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为什么孩子在家也会受伤?

发布时间:2023-07-07 09:54:02 |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מwMy^8_ix^9׎5x۾My]tiv^y]ti饨ky检查,把“预防为先”落到实处,把安全隐患扫地出门。

首先,不让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学龄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整个学龄前阶段都是意外高发和易发时期,所以无论在家还是外出,儿童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家长或其他监护人陪同。很多国家已经将不得把12岁以下儿童独自留在家中写入法律,我国很多地方条例也将类似规定列入其中,法律也在不断地完善。

其次,安全排查时时做。对阳台和窗户加上防护网;对孩子能摸得着的电插座都装上保护盒;为儿童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兑热水;如果用饮水机,安放在高处,饮水机不要24小时都烧热水,开启时家长要在小孩身边,或者将热水键锁定;千万不要为了使用方便而把药品、清洁剂、油漆、化妆品、有机溶液等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特别是家人有慢性病的,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每次服药之后一定要收藏好;经常检查儿童玩具的各个零件是否有松动、脱落;不要用废弃的饮料瓶装清洁剂或化学物品,以免孩子误食误饮。

第三,安全教育天天讲。明确地告诉孩子各种“不”:不能玩电器,不将手指或任何东西插到插座里,不能随便把东西塞到嘴里等。但对学龄前阶段的孩子仅仅说“不”,结果往往还是不够的,有时适得其反,所以在说不后,可以用安全的方式让他们满足探索欲望,如用不太烫的水烫一下孩子,上网查找各种伤害视频给孩子看。

常用急救要知道

发现小孩由高处坠落后,要快速检查小孩的伤情,是否有头部损伤意识丧失?是否有呼吸、心跳停止?是否有四肢骨折、脊柱骨折及出血等等。此后,再根据具体伤情给予相应的现场急救。在急救中本着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针对呼吸心跳骤停及致命的外出血,给予心肺复苏及恰当的止血方法救治,再对骨折及其他外伤进行处理。救助中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凡从高处跌落,即使没有外伤或其他症状出现,也要去医院接受详细检查。

发现儿童烫伤后,甭管宝宝哭得多撕心裂肺,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安慰,不是冲去医院,而是立即把宝宝烫伤的皮肤浸泡到冷水里20分钟,记住不能用冰块,冰块会过犹不及,加重组织损伤。另外,千万别相信那些土方子,比如用酱油、牙膏涂抹烫伤部位,这样最容易引发感染。切忌过急扯下衣物,因为在脱衣服的过程中,家长心慌意乱,扯下的衣服可能对烫伤表皮造成摩擦,加重烫伤皮肤的损害。

儿童触电后,用木头等绝缘体使孩子与电源分开,让孩子仰卧,解开衣物以利于呼吸。若孩子呼吸停止,要迅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儿童误食异物后,父母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在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挤压孩子胸部,持续按压多次,直到气管阻塞解除。

>> 友情链接:给宝宝选择合适的安全用品

1.防撞桌角。防止宝宝被桌角碰伤,适用于各类直角家具。

2.安全门卡。防止房门突然关闭,夹伤宝宝手指或受到其它意外伤害;防止房门突然关闭将宝宝反锁在屋内。

3.多功能安全栓。家中打开的房门、未上锁的抽屉、衣柜门、冰箱门等,常常是宝宝反复打开、关上的“玩具”,安全栓能防止宝宝随意打开各种门而受到伤害。

4.防触电插座护盖。独特的外观设计让宝宝不容易拔出,防止宝宝意外触电。

5.燃气灶旋钮保护罩。防止宝宝打开煤气开关,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6.坐便器防护锁。防止宝宝小手伸入坐便器内玩水,触及坐便器内污物,避免发生危险。

7.床护栏。保证孩子单独就寝时的安全。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

推荐访问:也会 在家 受伤 孩子

本文标题:为什么孩子在家也会受伤?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7/27203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为什么孩子在家也会受伤?》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