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茫惘之瞳

发布时间:2023-07-07 13:18:03 |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总是洗涤着历史的尘沙,湮没了太多的风霜雪雨,留下的,是在跫音空洞的流逝中依然鲜活的人和事。

比如我一直兴味不减、念念不忘的历史上的同乡——黄恩彤。

黄恩彤(1801-1883年),原名丕范,字绮江,又名石琴,山东宁阳县添福庄人。15岁时县试第一,26岁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热河理刑司员。1840年后曾任广西乡试正考官、江苏巡察使,1842年参与议定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任广东按察使、布政使,1845年任广东巡抚,1846年被免职回原籍宁阳。

《澳门月报》1844年9月号这样记述:“像耆英和黄恩彤这样的人,在一切有机会和他们相识的人的眼里,抬高了他们国家的品格,并使外国人对于统治这个国家的人才有一较高的概念。”

因为这样的高度评价,我曾经以为,黄恩彤或许就是历史烟河中最先睁开的一只眼睛,他看到了顺势而为是清政府的唯一选择,便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议抚的立场上。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定地维护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竭尽着为人臣子的苦心衷肠。

更值得一提的是,黄恩彤在澳门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数次与外侮强敌攸关领土社稷的激烈斗争。

澳门的基督教坟场,譬如一个寂静落寞的失意场,如水的时光,以及渐渐演化成传说和历史的某些记忆,在一片幽凉之中,闪射着暗色晦淡的茫然之光。

基督教坟场有墓冢数十座,埋葬的多是来华的英国商人、殖民者、鸦片战争中在华身亡的英国将领及基督教传教士。坟场中最著名的有居澳门20余载的英国画家乔治·钱纳利、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马礼逊是基督教在近代第一位来到中国的传道者,属英国伦敦传道会,1807年9月4日抵澳门,从此开始了他在华长达25年的传教生涯,死后葬于教堂旁边的墓地。这里还埋葬了来自英国、美国、荷兰、丹麦、瑞典和德国的国民,更有一些身份显赫的人士,比如英国皇家海军舰长亨利·约翰·史宾塞一丘吉尔,这位丘吉尔家族的曾祖,定然想不到他的后人可以成为英国的首相;比如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之孙、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之侄,美国海军上尉约瑟·哈罗德·亚当斯等等。

如此巴掌大的一块土地,能够容得下如此重量级的人物,起始于宗教的驰禁。而与此关系密切的人物,便是黄恩彤。

1720年,因“礼仪之争”,康熙宣布对基督教实行“禁教”,这一政策其后又被奉行不替,直至鸦片战后才为之一变,改行“弛禁”。此一转变,不仅是清朝西教政策的一大变迁,而且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上的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转折,更是中西关系史上一件事关宗教文化源流的大事。于此,论者不乏其人,褒贬也莫衷一是。由此,我们便不得不认真探求西洋教派在中国发源与发展的轨迹了。

基督教传统上认为,多马(印度使徒)或巴多罗买,是最早将基督福音带到中国的人。而有确切历史记载的是唐太宗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基督教初次传到中国,这是西教在中国的最早出现。历经宋、元朝代更替,基督教也时有兴衰,其他教派也陆续传人。1368年,明朝建立,摧毁了所有外族色彩的事物,包括天主教和聂思脱里派。基督教于元朝灭亡时,再次中断。明万历六年即1578年,驻澳门的耶稣会远东观察员范礼安神父,认识到在文化发达的中国传教需要改变策略,于是,他从印度调来了几位年轻的传教士,让他们学习中国语言,希望他们今后传教时能够得到中国官员的支持。这几个人中间,就有罗明坚、巴范济和利玛窦。

至清代,西洋各教派发展信众无数,具体数字无历史可考。但从耆英向道光皇帝的奏报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弗兰西夷使喇萼呢请求各款多属必不可行,业经逐加驳斥,惟天主教驰禁一节请求甚坚。……奴才伏查天主教自前明西洋利玛窦传人中国,各省愚民被惑入教,所在难免。惟二百余年并未滋事,究与自莲、八卦、白阳等项邪教不同。”经再三吁请,道光帝批准驰禁天主教。

