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沧桑时世话悲凉

发布时间:2023-07-05 08:18: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这是作者在经历了人世沧桑、理想破灭、自由受限和民族危亡后的一篇力作,其中有对民族危亡的担忧,对故都平常风物的眷恋,对人生的感悟和不惜用三分之二生命来换取留住故都之秋(其真正用意是用生命去捍卫民族独立、不沦为异邦殖民地)的决心。

作者为什么去租一间破屋来品故都的秋?我们现在去北京的旅游者,谁会去租一间破屋而不去碧云寺和陶然亭呢?因为他不是来赏景,而是带有一种告别的味道。但读罢教参中的教学建议和有关资料,没有一处提到郁达夫真挚的爱国情怀,而是只把它当成了一篇美文来欣赏,就像我们竭力去欣赏一件华美的外衣,却没有注意它是一个英雄的遗物,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也希望能与诸位同仁商榷。

《故都的秋》发表至今已70余年,在人们轻吟浅诵这绝代佳篇之时,很少会有人把它还原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作品写作时的处境中去,来解读作者的真正意图。因此,给这篇优美的散文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他所谓的“悲凉”像一团迷雾罩在他所描绘的“清”“静”的美景之中,让不深刻了解作者经历和同时期郁达夫作品的人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内涵。所以,许多语文教师在讲本文时都只把它当成一篇美文来欣赏。作者那深浓的爱国情怀,那无以言表的悲凉心境,被学生找不到感覺的优美朗诵给抹杀掉了。对这篇传世佳作,我们不能让学生学到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尚情怀,而是在肤浅的表面上以诵读代替了深刻思想性的分析,我认为这种方法很不可取,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写作技巧、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害无益。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阐述一下,与同仁们切磋。

教参说,由于写作年代离现在已有70多年,学生很难把握作品的意味、情味。黄清华也说:“清、静、悲凉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极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对本文的理解我的观点有所不同,我认为,透过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境界、理想追求、性格特点和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同时期的作品足以参透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作者不是在借景抒情,而是在以情设景。解读本文的景物描写,我们应该本着一个原则,就是:景为情设,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在讲课时,点透到底要抒的是什么情,比大量罗列的景物分析要重要得多。一篇文章的思想内涵是灵,而形式是肉,撇开灵而来谈肉是一件荒唐的事。学习语文,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怎样写作文,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做人,学会理解什么是高尚的情操、什么是民族责任感,什么是境界。在当今的社会我认为更有必要。此外,对于文化大师级人物的传承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当然,我们分析作品也不能牵强附会、生拉硬套,要有理有据。

我们先从标题说起。教参说“用‘故都’的秋而不用北平的秋,北平的秋能体现出文化蕴涵”,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我认为作者另有深意。其一,有爱憎之情。“故”与“新”相对,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将首都迁往南京,所以称北京为“故”,这里有郁达夫对蒋叛变革命的不满(正如他1933年的诗中所写:“看他经国者,叱咤几时休?”可见其对蒋的不满)和对国共合作局面的留恋。因为郁达夫的理想是改良社会,只有国共合作才能实现他的这一愿望。其二,用“故”,有久远之意,有留恋之情。从金完颜亮定北平为中都,到清亡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城市与之抗衡。“故”也不乏对这个古都悠久文化的眷恋。写古诗不亚于古人的郁达夫,当然深知“故”之深意。他不用北方的秋、北平的秋、都城的秋,而用“故都”的秋,可见作者用心良苦。这里的“故”有留恋之意,也有怕失去之担心。他担心北平是否会沦落异邦之手。这一点可由当时的政治背景推知。本文写于1934年8月,此时,唯一能给中国带来希望的中国共产党已经由轰轰烈烈转入地下,处于被迫长征的前夕。国民党一心剿共而不抗日,日本人却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他意识到此时正是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经查本文写于阳历8月17日,自然界还未真见秋意,却写故都之秋并非实写自然界之秋,是因为作者已感受到中华民族之秋、内忧外患的中华民国之秋的来临,是对故都有可能落入异邦之手的担忧、叹惋、无奈和崇高的爱恋之情(后面阐明),这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挽歌式的表白。所以,我们在解读本文的画面美和音乐美之外,更应从思想的深度来挖掘它的内涵,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主题和情感脉络,也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写作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因为这是作者在经历了人世沧桑、理想破灭、自由受限和民族危亡后的一篇力作,其中有对民族危亡的担忧,对故都平常风物的眷恋,对人生的感悟和不惜用三分之二生命来换取留住故都之秋(其真正用意是民族独立、不肯沦为异邦殖民地)的决心。没有对作者这种心路历程的把握,就不可能谈上对本文深刻的领会和理解。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在牵强附会,郁达夫的爱国情怀后面我会讲到,关于他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在此举例说明,以佐我见。

