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抓好农村大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08 08:12:02 | 来源:网友投稿

入刊理由: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认真抓好农村大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针对云南省农村文化工作现状,笔者认为,抓农村文化工作必须从观念、指导思想、内容和措施上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要从小文化的框架中彻底解脱出来,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抓好大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可以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靠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要靠农村大文化建设来实现。

首先是现实的农村文化,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从云南省农村实际看,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民本身对文化的需求也和过去大不同。是“求富、求和、求乐”,是多层次、多样化、综合性的需求。

现在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有不少农民的素质还不能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农民在文化上不仅需要解决认字、会唱、会跳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懂得技术、能创新,不仅要“求乐”,更主要的是求知、求富、求发展,把文化的需求首先同个人的切身利益相联系,进而通过文化、提升能力水平、以加快增收致富。

然而目前我们在观念、内容、活动方式、设施等各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也不能适应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观念落后。在农村文化工作方面,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缺乏文化创新意识,缺乏新思路,仍然以小文化的观念来抓农村文化工作。一些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下小文化工作的水平上,忽视了新时期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文化工作与农村中心工作关系理解不深;对农村文化工作目标不明、方向不清,不适应新时期农村大文化发展的需要。二是活动内容落后。不少地方在抓农村文化时,仍然围绕着简单的唱歌跳舞及篮球运动等传统的内容来进行,而不是把立足点放在全面提高现代农民的整体素质上,因此,致使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思想道德和法制意识水平提高缓慢,增收致富步伐缓慢。三是活动形式落后。大多数农村还是采用小文化的活动形式抓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单调、呆板、枯燥,不能采取文化活动、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综合性、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人不足和有限的资金使用不当,使得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存在严重陈旧落后的问题。此外,一些原有的设施多年失修而无法使用。诸如此类都不能满足农民学文化、学科技和组织活动的要求。五是管理体制落后。现在对农村文化工作的管理体制仍然是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小文化思维去管理大文化建设事业,这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有的县、区在抓农村大文化工作上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管理体制不顺。不少乡、镇没有适应在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大文化建设工作的机构和配套的协调组织。乡镇文化机构普遍存在人手不够、素质不高、工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农村文化工作第一线的骨干队伍缺少,素质不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

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是农村文化工作中的普遍的现象,需要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切实加大措施认真抓好农村大文化建设。

其次要立足于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扎实抓好大文化建设。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农民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本身对文化需求的综合性特点也越来越明显,要求通过文化活动去解决提高素质、治穷致富、多元发展的问题。这是新时期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综合性的需求。要明白,不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农村文化工作,而且学科学知识、致富信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普法活动,抓好环境卫生建设同样也是重要的农村文化工作。

因此,我们必须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作为文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牢固树立大文化观念,以提高农民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文化手段把文化科技的普及和提高、思想道德建设、普法活动、文体活动、环境和公共卫生建设等都列为大文化范畴抓实抓好。

具体来讲,农村大文化建设工作也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抓文化科技的普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要继续抓好农民文化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同时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狠抓农村科技普及和新技术的传授工作,这应当作为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针对实际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面,让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行“绿色家园”“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工程,做好养殖、种植、特色产业等各类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懂科学、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队伍,使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现在我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是低素质的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很难从事其他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新型行业,停留在廉价劳动力水平上。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术培训,扩大进城就业门路,提升其劳动力价值。二是抓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加强对农民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加强对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文明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社会主义道德和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遵守乡规民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互帮互爱,助人为乐,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好精神,让广大农民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三是抓普法教育,实施依法治村。要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继续扎实地抓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学法、懂法、守法并做到依法办事,自觉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抓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生活。要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业余生活。要创新文体活动机制,改进文体活动方式和方法。经常组织开展球类、摔跤、秋千、拔河、跑步、武术、健身等体育活动以及书法、绘画、摄影、民族歌舞等文艺汇演和比赛活动,吸引广大农民广泛参与,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五是抓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以小康建设统揽全局,搞好小城镇建设和村寨建设规划,抓好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村寨和道路,推进卫生厕所及自来水的普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

农村大文化建设一方面主要是抓好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同时大文化也是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统一,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我们还要注重抓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增加农民享受性的文化消费,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使先进文化真正在农村发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功能、对农民素质的提升功能、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对优秀文化的吸纳功能和对政治文明的促进功能。

责任编辑:张博雅

推荐访问:文化建设 抓好 农村

本文标题:抓好农村大文化建设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8/27234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抓好农村大文化建设》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