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宁波社会融合组织

发布时间:2023-07-08 10:12:02 | 来源:网友投稿

2008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实施社会融合组织建设全覆盖计划,在全市城镇、农村、企业和外来人口居住集中地区四个层面全面创建基层和谐促进会、和谐促进小组、和谐促进员三级网络。

“宁波创建的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对于全国2.3亿农民工融入城市同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2010年12月27日,宁波“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荣膺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获得了全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中国社会创新奖”是中国首个以“社会创新”命名、学术界独立举办的奖项,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发起。

宁波首创的社会融合组织发源于慈溪市。2006年4月20日,慈溪市坎墩街道五塘新村70多名居住和租住在该村的新老村民汇集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叫和谐促进会的民间组织。和谐促进会是以“融合新老居民,促进和谐相处”为目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组建的具有民间性、共建性、互助性、服务性特点的民间群众自治组织。2007年6月,宁波市发文在全市推广慈溪经验;2008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实施社会融合组织建设全覆盖计划,在全市城镇、农村、企业和外来人口居住集中地区四个层面全面创建基层和谐促进会、和谐促进小组、和谐促进员三级网络。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市村和社区的和谐促进会建成率分别为51.7%和95.9%,其中外来人口100人以上的村(社区)建成率达到了96%。慈溪市等外来人口集聚区域的村(社区)和谐促进会的创建率为100%。

宁波市借助基层和谐促进会这一载体,实施“社会管理终端化、诉求解决初始化”,着力构建志愿者活动、村企共建、信息沟通和公共服务、文体活动、政治工作等五大平台,组织城乡基层和谐促进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共治共享、融合促进的活动,形成了本外地居民合力共治美好家园的和谐共进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了基层社会的民主建设与和谐稳定,受到广大新老居民的一致好评。目前,全市民政部门共备案登记各类社会融合组织2868个;同时在1013家200人以上企业、近百幢商务楼宇建立了社会融合组织;全市共有和谐促进小组3万个、和谐促进员17万余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会员有8.2万人。实践证明,社会融合组织建设是宁波改革开放30年来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新生事物和宝贵经验,已经成为基层社会建设中不容忽视且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是社区和谐深入发展的新坐标,是探索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新载体和新创造。

宁波社会融合组织的创立动因与推进历程

创立动因

“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宁波日益成为外来劳动力务工创业、追求梦想和寻找发展机会的首选城市之一。据统计,外来务工人员已由2006年的285万增加到2010年的349万人,外来人口已由2006年的300万左右增加到2010年的400万人。这种外来务工人员规模扩大、稳定趋强、需求递进和思想活跃的趋势,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宁波在全国首创社会融合组织,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动因:

改善民生的需要。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为宁波市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人力资源支撑,但随着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提升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规模扩大、素质结构改善、需求持续扩张等,加重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如何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和解决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的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项全新课题和挑战。

完善社会管理的需要。截止2010年6月底,全市外来人口与本市户籍人口之比为70:100。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持续增加,已成为宁波市社会结构中新的社会阶层,这对城市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极大挑战,新老市民的矛盾冲突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重要诱因。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的需要。以行政边界和户籍关系为标志是各级政府考虑社会公共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公共福利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市民虽暂住在农村、社区,但缺少利益表达机制,要进入当地组织体系存在重重障碍。而社会融合组织已成为探索体制外的解决方法、促进新老居民融合的一种必然选择。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基层党组织需要充分调动新村民、新市民的力量,增强基层社会活力,共同为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村(社区)党支部依托社会融合组织,借助新老市民会员的强大力量,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控制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这是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客观要求。

加强新老市民广度融合的需要。社会融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各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在增进相互沟通了解、促进新老市民广度融合过程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是政府实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五险合一的“社保套餐”,让在甬务工的新市民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全国首推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制度,吸引高技能、高素质、有贡献的“优秀蓝领”扎根宁波;成立国内首支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队伍,推动新老宁波人团结一心、和谐共建……众多的“全国首创”使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跃上新台阶,“宁波模式”全国瞩目。

推进历程

慈溪首创“和谐促进会”