在此过程中,广东按察使黄恩彤,作为中方谈判代表中地位仅次于钦差大臣耆英的二号人物,在“弛禁”交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法国外使拉萼尼交涉“弛禁”初始,曾遭耆英回绝,谈判陷于僵局。于此,黄恩彤展现了他对外交时事的高超把握,认识到西教已经不是禁与不禁的问题,信徒众多,禁不如疏,如同大禹治水。他在《抚远纪略》中回忆劝说耆英:“中国禁天主教,乃禁中国之人,借天主教为名,公行不法,并未曾禁西洋之天主教。”同时,又向法方提出驰禁的两项先决条件:一是外国人不得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二是中国内地教徒如有犯案的仍由中国官方惩处。耆英接受黄恩彤的建议,向朝廷多次上疏。1846年,清廷发布上谕,宣布对基督教驰禁,这是对行之多年的禁教政策的全盘推翻。拉萼尼曾就此赞誉黄恩彤等:“就中国而言,他们是走在时代前面的人。”

而此时,中国第一位基督教的传教士马礼逊,已经在澳门去世十多年了。

关于“驰禁”在当时的激烈斗争和是非得失,后人只能从现在的观点,或者从历史学家的论断,去猜测或者想象。而今天,当我们漫步于澳门的街头,看着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西方建筑,看着不同宗教文化的融合交流,历史上关于宗教开与禁的论争,便显得不再重要。而当我们了解孙中山等民主先驱,包括蒋介石等一千历史人物,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一历史事实,我们又怎能说“驰禁”就是近代与西方外交史上的历史败笔呢?我们眼前看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已经是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事情了。

再看马礼逊的墓碑,心头便有了另一番味道。

清廷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不但粉碎了清政府的大国梦,也拉开了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历史序幕。

钦差大臣耆英与首任香港总督璞鼎查,在香港刚刚换文《南京条约》之后,澳门总督边度便向耆英提交照会,提出了改变澳门地位的包括“废除澳门缴交地租、澳门成为各国商船贸易的自由港”等七点要求。耆英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葡萄牙竟也乘人之危,做起打家劫舍的勾当,胆敢提出那么多的无理要求,而其中有些条款,简直不能让人容忍。他委派布政使黄恩彤和咸龄等前往澳门,“与该夷目从长计议”。黄恩彤、咸龄一干人马,在澳门“与之反复辩论,又经屡次专札指斥,该夷目情词虽极恭顺,而语言依违未肯遽遵”。由于澳门会谈没有结果,1843年10月,广东官方去函邀请澳门总督和理事官前来广州继续商议。会谈并不十分顺利,而是经过“再三辩论”才使意见渐趋一致。关于这次会谈的详情,虽然未见记录,但我们从耆英递给朝廷的奏折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在以往管理澳门条例的基础上,比照五口通商后出现的新情况,全面考虑了葡萄牙呈请的几点要求,什么不能准许。什么可以让步。如澳门是中国香山县所属的中国领土这一基本点,是绝对不能改变的,葡萄牙要求澳门依照香港事例办理的美梦,被无情击破。

在这次的较量中,清政府让出了经济利益,而对澳门的主权地位,却没有做出丝毫的

改变。黄恩彤作为极其重要的谈判代表,应当说功不可没。黄恩彤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朝野上下的称赞,就连参加条约签订的外国人也赞扬黄恩彤“是中国最重要的将要崛起的政治家之一……他同外人接触,不卑不亢,恰如其分,和其他中国人颇不相同”。黄恩彤在总结自己外交生涯的《抚远纪略》中曾经说过:“刚柔迭用,操纵互施,虽有时俯顺其情要,未敢稍失国体”。对此。众多的黄恩彤研究学者已经认同。黄恩彤在一首诗中称:“重持玉节到江乡,筹海先储活国方”,表明他已经认识到了救国的根本在于“活国”。黄恩彤比魏源等一代贤人,更早地意识到封建国家的危机,并思考着摆脱危机的良方。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面向西方思考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先驱。