1926年春,郁达夫追随郭沫若到广东以任教形式参加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郁半途看透革命必败而返回上海。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力。1936年,他写《北平的四季》就担心日本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希望北平“永远被炎黄子孙所保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这些都证明了他的预见能力。加之此后他所有的政治见解和活动都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我相信,1934年8月,郁达夫也一定感受到日本全面侵华已为时不远了,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时局,蒋介石对日本侵略执行不抵抗政策,1933年底,蒋介石纠集大批兵力对共产党发动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共产党在错误路线指导下,红军损失重大,一支强大的抗日力量已损失殆尽,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这时,连党内都有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何况作为文人的郁达夫。这时郁达夫的心情并不好,他来北平是为了散心,他从日军的侵华、国民党的不抵抗,打内战、共产党的惨败中预感到中华民族的风雨飘摇,邦国将要易主的悲哀怎能让他不感到悲凉。他的人生理想是改良社会,并且把希望寄托于共产党,战事遭到惨败的共产党的处境让他感到希望的几近破灭,加之他迁居杭州后被左派嘲讽,被右派监视的处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完全可以把“故都的秋”,理解为郁达夫心中的故国之秋,民族之秋、这也让郁达夫感受到了人生之秋。所以,他没写任何一个景点,而是写了最平常的各色牵牛花、槐树的落蕊、扫帚的扫痕、都市闲人的传神举止和闲谈、院中的枣树等这最平常的平常风物,从平民的视角来写对故都之爱。本文用了许多一语双关之处(在后面阐述),从文学的角度说,这是作者的匠心所在——“文贵曲”,其实,也是白色恐怖下言论不自由的一种暗示。1927~1933年,蒋介石实行白色恐怖和文化围剿,1933年4月,郁达夫避难迁家杭州,在《迁杭有感》中,他写到:“伤乱久嫌文字狱,偷安新学武陵渔。”为避文字狱,才去桃花源,这也可以算是他迁杭原因的一个解释吧,是不是也可以算作我上面观点的一个佐证。

教参中说,作者描写“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的秋情秋景,表现出作者对北国“风情人物的热爱赞美”,表现出“追求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应该说编者只说对了一半,作者追求这种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是因为当时中国已如将倾之巢,焉有安卵?他到北平,不去颐和园、故宫;不去陶然亭、钓鱼台;也不去西山、玉泉,而是“租人家一椽破屋”,就能品出故都之美,那槐树、蝉声、秋雨,果树,那再平常不过的平民对白,都是作者爱之至极的美。那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他们才是这都市的主人,他们不希望有政治风云的变幻,只想“悠然地到桥头一立”,与熟人缓慢悠闲地说几句闲嗑,这才真正是百姓的生活状态。而作者真有一种对此情些景患失的情怀,担心在异邦的铁蹄之下,故都平常之情之景是否会荡然无存。是他以一个平民百姓的眼光表达对安稳、恬静生活的眷恋,甚至是一种前瞻性的凭吊。他担心故都的这种恬静、悠闲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铁蹄踏碎。

教参中又说:“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是“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这一理解太表面化。这是一个不得志的人在感慨自己的身世和命运。文中提到的秋士(指到了暮年而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是作者自指,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学经济的不能济世,生活拮据,甚至于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郁达夫,难道还不是个秋士吗?他为什么想到的不是别的诗词歌赋,恰恰是欧阳修的《秋声赋》(欧阳修写于仁宗嘉佑四年(1059),其时,作者在政治上很不得志,思想矛盾,内心十分痛苦。中有“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其意是:“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問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这不正是他自身的一种写照么?)和苏东坡的《赤壁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这两文都表现出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内心的苦闷和壮志难酬的无奈。其实,这才是作者真实的心声,并非一个文人无聊时的漫天联想以增加“文化气息”。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几乎我听过的所有公开课上没有人把这句话当做有用的话,只把它当成一篇美文的一个自然的尾声。其实,这篇文章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在此有其重要意义。如果说清净、悲凉是文眼的话,这里点题了,说出了悲凉的真正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决心。作者要留住的不是北国的秋天,而是处于“秋天”的北国,是风雨飘摇中的故都和中华民族。这里的“留得住”是《北平的四季》中所说的“永久地为我们的子孙所保有”,作者是为此“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后来用他的实际行动实现他了这个诺言(在南洋坚持抗日而被日本特务杀害,终年49岁,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如果单纯地理解成作者愿意为留住一个秋天而宁愿牺牲三分之二的生命就实在太肤浅而滑稽了。

至此,我们能感受到,在这篇散文中有他浓浓的爱国情怀,也有他人生失意的悲哀,有他愿用生命去挽救一个民族之秋的豪言,也有对世事沧桑、内忧外患的悲凉。当我们只欣赏作者优美的文字而忽略了一腔爱国情怀的文化大师将失故都的悲哀,我认为已经是对作者的大不敬了;如果再将这滴血的爱国佳篇当成《我的空中楼阁》那样的美文轻松愉快地去品读更是对作者的亵渎。我们应该满怀凝重的心情和对郁达夫先生深深的敬意,来用心品读。

推荐访问:时世 悲凉 沧桑

上一篇:我的伊豆
下一篇:《石渠记》读札
本文标题:沧桑时世话悲凉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5/271282.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沧桑时世话悲凉》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