慈溪是一个移民城市,工业是慈溪经济的支柱,且以民营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制造业为主,劳动力资源紧缺。全市3.5万家工业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目前慈溪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达到80余万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006年4月,在慈溪市委组织市综治办、市民政局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五塘新村成立了慈溪市首家村级和谐促进会,并向市民政局办理社团备案登记,在全国属首创。这个村外来务工人员3000多人,是本村人口的5倍,刑事治安案件多发。和促会成立后,定期不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和文娱体育活动,通过走访、座谈、帮扶等形式,促进了新老村民的和谐共处。2006年10月,慈溪召开村级和谐促进会工作会议,推广五塘新村这一成功实践。和促会经常成功调处民间纠纷,对社会动态“预见在发生之前、措施于发生之时、化解于发生之地”,2006年至今五塘新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目前,慈溪全市345个村(社区)已全部组建和谐促进会,共有会员单位3026家,会员2.8万人(其中暂住人口1.3万人),理事5287人(其中暂住人口1310人),建立和谐促进会需求服务站504个。涌现了一大批参与党组织建设、社会事务建设的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像全国优秀农民工张万海和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省劳动模范崔会会以及省级优秀农民工墙兴贵、吴有水、向福俊等。慈溪村级和谐促进会,弘扬“尚德自强、和衷共济”的新慈溪人精神,已成为慈溪社会和谐的助推器。得到了中央、省及宁波

市有关领导的肯定,荣获2007年省级“学习枫桥经验”成果奖。

慈溪市长徐华江表示,“培育和谐促进员队伍,是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核心环节,而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又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点。”新形势下,经济转型与社会建设同步是大势所趋,政府必须承担起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主要责任,以社会成员的融合、团结、社会认同为重要目标。慈溪市暂住人口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一般说来,外地人是打工者、房屋承租人,而本地人更多是企业主、房屋所有者,身份的不同在客观上造成双方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但实际上,双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唇齿相连、相互依赖、共荣共损。“和谐促进会,就是要让新老村(居)民共建共享和谐。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交流平台,使双方从相识到相知、从沟通到理解、从互助到互学,在经常性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融洽关系,让不和谐现象自然而然地冰释霜除。”

对和谐促进会作过深入研究的宁波市委党校教授任春晓认为,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中,像和谐促进会这样的非政府民间组织,作为构筑外地人与本地人和谐共处的平台,作用正日益显现。下一步,它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强化教育、管理、服务、维权等功能,以逐步形成“文化共建,文明共倡;平安共建,和谐共促;环境共建,遇事共商;感情共建,困难共帮”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此,慈溪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慈溪正在进一步健全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在公共服务、规范管理、权益维护、素质提升等方面实行同等待遇,以不断增强外来人口的归属感、成就感、安全感,促进新老居民的共建共享。

宁波全市推广慈溪经验,实现社会融合组织建设全覆盖

慈溪首创的“和谐促进会”引起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宁波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认真总结、大力推广慈溪以新老市民共建、共管、共享、共同服务、共同发展为主线的“和谐促进会”的经验做法,极大促进了新老市民凝心聚力、融合发展,有力助推了文明城市、平安宁波的创建。2007年6月,宁波市发文在全市推广慈溪经验;2008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实施社会融合组织建设全覆盖计划,在全市城镇、农村、企业和外来人口居住集中地区四个层面全面创建基层和谐促进会、和谐促进小组、和谐促进员三级网络。2010年2月,宁波市社会融合组织促进会成立。

2007年以来,宁波市根据“党的领导、依法管理、共建共享、促进融合”的基本原则,按照“会员网络化、活动经常化、工作制度化、人才专业化、保障多元化、建设服务型”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活动促交流、以服务促融合、以参与促管理、以凝心聚力促和谐建设的有关要求,依托村、社区组织优势,立足新老市民共建共促共享,全面实施社会融合组织建设全覆盖计划,大力推进社会融合组织规范化建设。近年来,经过探索创新、实践推动、规范提升等三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在全市农村、城市社区、规模企业和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四个层面形成基层和谐促进会、和谐促进小组、和谐促进员三级网络,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了千家万户,在扩大民主参与、缓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利益、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社会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已经成为新老市民交流沟通、政治参与、共同服务、组织动员和融合共进的桥梁和纽带。截止2010年8月,宁波市外来人员100人以上的村(社区)融合组织建成率达100%。全市民政部门共备案登记各类社会融合组织2868个,其中村2450个、社区418个;同时在1013家200人以上企业、近百幢商务楼宇建立了社会融合组织;全市共有和谐促进小组31735个、和谐促进员171902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会员有82660人,在融合组织中担任各类职务的外来务工人员达12940人。

宁波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唐一军表示,和谐促进会、和谐促进小组与和谐促进员三级网络的建设给基层社会管理带来了鲜明的变化。它使管理、服务、教育群众与维护群众权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在领导方法上实现了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的转变,在工作方法上实现了由堵截向疏导的转变,总体上形成了全方位服务群众的基层执政理念。不仅如此,唐一军认为,三级网络建设有效整合了原有的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存量,真正形成了化解社会矛盾、处置突发事件和综合社会事务的合力,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三级网络建设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权力分层的限制,充分利用了和谐促进员生活在群众中的便利条件,把关注民生的着眼点进一步前移到社会管理的最基层,使维稳工作网络的触角真正延伸到基层最末端,在基层源头就能及时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从而掌握了发现问题隐患和化解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宁波社会融合组织的运作模式与品牌项目

