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经营网点与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4 17:42:03 |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iiiHDRi饨ky检查、以罚代管,重收费、轻服务,各部门单独负责流通市场各自环节的监管,无法实现监管信息共享,使得监管工作只流于形式。再次,相关监管部门的基层人员缺乏良好的业务素质,监管工作不到位,对农村流通市场的管理流于形式,政府机制的不完善将导致各职能的缺位,造成整体规划滞后、盲目。

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布局的新型模式构建

本文对我国当前的三种传统布局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传统布局模式中仍存在盲目布局、缺乏规划依据等弊端,由此,文章创新构建了第四种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布局模式。

(一)传统布局模式分析

图2①为连锁超市自营配送模式,此配送模式由连锁超市自建,一般只为超市自身服务,需负责与供应商之间的商品采购与运输,以及与若干门店的信息沟通,再根据需要在指定时间把商品由供应商处送达至各门店。此配送模式投资与运营费用较高,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图2②为供应商直配模式。在此配送模式下,连锁企业没有自己的配送中心,连锁超市总部负责筛选供应商,并由供应商提供配送服务将商品送至各门店处。由于供应商的实力和地区差异,导致供应商所提供的配送服务能力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企业所有的配送需求。图2③为互用配送模式。各农村经营网点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管理,统一配送服务,互用对方配送系统。此配送模式中经营网点多为中小型连锁企业或零售商,由于联合网点数量的增加,对网点的管理水平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要求相对提高,各网点在利益分配上存在局限性。

(二)新型布局模式构建

基于以上三种农村传统布局模式分析可知,经营网点规划需严格遵循以质取胜的原则,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优先布局居于高层次的重点农村区域,再进行逐步扩张。配送中心的布局应结合实际情况,优先覆盖重点建设地区。综上所述,笔者以新定义重塑了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布局模式,如图3所示。借助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在信息技术、采购力度、品牌效应与综合服务上的强大优势,将组织化程度低的零散性资源重新组合,先由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对供应商实行统一采购,对各区域配送中心实行统一配送,再由各区域配送中心统一集货向相应的农村连锁店实行配送。此模式化分散为一体,促进了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组织规划,节约各连锁超市的商品库存,调整各经营网点盲目布局、无序竞争的现状。此外,此模式以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为枢纽,将供应商、总部物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与分散的流通网点结合起来,由总部物流中心统一调节、优化物流配送流程,可以实现资源的再组织化,提高流通网络布局的效率与规范性。形成了“供应商+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经营网点”的新型布局模式,总部物流配送中心衔接供应商与经营网点,建立以集中储存、集中配送为主的新型模式,由此取代层层设库、户户储运等零散的传统物流格局,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促进与新时期生产领域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模式转型。

新型農村商品流通网络布局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发展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促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组织化、规模化

由配送中心直接向消费者配送的方式已成为农村市场连锁经营的发展方向,连锁经营企业的商品配送融入流通网络新型布局当中,是基于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建设原则,统一规划、逐步实施的有效方式。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可通过大型零售机构建立配送与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两种方式实现:一方面,实力强大的连锁经营企业可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符合农村市场需求的现代化配送中心,将其完成本企业全部配送工作后的剩余配送力对其它经营企业开放。另一方面,将部分拥有一定能力的批发企业改造为配送中心,完善其原有仓储设备与运输设施,同时新增先进物流配送设施,开展新业务,向多功能、全方位方向发展。此外,小型连锁企业可通过租赁或由几家连锁企业共同出资以参股形式建立联合配送中心。

(二)发挥流通网络的双向流通功能,推动流通网络市场化进程

双向流通模式是指流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丰富的渠道和市场信息资源,配送农资产品及消费品下乡,同时将特色优质农副产品输送进城,进而实现城乡资源高效流通的方式。通过双向流通,能充分发挥流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带动流通网络新型布局规划中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我国农村流通配送当前运作情况,在统筹视角下推进城乡双向流通的物流体系的建立,将城乡双向流通配送的整体运行流程可设为全国性、区域性、乡镇三大级别。农业生产资料通过逐级配送并由配送点销售给各区域农户,同时通过配送点从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再输送到配送站或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完整的农产品供产销供应链。此外,加快城乡双向流通模式发展平台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对接。

(三)积极运用信息共享模式,促使传统流通网络焕发新生机

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将经营网点与配送中心连接为一体,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而实现流通网络新型布局规划的现代化发展。第一,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把孤立、分散的经营网点连结起来统一协调管理,以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促使信息流和高效的货物流取代沉重的库存与沉淀资金,提升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整体效益。第二,配备中心计算机,经营网点处可根据不同用户企业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进行分析,也可依据用户企业的需求组织货源,保证商品的适销对路和商品的供应程度,再由配送中心决定向各个网点补充商品的时间、品种和数量,以此压缩商品储存。第三,开发地理决策支持系统,将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到配送中心选址中,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标准对候选主体排序,并通过合理安排路线调配运输车辆以实现配送效率的最优化。第四,融合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加强与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物流系统的融合力度,制定差异化物流服务规划,以此提高企业市场的占有率。

(四)基于物流联盟优化策略,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农村流通市场前景广大,构建实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支持企业资源共享、实现共赢的有效策略。各物流企业通过缔结联盟的策略,共建网点共享收益,可有效控制各区域配送中心重复布局的现象,促使各联盟企业达成共识,提高流通网络新型布局效率。首先,地方政府可构建公共配送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以及信息发布,提高物流车辆配载率,提升仓库的使用率。其次,通过引导方式,集中资金优势,加强配送资源协调力度,联合采购专用物流设备,提供多渠道配送服务,以满足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多元化物流需求。

(五)协调政策导向与市场取向关系,为流通体系提供保障

政府推动是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外在动力,在流通网络新型布局规划过程中,政府改革的能动性至关重要。首先,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创建属于自己的合作组织,充分给予农民公平获取生产要素的机会。其次,制定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发展对策,明确各网点与配送中心的数目及区域分布。对于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要从效益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在资金及税收诸方面实行支持策略。再次,完善政府调控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市场调节作用,积极鼓励流通主体建立健全网点经营及配送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宏观调控经济手段和组织工具,规范市场秩序管理维护方式,整理并制定相关政策及统一的布局规划。充分发挥政策组合的系统效应,协调政策与市场关系,为经营网点与配送中心布局提供保障,推进农村流通体系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喜才,陈秀兰.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整合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4(4)

2.夏春玉,张闯,梁守砚.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互动机制与建立路径[J].财贸经济,2009(10)

3.朱智,赵德海.我国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研究[J].财贸经济,2010(3)

4.李晓明.现代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建设的基本思路与设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1)

5.刘玉荣,武云亮.基于供销社的农村商品流通體系建设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08(1)

6.陈阿兴.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融合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4(20)

7.杨宏伟.农村商品流通渠道创新研究——兼论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

8.黄诗义.谈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建设[J].商业时代,2009(2)

推荐访问:商品流通 网点 配送中心 布局 农村

本文标题: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经营网点与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4/27121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经营网点与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