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益阳安化梅山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5 12:18:03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梅山民歌历史悠久、体裁多样,是梅山文化乃至湖湘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全面生动地反映了湘中地区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传统。文章将从“梅山”民歌的音乐特征以及文化艺术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期望为研究梅山文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梅山民歌;民间音乐;艺术价值

梅山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端,隶属于益阳安化县,有汉、瑶、苗、侗等2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96万。这里既是蚩尤故里,也是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交合之地和梅山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史称“梅山蛮地”。这里风物独特淳朴,民间音乐丰富多样,其中以梅山民歌最为突出。1989年8月26日,《新民晚报》撰文指出:“梅山……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反映生活甚至宗教教义都用歌谣表现。”由于民歌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梅城也因此被称为“民瑶之乡”。本文将从梅山民歌的产生、发展、音乐特征以及音乐文化艺术价值方面进行阐述。

一、梅山民歌的文化艺术渊源

“梅山”一名源于汉代。公元前202年,当时的“长沙王”吴芮手下名将梅绢随吴入长沙国,之后在益阳安化县梅城安家并长期定居,“梅山“一名因而得出。梅山人爱唱歌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栖身繁衍。据载,公元前2300年帝尧时代,先民就曾“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引自《书·舜典》)。梅山人以唱歌来交流信息,表达感情,反映生活。如在记事方面,他们就有峒事歌、族歌、节气歌、樵歌、秧歌等等。又如民歌史诗《酒歌》,内容包括涵盖天文地理、部族迁徙、人伦教育、民情风俗等,是一部综合学科价值极高的史诗。又如表现劳动场面的《开梅山歌》,记述了梅山民歌反应生产风俗的一些特点:“人家迤逦见板屋,火烧硗确多畲田,白巾裹头衣错结,两头击鼓歌声传。”他们都用白布包头,衣裳则用各色布交错结成,用歌声交流感情,追寻爱情,过着自由的生活,没有任何礼教约束。《梅山十绝句·其四》写道:“迎神爱击穿堂鼓,饮食争持吊酒藤。莫道山中无礼乐,百年风俗自相承。”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民歌在当地百姓中的普遍性。

二、梅山民歌的文化特性

我国传统民歌的传播方式具有群众性、广泛性、自由性和口传性,其中口传性是其中的一大特点。正式由于这个原因,梅山民歌的存在和流传相应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民歌特色的地方性

梅山属楚地,“楚人善讴”,人们上山下水劳作有歌,肩挑打夯有歌,谈情说爱有歌,婚丧喜庆有歌,男女老幼都会唱歌。同时,由于梅城属于湘中地区,为丘陵山区,民风强悍,历称“荒蛮之地”,“旧不与中国通”(引自《宋史列传》。梅山民歌的分布多在资江流域的丘陵、山区及某些水域地带,而且有一种愈往中上游、愈往山区愈往西部民歌愈多、传唱愈普遍的趋向。这一特征借用一句成语叫“依山傍水”。梅山人在劳动之余、喜庆之日、婚娶祭丧之时,常以歌谣抒发感情,并富有蛮、野、逗、辣的鲜明特色,内容极为广泛丰富。在形式和内容总体上呈现着趋同性,劳动、风俗类民歌几乎同每一种生产劳动、风俗习惯、礼节仪式都与之相关,如反映生产劳动的民歌《赶山开铳调》采茶茶仙《敬茶仙》行船河神《资水滩歌》赵公元师《二十四节气歌》等等;而西部丘陵山区大都为开山歌、挖荒歌、采茶歌等,也有“敬山神”的风俗。资江边的渔民大都会唱渔歌;而在山区的山民大都会唱猎歌、樵歌;走南闯北的船工大都熟悉滩歌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因素对梅山民歌的形成发展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二)民歌传承的独特性