运作模式

宁波市社会融合组织分别有和谐促进会、和美家园共建会、和谐共处促进会、和谐联谊会等不同名称,但它都是由社区(村)党支部、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管理和协调,具有民间性、社会性、共建性、公益性、融合性等特点。

广泛吸收各界代表,合理设置组织机构

社会融合组织的会员主要由村(社区)干部、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村(社区)保安、村民代表、出租私房房东、企业主等组成,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人数各占一半。由全体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一般由村党支部(总支)书记担任会长,副书记担任常务副会长,责任区民警、村(社区)治调干部、保安队员、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企业保卫科长分别担任副会长,村(社区)治调干部兼任秘书长。社会融合组织理事会一般内设权益维护、文化体育、计划生育、公益服务、党团组织等若干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同时,按会员居住分布情况分片划区,形成会员网络布局,组成网状结构形态,相互联络开展活动,由会员中的优秀分子担任片、组长。社会融合组织这种完整的科层制结构内部分工明确,覆盖了各个工作领域。它依托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民自治组织开展工作,是村(居)民自治组织的重要补充,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治理结构。

着力打造“五大平台”,促进人际和谐相处

借助基层和谐促进会这一载体,宁波市实施“社会管理终端化、诉求解决初始化”,着力构建志愿者活动、村企共建、信息沟通和公共服务、文体活动、政治工作等五大平台,组织城乡基层和谐促进会开展了一系列共治共享、融合促进的活动。社会融合组织搭建了新老市民共同入会、交流沟通、民主参与、共同服务、组织动员和融合共进的桥梁和纽带,构建了包容尊重、团结友爱、融合共处的邻里关系、承租关系、劳资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在基层形成了各类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促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了基层社会的民主建设与和谐稳定。

社会融合组织品牌项目

围绕社会融合组织建设,各地大力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融合组织服务品牌,慈溪的“小墙热

线”和450个需求服务站、余姚的“互融共建文化联谊会”、江东的“外来雷锋团”、海曙万余名和谐促进员等成为新老市民的“暖心桥”、“爱心路”和“润滑剂”。

海曙万人和谐促进员队伍

海曙区依托社会融合组织平台,积极探索自主自治、共建共促的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和谐促进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以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服务员、监督员“五员合一”为特征的社区与楼宇和谐促进员队伍。目前,1万多名社区与楼宇和谐促进员遍布全区11593个社区楼道(墙门)和部分商务楼宇,信息收集率大幅度提高,矛盾化解功能逐步显现。

慈溪外来建设者需求服务站

服务站的服务对象既是外来务工人员,又是本村村民;受益者同样既是外来务工人员,又是本村村民。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免费提供图书报刊借阅,免费提供计生避孕药具,免费提供房屋租赁信息,免费提供职业供求信息,积极吸收发展会员,帮助解决急险求助,参与平息化解矛盾纠纷,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等。目前,已建立504个需求服务站,为近万名暂住人口提供帮助,满足就业、就学、就医、维权、租房等多方面的需求。

镇海俞范村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会所

会所内设立“新镇海人”职工艺术团训练基地、教育培训中心、暖心房计生综合服务室、图书阅览苑等九个功能区域。会所的日常活动采取会员制的形式,会员按实名制登记领取会员卡,会员卡仅限本人使用。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参加义务劳动、教育培训、好人好事、争先创优、优生优育、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等活动获得积分,凭积分享受会所服务。

慈溪掌起镇“小墙热线”

慈溪掌起镇的贵州籍外来务工人员墙兴贵,依托社会融合组织平台,以自己的名义开设了全市首个村级求助服务热线——小墙热线,印发名片资料,详细介绍可以帮助、帮办的事项,提供就业信息,参与矛盾纠纷调处,积极开展扶贫帮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今已累计为1万多外来务工人员找到工作,调解劳资纠纷469起,工伤事故300多起,为农民工追讨工资、争取工伤赔偿、交通赔偿等300余万元,化解新老村民矛盾600多起,为妇女维权238起,解决暂住人口计生问题79起,解决民工子女读书难问题126起,帮助16名劳教人员走上了正途,免费培训外来工121场,劳动技能培训289人,总受训人数达13000余人次。

