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保健品营销为何专“钓”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3-07-07 10:24:02 | 来源:网友投稿

编者按

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长大后,年迈的父母却轻易相信他人的“甜言蜜语”。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却往往是诈骗分子主要的行骗对象,他们一旦上当,遭受的不仅仅是财产损失,还有精神的双重打击。

以中老年人为犯罪对象的诈骗犯罪手法一直在不断地演变。骗子的手法林林总总,变幻多端,针对老人反应较为迟钝、容易轻信对方、封建迷信思想重、贪心或滥发善心等弱点,骗取钱物。如何让中老人在遇到违反常识的陷阱面前有一个清醒状态,值得大众关注。

本期小编介绍一些典型案例、专家分析以及防骗方法,快点告诉咱爸咱妈!养老的血汗钱可不能被骗子这样骗去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购买保健食品的人也逐渐增多,其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如今一些不良的商家,专门盯上了这些退休老人,他们打着公益的幌子、聘请所谓的“专家”来讲座、搞免费旅游、大打感情牌,设置一个个温柔的陷阱,骗取老人们的信任,吸取大量的金钱。

“听听健康讲座是可以的,但花钱买回一大堆保健品,担心老人吃坏了身体……”日前,上海的陈先生对记者说,自己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家里人再三苦口婆心地给母亲打“预防针”,不要轻信推销员的话,购买各种保健品,但母亲还是三番五次“中招”。

陈先生的母亲今年60多岁,与儿子一起住,每个月退休工资4000多元,但是自被某保健品销售员“盯”上后,老人经常参加其保健品举办的各种讲座,并不断掏钱购买产品。“这段时间,一有空就去参加保健品健康讲座,领取活动赠送产品。”陈先生说,母亲经常在做体检,除了血压有点高,其它各项指标都正常,根本不需要这些保健品。

“现在最担心的是老人吃了这些保健品产生副作用。”陈先生说,为了阻止推销员上门推销保健产品,曾经举报过,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取证难,举报作用不大。近日,陈先生还来电称,推销员让老人带好钱,到某酒店集合去南京,参加某保健品专家讲座。 一些商家就是抓住老年人空虚寂寞的心理,打着“健康”招牌向老年人发动亲情攻势,在社区、酒店等从事各类活动,兜售具有“神奇功效”的各种保健品,使不少老年人陷入“温情”陷阱。

典型案例

花费万元买保健品气管炎拖成肺气肿

北京的刘阿姨是一位“保健品迷”,多年来,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推广与讲座,她不知参加了多少次,购买保健品可以说已经成瘾。她告诉记者,每次参加完各种保健品的推广讲座,让她更加坚定了“有病不吃药”的信念。

2014年冬天,刘阿姨出现咳嗽、咳痰,并伴有轻度喘息等症状,女儿随后带她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医生为老人开了一些对症消炎药物,建议她定期按时服用。刚开始,老人能按照医嘱定时服药,但一次保健食品的推销活动,彻底改变了刘阿姨的看法。

刘阿姨回忆,那天,她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参加了一个以“保健讲座”。一位穿白大褂的“专家”量血压时得知刘阿姨患有支气管炎后,神情凝重地告诉她,老年人患病最好少吃药,原因是药物的副作用大,对人体的肝肾脏伤害大,而最好的办法是吃保健品,以提高人的自我免疫力。“自我免疫力提高了,不仅气管炎会自然消失,以后也不会再生病”。

接着,这位推销员便向刘阿姨推荐他们的蛋白质粉,具有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病的功效。他说,这种病的病程长,反复发作,蛋白质消耗增多。该蛋白质有助于受损黏膜修复,增强呼吸功能,促进体内抗体和免疫细胞的形成及机体的新陈代谢……当天,刘阿姨花了2000多元,买回一大包回家服用。

从那之后,刘阿姨开始拒绝吃药,而是四处打听各种保健品。身体稍有不适,就以保健品来“治病”。刘阿姨的女儿说,母亲购买保健品好像都上瘾了,“她自己手头有点退休金,这几年都花在了买保健品上,算下来至少花了6万元多了”。

然而,各种各样的“灵丹妙药”,不仅没能医好老人的支气管炎,反而病情更严重,老人时不时感觉呼吸困难。入院检查发现,已发展恶化为严重的肺气肿,需要住院治疗。医生直言,老人如果当初按医嘱吃药,病情可能会得到缓解甚至是治愈。

作案特点

目前利用保健品诈骗的花样繁多,骗子最“看好”中老年人,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团伙作案居多

纠集多人组成犯罪团伙,并通过招聘会、朋友介绍等途径壮大组织,部分成员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内部成员进行“标准化”培训,实施诈骗。