里斯本协议改变了澳门的地位,黄恩彤面对枪炮凛然决然的所有坚持和抵抗,在四十年之后,被一个叫金登干的人,轻轻化为乌有。

黄恩彤再次与澳门联系在一起,也定然非他所愿。

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更细致更彻底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之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据史料记载,1844年夏,钦差大臣耆英率黄恩彤等谈判人员抵达澳门,与美国及法国进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谈判。1844年7月3日,中美双方代表于普济禅院内,签订了最后协议。签完条约,黄恩彤随耆英到妈阁山游玩,黄恩彤在妈祖阁摩崖上题词:“苍山峨峨,碧海回波,仗我佛力,除一切魔。”并自识曰:“道光甲辰五月,偕潘德畲伯仕成,赵怡山侍御长龄,铜竹樵司马俦,来游妈阁,书此以志。”

关于这一段题词的记述,有人曾经说是黄恩彤的自我标榜,暴露了他卖国贼的丑恶嘴脸。对此,我不敢苟同。我多次私下揣度,“仗我佛力,除一切魔”是黄恩彤的斗争宣言,字句之间充满了对西方恶魔的憎恶,他希望能够借助神力,对一切恶魔般的西方列强,除之务尽。而这句话的背后,却是他的无可奈何。国弱民贫,无力除魔,只有借助佛力。

而佛在何处?佛在妈祖阁。

辞官12年后,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美、俄出面调停,黄恩彤受命赴天津帮办。尚未抵津,《天津条约》就已经签订。我不知道黄恩彤在得知协议签订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悻悻而归的路途是否充满遗憾和感伤。12年的沉寂,黄恩彤本以为可以东山再起,但他错了,他早已经被时事抛弃于万里之外。我一直弄不明白,年近六十岁的黄恩彤,在一纸皇命之后,为何还能有如此的热情和决绝。虽然他早已离不开他的“知止堂”,虽然他的“知止”二字一方面有着急流勇退、知道何时停止的含义,更深层次的含义应在于“知耻”。但只要朝廷的一声传唤,黄恩彤却是无法停止的,廉颇虽老,却可以随时以命相交。

而此时,黄恩彤的望眼看不到妈祖,看不到自己曾经苦心经营的政治谋略成为现实。黄恩彤的睿智只是清朝政治的偶一苏醒,他的目光可以穿透历史时空,却左右不了“战”与“和”的风云博弈。黄恩彤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被推向了对外交往的最前沿,在那种列强咄咄逼人,民、夷剑拔弩张,“剿”、“抚”论争激烈的政治背景下,即使他寸利必夺,寸土必争,又能维护多少的国家利益和清廷的尊严?即使他伸出双臂,又能擎起多少晴空?

在澳门和广东处理对外事务,是黄恩彤官宦生涯的顶峰。当时不少外国报纸评价:“黄恩彤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之一。”但这样的评价,对黄恩彤而言,与其说是褒奖,更不如说是讽刺。后世的研究专家们这样说,黄恩彤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灵活策略,贯穿于与西方交涉的始终,由黄恩彤开始的外交策略的得与失,为中国近代外交提供了借鉴。但这样的评价,已经是历史的回声了,黄恩彤无法听到。

我一直想弄明白,那双睿智的眼睛,面对“苍山峨峨,碧海回波”,为何总是透出无边的茫惘。

谁之过?天之祸?

历史记住了:在妈阁的山路上,曾经有这样一个人,来过。

(原发于2011年3月14日《联合日报》,有较大修改)

推荐访问:

本文标题:茫惘之瞳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7/272137.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茫惘之瞳》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