宁波社会融合组织建设成效及作用分析

社会融合组织活动开展及成效

组织教育培训:全市社会融合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14500场次,参加人数达220万人次;组织各类文体活动26400场次,参加者达600万人次;组织社会融合组织骨干培训34000人次,17万多社会融合组织会员每年普遍轮训一次;组织56名优秀外来务工会员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20余场、5万余名新老市民接受教育;广大会员带头宣传政策法规和先进事迹,发放各类服务指南和宣传资料200万册(份)。

改善公共服务:全市社会融合组织为近60万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成功就业的有8万;帮助1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解决租房和就学困难;为100多万外来育龄妇女提供市民化服务;全市有8万新老市民参加治安巡逻,摸排并帮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余万起,为1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开展志愿活动:依托社会融合组织及其会员,率先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组织,全市外来务工人员100人以上的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30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志愿服务组织建成率已达30%,全市已有志愿者近70万,注册志愿者27万,其中外来务工人员注册志愿者4万余人。全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2万余场次,服务群众80余万人次。

扩大民主参与:目前,在宁波新入党员860余名,新入团9200余名,12940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在社会融合组织中担任各类职务(其中专职副会长、副秘书长3000余名),61位外来务工人员被评为国家、省级优秀农民工,16位当选为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00多位获得了宁波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首席工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30多位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140万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

社会融合组织作用分析

搭建民主参与平台。当前,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活动和社会需求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融合组织的建立为他们利益诉求表达提供了公平机会和有效平台,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可通过参与各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进沟通了解,促进求同存异,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缓解调处社会矛盾。融合组织扎根于基层群众之中,依托覆盖广泛的会员网络,及时准确掌握各类动态信息,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引导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协调保障社会利益。社会融合组织通过开展助困、助医、助学、助残以及赈灾、慈善、维权等活动,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起到了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有些社会融合组织还通过吸纳社会资金,拓展就业渠道,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寻找工作。“有困难找社会融合组织”已成为新老市民的广泛共识。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社会融合组织坚持以办小事、办实事、办好事来供民需、助民难、聚民心,积极为广大新老市民提供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卫生保健、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社区服务和志愿促进等服务项目。尤其是社会融合组织能够为新老市民提供政府和市场不愿、不便或不能提供的一些中介服务和直接服务。

宁波社会融合组织的创新性分析及推广价值

社会融合组织有五大创新

发展理念创新。坚持“党的领导、依法管理、共建共享、促进融合”的基本原则,立足新老市民共建共促共享,着力引导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与企业同进步、与产业同提升、与宁波同发展,不断促进新老市民在共同建设中融合、在工作生活中融合、在互相学习尊重中融合,从而实现社会融合组织的服务理念、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使新老市民从浅层次融合走向深层次融合。

组织体系创新。从性质定位看,社会融合组织是依托村(社区)建立起来的群众组织,与一般社会团体相比,具备了民间性、社会性、共建性、公益性、融合性等特征。从会员组成看,主要由村(社区)干部、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村(社区)保安、村民代表、出租私房房东、企业主等组成,新老市民各占一半。从组织架构看,社会融合组织的科层制结构内部分工明确,覆盖了各个工作领域,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治理结构。

运行机制创新。依托社会融合组织,把所有新老市民、企业和商务楼宇纳入其中,使社会服务管理网络覆盖到每家每户和每家企业,做到了网格到片组、服务到家庭、管理到末端、覆盖全社会,形成了符合当前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广覆盖、全天候、兼容化的组织网络。整合政府部门、村居社区、企业单位、新老市民等社会力量,从传统的依靠单一行政手段和政府包揽一切的管理向广泛动员、充分依托社会组织参与转变,开创了政府调控同社会互联、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互补、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

新局面。

工作模式创新。围绕“以活动促交流、以服务促融合、以参与促管理、以感情促和谐”,依托社会融合组织自身优势,不断延伸工作触角,在工作内容上由治安管理向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参与服务管理等综合性服务管理职能拓展。通过搭建“志愿活动、村企共建、信息沟通和公共服务、文体活动、政治工作”五大服务平台,实现了群众参与由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向多元主体转变,从新老市民自我服务管理向主动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转变,探索了新老市民广泛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新途径。

执政方式创新。社会融合组织的创建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会长,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控制力、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通过社会融合组织平台,进一步提高新老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亲近感,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在政治上得到重视、人格上得到尊重、价值上得到体现、利益上得到保护。实践证明,大力培育发展社会融合组织,满足了社会结构变化、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活力的需要,已成为从体制外探索实现新老市民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宁波模式”具备三大示范价值

2010年12月27日,宁波“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荣膺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获得了全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胜隽综合了中国社会创新奖专家评委的评价和意见,表示“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具备三大价值。

