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发展背景下文化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07 16:30:09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义乌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 AAAA 级购物旅游区。义乌凭借 “小商品市场”的名片,以其独特的商业文化扬名天下,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优美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正逐渐淹没在快速城市化的“更新”之中。加之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义乌的文化处在一个快速转变的关键时期,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实现繁荣共存、相互促进是当下的一个难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留住传统、兼收并蓄”的文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义乌文化;存在问题;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义乌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之乡,历史悠久、多元包容。史前文明可追至上古,逐步形成了以桥头文化为源头、以秦汉古县为基础、以书院文化为神韵、以商埠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特色,其中:“尚文好学”的学术传衍、“尚武勇为”的义乌兵精神、“尚利进取”的商埠文化成为义乌三大文化支柱。同时义乌城的构造富含风水学的知识。义乌县城形成于秦汉时期,始建以来,没有城墙,而以周边山水为城防,古城与周边山水产生了紧密的关系,形成一座真正的山水城市。

但是在我国沿海地区和整个浙江省,义乌发展的初始条件并不好,不论自然资源、地理区位,还是交通基础设施、优惠发展政策,义乌市几乎没有任何优越性可言,甚至可谓“一穷二白”。但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和环境下,义乌市经济迅速崛起。在全国 2000 多个县市中,义乌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农业县,经过短短 20 多年的快速发展,迅速崛起为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的国际商贸城市。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很多人对义乌有“暴发户”的偏见,义乌的文化太商业化了,并且随着各种外来文化的加入,可以说看不到义乌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2    小商品城的发展简史

中国小商品城创建于1982年,最初是简陋的地摊式新马路市场,20多年来,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现拥有营业面积400余万m2,由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三个市场簇群组成,商位6.2万个,从业人员20万多,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之一。国际商贸城一共建有五个区,几乎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雨具、电子电器、玩具、化妆品、文体、袜业、钟表、线带、针棉、纺织品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产销量占全国市场1/3强。

3    “异彩纷呈、水深火热”的文化现状

3.1    农村文化艺术的落寞

从1992年开始,义乌便开始举办“一年一度、一年一地”的农村艺术文化节,20多年来,经历了不愿办到抢着办,到今天的文化内容单一。城市的不断扩展,使得本就商业文明繁盛的义乌,农耕文明越发失去声音。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使农村变成了小型加工厂。农民变成了工人,变成了商人。大家都在忙于打工赚钱,对于当地的文化特色不再加以保护和传承,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艺术节的节目彩排和内容挖掘。

3.2    传统技艺的失传

义乌道情是浙江省古老的汉族说唱艺术之一,用渔鼓、简板伴奏,演唱新经韵,也称道歌。 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现在会说唱道情的人只有寥寥数人,年轻人对于道情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意去听道情,去学道情。大家都沉浸于学习吉他、钢琴等西洋乐器中,义乌的稠州中路就是一条专门经营吉他、钢琴等乐器学习和售卖的街道。而道情在义乌的街头巷尾连影子都看不到。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乌红糖制作技艺缘起于清朝乾隆时期,发展至今仅存几家小作坊于乡间,也是为了赢利,并没有严格遵守传统技艺进行熬制,会熬糖的师傅也越来越少,没有人愿意去学习。每逢元宵节,义乌的各个城镇街道便会迎板凳龙,这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活,义乌年轻人多是富二代,没人愿意去迎,都是凑热闹看看。便出现了雇佣外来务工人员、年老者迎板凳龙的现象,板凳龙越来越无趣味。

3.3    地方语言的失语

“义乌十八腔,隔溪不同音”。因为小商品城的发展,外来客商越来越多,义乌父母从小教育子女不是学好地方话,而是学好普通话和英语,最好再学个小语种。一走进市场,你会发现店面的经营者,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可以用外语和外国人交流。走在大街上,随时都会遇见外国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义乌出现了很多培训外语的机构,例如英语、韩语、日语、阿拉伯语等。义乌的稠城街道、福田街道和江东街道是外国人居住最多的地方,当地的房东便会去学习英语,便于和自己的房客交流。方言就渐渐失去了传承者,“00后”基本都是只听得懂方言,而不会说方言了。