二、以免费服务为幌子

骗子们通常以“免费体检”、“专家义诊”、“名医讲座”等噱头吸引中老年人参与进来,在赢得信任后,安排“专家”接受参与者的咨询,并将其推销的保健品吹嘘成“包治百病”的神药。

三、作案目标主要是中老年人

骗子们一方面利用部分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辨别能力较弱、防范意识不强等弱点,以免费为诱饵,施以小恩小惠,使其“自愿”购买其提供的伪劣假冒药品。另一方面,利用部分农村留守老年人长期患病,家中经济拮据,无钱到正规医院医治之机兜售假药。

四、作案手段多样化

一是以伪造产品合格证书、卫生合格证书等方式诈骗。二是以防病消灾等理由,贩卖虚假产品诈骗。三是冒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施诈骗。

五、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流动作案。为了逃避公安机关查处,骗子们往往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作案。

行业潜规则

多数保健品靠虚假宣传

花高价购买保健品的老年人大有人在,被骗的也不在少数。而保健品销售盯上中老年人后,通常是假借“名医义诊”、“健康讲座”等非正规渠道,大肆骗取中老年人钱财。

据了解,保健品销售员一般会将居民小区、公园、超市等地,作为长期蹲点的地方,免费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建立健康档案;然后通过筛选的方式,将患有疾病的老年人筛选出来,作为重点宣传对象,不断强调其保健品的作用可提高免疫力,不用吃药也可以治疗相关疾病。

然而,有业内人士透漏,保健品大多是虚假宣传,主要手段就靠吹、靠蒙。而且保健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一直很突出,通常百元甚至千元的保健品,成本仅售价的10%左右,也就是几十块钱。一些假冒保健品的成本甚至不到售价的5%。

业内人士称,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二为中草药,如虫草、灵芝;三就是所谓的现代生物高科技,如肽、核酸等。这三类产品的营销“深度”按顺序递增,其中第三类现代生物保健品更是业内公认的营销“尤物”,因为概念最抽象。

“潜规则”

此外,业内人士还向记者讲述了一些业内“潜规则”:首先是原料。保健品入料大原则就是“吃不死人即可”。大品牌会稍微注意一些,但不管这样,产品成本包括原料、包装加起来不会超过最终售价的20%,远远低于产品后期的广告以及推广投入;其次是功效。这是保健品的核心竞争力,厂家会根据各种病征的病人多少而定。“反正是增强免疫力,说什么功效都可以”。放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推销。培训时,推销人员一般都会被告知,要“关心”老年人,要处处为他们“着想”;接着就是“吹蒙”,针对不同老人的情况,吹嘘自己的产品功效,直到老年人花钱买产品为止。

权威揭底

一、骗子惯用的三大骗术

一是游说攻心诱导。推销员抓住中老年人大都勤俭节约的心理,用免费义诊、免费试用、附赠经济实用型礼品等手段,诱惑一些老年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的保健品。

二是故弄玄虚诱导。推销员抓住中老年人盲目迷信“高科技”的心理,以“负离子”、“绿色”、“纯天然”及“纳米”等抽象概念,片面夸大其产品的保健功能,使消费者误以为其所销售的保健品具有特殊疗效,甚至可以替代药品使用。

三是现身说法诱导。推销员抓住中老年人眼见为实的心理,请来所谓的“专家”、“学者”、“老中医”在公共场合发布权威检测报告、介绍神奇疗效,或者雇用“托儿”赠送锦旗、夸赞疗效、争先恐后购买等假象欺骗中老年消费者。

二、六成保健品对人体有害

“保健食品不同于药品。很多产品宣传能治愈疾病,纯属是忽悠老年人。”业内相关人员介绍。从理论上讲,保健品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补充人们从食物中难以获得的或获得的量不足,同时又是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一些微量元素等),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类,与药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是,骗子们通常夸大保健品的作用,号称吃保健品会立即提高老人免疫力,这根本不可能。相反,一些中老年人吃了这类保健品可能会适得其反。中老人本身新陈代谢功能较差,过多的东西进入人体内反而造成中老年人的身体代谢负担加重。另外,营养科医生介绍,如果过量服用保健品可能会打乱人体正常的内分泌,破坏人体饮食平衡,反而容易造成一些疾病。

很多中老年人以为保健品能保健康,殊不知乱服保健品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如果是假冒伪劣保健品,中老年人的健康堪忧。有业内人士爆料称, “大约六成以上营养品对人体健康有害,号称全天然的营养品中不少都掺有化学成分,而且一些营养品或食品补充物没有经过任何有效检验,许多成分会导致人们体内成分失衡乃至得重病。比如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为增加效果,一些不良商家会添加如地西泮等,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令人强制性昏睡。但该药物一般用于抗焦虑、镇静,只能作为处方药使用。”

推荐访问:老年人 保健品 营销

本文标题:保健品营销为何专“钓”老年人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7/272051.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保健品营销为何专“钓”老年人》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