首先,宁波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老宁波人共建共享融合发展,主要的载体是来自基层的社会融合组织。它诞生于农村,发展在基层,如今已遍布于宁波的田埂村落、街巷楼宇、车间宿舍,是基层的新老宁波人共同创造的宝贵经验。只有这种扎根于新老市民心坎的融合,才能使大家行为和谐。

其次,宁波模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中国社会创新奖组委会对宁波模式在全国的示范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专家评委认为,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宁波1000万新老市民的融合问题,更为全国解决2.3亿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提供了可借鉴和可操作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现实价值模式。

再次,宁波模式坚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专家评委认为“新老市民共建共享融合模式”之所以能“星火燎原”,关键就是其运作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发展理念、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新,符合今后30年社会政治领域深化改革的方向。

杨胜隽认为,这一创新模式之所以能在宁波诞生,应该说有它成长的土壤。面对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快速增长的情况,宁波市委、市政府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遵循把握发展规律,超前谋划,科学定位,创新发展,不断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宁波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比如,该市不仅出台了免费社保套餐等惠民举措,还有积分落户、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建设等充满着包容、关爱的政策和服务。杨胜隽表示,“首先要服务群众,才能依靠群众。宁波模式正是通过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解决社会发展新问题的生动实践。”

自治不是目的,相互融合才是和谐发展的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卜宪群认为,慈溪市通过建立村级和谐促进会,构建新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和推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显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之一是人口流动的加剧,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大量聚集于经济发达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造成了这些地区社会出现内外居民不稳定、不和谐的状况。各级政府也都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慈溪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提供了一种样板。慈溪模式有如下特点值得我们借鉴:首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最基层构建合法的社会管理组织。经民政部门登记,和谐促进会目前在慈溪已经普及各村,它与业已存在的村级组织互为补充,承担着服务外来人员的专向职能,使外来务工人员有了比较贴近自己,又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服务组织,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其次,和促会具有民间自治的特色,但又在各级政府的管理之下。在政府权力难以达到的地方有效利用民间自治的力量是中国传统地方治理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利益、身份、文化、心理大体相同的群体之中,自治组织的沟通更为有效。再次,将防范转化为融合。面对基层社会人口的复杂化、多元化,自治不是目的,只是现阶段条件下的一种手段,相互融合才是和谐发展的目标。和促会正是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最后,这种管理模式仍然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财政投入。慈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不仅值得社会经济发展类似的农村地区学习,也值得城市相关社区学习。

“和促会”有利于消除社会“板结化”

2011年4月8日,中央编译局社会创新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周红云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慈溪“和促会”以外来群体的参与为显著特征,形成了以参与化解冲突、以自治改善治理的机制。让外来人口获得了更多表达、参与、培训和决策的机会,增强了外来人口的自我规范和社区认同感,所以能提升他们情感融合和生活方式的融合。“和促会”是依托村、社区、企业等基层组织优势而成立的社会团体,主要为外来人口提供服务,兼顾当地村(居)民,是村(居)民自治组织的重要补充。两者人员有交叉,职能有互补。可以说,“和促会”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和促会”不仅成为将外来人口纳入当地公共服务体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因户籍制度等原因造成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不公平的制度障碍;而且通过“和促会”,外来人口有机会参与到当地社区治理和政府决策中来。当然,随着社会融合组织的深入发展,也必将遇到诸如制度壁垒等深层次问题,例如,如何化解户籍制度的限制而使外来人口实现真正的身份融合将成为不可回避问题。周红云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应以公共服务为前提,不应只是管理和管控手段的创新。慈溪的探索是以服务促管理,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可以说,慈溪社会融合组织承载的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和外来人口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作用,是这一探索最重要的价值。同时,社会管理既要坚持政府主导,还需依靠社会组织本身的力量。慈溪就是探索通过培育社会组织来达成社会管理的目标,不仅强调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共同参与,强调外来人口这一新主体纳入到管理和服务中来,更强调这个融合组织能够发挥社会自治和社会管理的作用。

文章最后指出,“和促会”有利于消除社会“板结化”。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体现。而发展起来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比如,对外来人员“经济吸纳、社会拒入”,新老市民之间存在隔膜与防范……这些社会“板结化”现象,给流入地的和谐稳定埋下隐患,慈溪“和促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发产生的组织。社会管理,最有效的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和促会”创造了新老市民彼此沟通交流、增强认同的机会,也满足了新市民对于技能培训、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的需求。

推荐访问:宁波 融合 组织 社会

本文标题:宁波社会融合组织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8/27240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宁波社会融合组织》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