3.4    地方美味的消失

义乌是一个外来人口和外国国籍占绝大多数的城市,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你会发现有各地的美食和外国餐厅。在义乌的外国人喜欢群居的方式,福田街道有长居外国人1800人左右,主要是阿拉伯地区的客商和日本人,街道所管辖的社区便会有很多清真餐厅和日料餐厅。江东街道的外国人占整个义乌的三分之二,有5000多人左右,主要以韩国人为主。在江东街道的青岩刘便有韩国一条街,专门经营韩国餐厅和韩国超市、服装店、化妆品店。稠城街道的常住外国客商有2000多人左右,主要是阿拉伯国家的人和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客商。商贸区便会有10多家的清真餐厅,同时商贸区是外国风情街,在其中还有外国酒吧一条街、不同国家的餐厅、大牌服装店等。在这样的一个发展环境下,专营义乌特色美食的店铺就只是零星分布在城市中,而集中不会出现。

3.5    洋节的兴盛

义乌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便是浓厚的西洋节日气息。情人节或是圣诞节,走在义乌的大街小巷,商城里,你会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街上会出现圣诞老人、卖花的小姑娘等,灯火通明、满城喜庆,可谓是一个不夜城。而端午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你会发现并没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大家都开车出去游玩了,商城象征性的推出一些优惠活动,悄无声息地度过了传统节日。

4    “留住传统、兼收并蓄”的文化发展对策

4.1    守住文化的根,挖掘乡村文化特色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义乌虽然耕地少,但在古代,本质上还是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义乌的13个镇上千个村,各自有各自的乡村文化特色,义乌百姓要自觉参与到自己村的文化建设中去,挖掘本村的文化特色,集众人之力,淡化赚钱意识,守住文化的根,守住精神家园。政府和人民一起把农村文化艺术节办的越来越出彩,越发具有文化特色,形成千村文化争鸣的繁荣气象。政府也可以鼓励少数民族的群众、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国客商参与到农村文化艺术节的表演中去,呈现不同的文化表演,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创新发展,丰富义乌本土文化内容。

4.2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

政府通过一些政策措施,让市民重视传统节日,举办民俗节、赛龙舟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通过电视宣传、开设技艺培训班等形式,让道情走入寻常百姓家。创新板凳龙的表演形式、结合时代特色、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各村采取鼓励政策,让青年人放下手机,参与到活动中来,学习板凳龙的舞弄技艺。在小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学习一门义乌传统民俗技艺,作为小学毕业的条件,从小培养小孩的传统文化意识。小学开设方言教授班,让孩子不要忘記自己的本土语言,记住乡愁。

4.3    建设义乌特色小吃街,寻找美食制作达人

政府投资建设一个具有义乌特色的美食小吃街,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义乌本地人入驻经营。义乌的广播电视台发起传统美食制作达人寻找活动,进行一个美食制作大赛,发现地方美食,挖掘大厨。在一些传统节日或平日里,资助美食达人开设美食制作培训班,免费品尝等活动。让美食的味道留在人们口中,制作技艺永远流传。

4.4    守住本土乡愁,创新繁荣大发展

义乌的文化特点是开放的、多元的,城市发展逾趋向于国际化,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人来到这里创业、工作、学习。这座城市应有更大的包容性,更广阔的胸怀来接纳不同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丢掉本土文化,又不能过分地发展外来文化,要做到本土和外来均衡发展,让外来文化为本土文化添彩,创新义乌文化,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5    总结

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义乌,这个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的城市,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成为了繁荣、文明的义乌市的代名词。在这样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前,义乌的文化迎来了一个转型发展期。面对百花齐放的文化,守住自己文化的根,接纳新文化,实现创新融合发展,让义乌文化随着小商品一起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新义乌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让本土与外来文化更好地融合发展,这是一段不断探索、磨合,充满挑战与挫折的旅程,正如义乌经济的发展不会停步,义乌文化发展也永远在路上,一直在探索、转型、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霞,单彦名,安艺.城市特色与特色城市文化传承探讨—基于义乌城市建设文脉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4,21 (6).

[2] 冷溶,吴蔚荣.从文化的视角诠释义乌发展[N].金华日报,2007-10-29.

[3] 张敏杰.义乌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2 (4).

推荐访问:义乌 小商品 转型 发展 文化

本文标题: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发展背景下文化的转型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7/27223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发展背景下文化的转型》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