。在课堂开始前,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喝饮料,然后提问:吸管喝饮料蕴含着什么样的物理知识呢?学生们都表现很好奇,因为用吸管喝饮料,这是连小孩子都懂的,但却不知其中还蕴含着物理知识。在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下,教师再慢慢导入大气压强的知识、概念、原理等,学生便会恍然大悟,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传统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不可比拟的。

2.2 引入生活案例,让学生轻松理解物理知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对于很多物理知识,学生都是带着困惑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打开学生学习知识的大门,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生活化教学案例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有利于让学生轻松地理解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惯性”的相关知识时,教师提问:坐公交的过程中,如果司机急刹车,乘客的身体将会如何运动?这是一个常见的生活案例,学生都知道身体会前倾,但却不知还可以用一个“惯性”的词语来概括这样的现象。这种通过现实生活案例导入的方式,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直观易懂,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2.3 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业,贯彻落实生活化理念。

在初中物理家庭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完全依靠课后试题等纸质作业的方式进行,因为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布置,创新作业布置形式。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分子运动”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观察、搜集生活中与分子运动有关的有趣生活现象,并在课堂教学中和同学分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创新初中物理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良好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魏红霞.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1):7,9.

[2] 林义礼.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2):213.

推荐访问:教育理念 生活化 物理 初中 教学中

本文标题: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2/27048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