假如我们把民歌分布区放到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范畴中去观察,那么就会发现,民歌恰恰是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甚至还残存着部落社会遗风的那些地方最为广泛,无论全国全省,还是益阳安化地区概莫例外。民歌歌唱活动与经济状况恰好成反比的基本原因,主要是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居住在山区高地的劳动人民,多数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原始而单调的生活。统治者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及社会的冷漠,使他们得不到起码的文化艺术享受。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极大快慰,就是以唱民歌自娱。也正由于此,梅山民歌才历数千年而不衰,受生活滋润而常新。

(三)历史传统的多样性

大凡民歌流传之地,大多数都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悠久的歌唱传统。“楚风”属楚地,楚地出“楚辞”,“楚人善讴”是早就载入史册的。湖湘地区盛产民歌早有传统,特别是益阳一带,歌唱民歌之风更是盛行。安化古属梅山地界,瑶苗各族深居山林,与世隔绝。自汉之古梅姓越人人海山,与原有土著居民,定居一千五百余年,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梅山文化”。梅山民歌形式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历史歌、劳动歌、祭祀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等等。历史歌又有洞事歌、族歌、宗师歌,记载了梅山歌谣的起源和发展;劳动歌又有樵歌、猎歌、田歌、秧歌、茶歌、开山歌、拓石歌及各种劳动号子;船民的《资水滩歌》长达600多行,对资水滩多水险及沿岸山川地理、生产、风俗人情、船工生活描绘十分生动,声调粗犷,梅山民歌的文化魅力日意彰显。

(四)表现形态的独特性

梅山民歌具有一般民歌的共性外,还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性,那就是强烈的时代性。综观梅山民歌,它不仅直接地唱出了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和精神风貌,而且体现出鲜明的阶级意识和爱憎倾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如《长江谣》就唱出了“天不平来地不平,背起包袱做长工”的苦难;旧社会,劳动人民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剥削下过着苦难的生活,这一主题在梅山民歌中有着大量的反映。在党的领导下,梅山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满怀豪情地建设社会主义,劳动人民满怀深情地编织出许许多多新民歌,抒发对美好生活和情感的追求与向往。如安化民歌《望年望月望天开》中写道:“望年望月望天开,天开日出郎有来,一壶好酒留淡了,壁上的咸鱼挂脱鳃,壶中美酒收淡了,壁上咸鱼挂脱腮,只想情哥来上滩。”这首民歌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子思念意中人久盼不至的惆怅,表现了她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三、梅山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

(一)民族文化学的价值

梅山民歌是梅山文化的代表作,也是湖湘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了解和研究梅山地区历史、人文、民俗的“活化石”,它全面生动地反映这一民族地区的文化传统。梅山是苗、瑶、侗、汉等二十多个民族杂居的地方,梅山民歌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体现,反映了梅山崇尚自然、追求幸福生活的意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学价值。

(二)历史民俗学价值

梅山民歌是梅山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反映人民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它体现和传承着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历史价值。民谣学专家郗惠民说:“探索与把握民歌的规律,必须与其研究相关的种种历史民俗事象。”这些想象丰富、意义深远的民歌对于人们研究梅山文化的历史民俗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三)艺术审美学价值

梅山民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演唱形式多样,表现手段丰富多彩,贴近生活,易于传唱。在音乐上也很有特点,高亢亮丽,优美婉转,是音乐和语言的完美组合。例如表现生活的歌词:“要我唱歌就唱歌,要我驾船就下河,鸭子生毛鸡生蛋,桩桩件件都有歌,唱得日头永不落山坡。”例如:“三只画眉一笼关,一对双来一只单。一只逃跑飞去了,不思茶饭口里干,只想情哥哥来上滩。”还有歌词:“石榴好吃长成难,梨子好吃树难攀,杨梅好吃高山有,鲤鱼好吃在深潭,姐屋里好耍心不闲。十八少年哥,你真想得太简单,等你心闲花已老,等你富贵水落滩。”梅山民歌这种淳美、自然、幽默、诙谐的创作多半是某种情感涌动于心的即兴,是一种可贵的即兴创造能力,未演旋律但听歌词就如诗如画,如饮醇酒、如坐春风。

推荐访问:安化 益阳 民歌 文化艺术 价值

本文标题:益阳安化梅山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5/271403.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益阳安化梅山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