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马克思的“中国缘”

发布时间:2023-07-04 19:24:02 | 来源:网友投稿

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一生中至少有151件作品(不含译作、读书笔记)、800多处文字直接论及中国。“中国”事物以及话题是马克思治学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对“中国”的关注经历了由“零星提及”到“集中论述”再到“补充深化”三个阶段。马克思第一次论及“中国”的文章暗讽了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的严苛和不合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主要出自两人创办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理论和政治刊物《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

马克思交往时间最长、发表“论中国”最多的报纸则属《纽约每日论坛报》。1853年6月14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的社论未署名发表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是马克思第一次以“中国”为标题的长文。他在该报上共发表专论“中国”的文章18篇,其中,《鸦片贸易分史》和《新的对华战争》各分2次、4次发表。马克思通过此报强烈谴责了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国家的侵华实质,深刻剖析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热情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马克思从1851年至1862年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的12年间,发表了约47篇“论中国”的文章,年均3.9篇。可以说,马克思“论中国”贯穿了他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生涯的始终。显然,马克思发表在日报并被周报和半周报以及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宪章派左翼机关报周报《人民报》等其他报纸所转载、摘引的“论中国”文章较客观地传播了中国形象,并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不仅如此,马克思家庭生活中也浸润着中华文化元素,以家中成员的称呼为例,大女儿和小女儿的昵称均与中国有关。1863年12月15日,马克思给大女儿燕妮·马克思的信中,末尾说:“代我吻所有的人,特别是多多吻中国皇帝。”1864年7月4日,马克思致信恩格斯说:“中国皇帝和他的伙伴向你问好。”这里的“中国皇帝”就指大女儿燕妮·马克思,她甚至被称作“中国皇帝奎奎”(Qui-qui)。1868年1月11日,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在最后说:“你若能在本月16日给杜西寄一团棉线,我将非常感谢。这一天是她的生日,而这个小骗子喜欢一切中国式的礼节。”“杜西”和“小骗子”指的是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马克思。1869年4月26日,《马克思致爱琳娜·馬克思》所用的称呼为“我亲爱的小古古”(little Quo一quo),并在最后说“再见,我的小古古。”可见,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在家里被戏称为“中国的皇太子古古”(Chi? nese PrinceQuo- quo)。“Qui- qui”和“Quo-quo”或许是“格格”或“阿哥”的变音。

19世纪初期的欧洲报纸,常常介绍中国风物。知识渊博、爱讲故事、善取外号的马克思更是为撰写中国问题的著述,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与政治有较多了解,他在“论中国”的文章中提到的中国皇帝就包括嘉庆帝、道光帝等,其中指涉咸丰帝的次数最多。在晚年研读民族学著作时,马克思又接触到了中国的一些材料,如1881年8月底至9月,还阅读并摘录了法国传教士埃·雷·于克(即“古伯察”)的《中华帝国》一书。

(摘自【北京日报】)

推荐访问:马克思 中国缘

上一篇:品读
下一篇:江南文化与昆曲美学
本文标题:马克思的“中国缘”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4/27125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马克思的“中国缘”》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