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以“教工之家”为阵地增强教职工归属感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8 10:54:01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开展“教工之家”平台建设活动,用建家的方式构筑起学校与教职工共同发展的桥梁,把教职工赖以生存发展的学校,建设成为团结进步、民主和谐、温暖关爱、文明健康的教职工之家。加强学校工会的组织建设,发挥工会的协调、保障、教育、桥梁和凝聚作用。同时,通过“教工之家”系列活动,增进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增强教职工的自我价值感以及对学校的认同,从而提升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

【关键词】教工之家;归属感;实践;研究

高校建设“服务型工会”是新时代党中央、全国总工会对工会工作的要求,也是工会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学校工会是教职工与党组织交换思想、进行沟通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工会要把做好新形势下教职工工作、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中心任务。

“服务型工会”建设应当以“教工之家”为抓手,纵观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职工之家”建设,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许多学校党、政、工共建教职工之家的政策深入人心,以人为本,增强教职工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体现了高等院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积极作用。但从更多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高校建家存在着“家”的感觉淡,小家建设弱,认识不足、参与不够、特色不明、整体性不强等问题。

按照中央、省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牢固树立建家就是建学校、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建凝聚力的工作理念,立足工作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工作创新,促进理论提升,通过对我校教职工展开需求评估,完成需求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而设计教职工活动方案,并开展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教职工活动的开展,提升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协助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教工之家”,让广大教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温暖的“教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笔者根据对项目主题和内容的理解和调整,设计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职员工需求评估问卷”,本次调研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达97.5%。

根据问卷客观题分析可知,参与问卷调查的男性教师占45%,女性教师占人数55%。其中25-35岁教师占人数比63%,可见学院年轻教师占大多数,其中在我校就职5年以下人员占31%,就职5-10年人员占45%,就职10年以上教师占24%。近49%的教师于教学研究岗位就职,38%的教师于辅导员和行政管理岗位任职,其余教师于后勤服务及其他岗位就职。

通过分析填写问卷的有效答卷的数据,高达90%的调查对象基本满意或者满意“教工之家”所提供的服务,其中21%的调查人员表示了解我校工会“教工之家”服务教职工的内容,而33%表示基本了解,高达46%的调查人员则表示并没有非常了解“教工之家”的职能,并且个别教职工建议工會扩大宣传,丰富“教工之际”的活动内容。近半数接受调查的教职工表示,只有当活动是出于自己兴趣才会参加,而17%的调查对象表示会积极主动参与,38%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参加过或者基本不会参加活动,可见大多数教职工对于“教工之家”的了解仍很淡薄,活动参与度也很低,这是需要我们去重视和关心的一点。

我校“教工之家”为教职工提供的服务有几类,其中包含日常困难帮扶、娱乐文体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类竞赛)、教职工素质技能培训及心理辅导、生日节假日祝福、年度体检等活动。当问到遇到困难时是否会向“教工之家”寻求帮助时,只有少数表示会或者偶尔会。半数调查对象认为“教工之家”开展的活动能够丰富教职员工的生活,希望能够多多开展;38%的调查对象认为此类活动有助于联络教职工之间的感情,应该定期开展。从主观题答题情况来看,接受调查的教职工认为“教工之家”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教职工休闲娱乐活动,兴趣培养与能力提升,生活方面帮助以及心理健康的问题。

根据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实际情况,学校“教工之家”为教职工提供的服务有几类,其中包含日常困难帮扶、娱乐文体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类竞赛)、教职工素质技能培训及心理辅导、生日节假日祝福、年度体检等活动。从主观题答题情况来看,接受调查的教职工认为“教工之家”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是教职工休闲娱乐活动,兴趣培养与能力提升,生活方面帮助以及心理健康的问题。

参与调研的教职工对学院工会“教工之家“的提出了建议与期望,大多数教职工希望“教工之家”在以下方面能改进提升:1.做好活动宣传,丰富宣传的形式和渠道,让更多的教职工了解“教工之家”的服务;2.增设主题活动,举办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3.多开展例如舞蹈、瑜伽、羽毛球、健身等培训班;4.多开展一些教职工亲属类活动,尤其是亲子类或者教职工家属可参加的活动;5.深入教职工的需求与情况,提升为教工服务的自觉性;6.更多地为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以看出我校“教工之家”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职工对“教工之家”的认知度有待提升。教职工大多数认为,建家就是兴建教职工活动场合,因此把工作重点更多的放在设施建设上,而忽视了“教工之家”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宣传“教工之家”的力度不高,宣传形式和渠道相对单一。很多教职工只是知道有这一工会组织的存在,而并不了解其职能和服务内容,从而导致了教工之家的使用率不高,教职员工凝聚力不强。

二、“教工之家”的活动参与度有待提高。从问卷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教职工没有参与或者很少参与到“教工之家”的活动中,且有少数教职工并不知道“教工之家”的存在,可以看出“教工之家”在学院的认知度还很低,一方面可以说是教职工存在依赖思想,将建家视为是学院的行政事务,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另一方面则要思考“教工之家”的活动形式单一,导致影响力不够大。

三、“教工之家”活动成效与满意度有待提升,其中“家”的感觉有待增强。我校“教工之家”在营造“家”的氛围方面仍待提升,日后的活动与服务内容可以多考虑“活动是否从教职工的具体需求出发,服务如何向教职工普及”等,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需进一步加强。“教工之家”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由教职工群体所构成的情感共同体,能够形成一个让教职工放松身心、沟通交流、相互支持的地方,通过业缘、兴趣等纽带,让教职工体会彼此的感受,共建共融。只有当教职工对“教工之家”形成“家”的感觉,才能激发教职工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使教职工对学校工会敞开心扉,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中,为学校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职工群体本就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其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这种成就需要能够作为一种动力去推动其更好地投入到个人工作中,这也是调动广大教职工群体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教工之家”的建设就应运而生。从对学校教职工的需求调查来看,我校“教工之家”的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很多活动没有覆盖到各个层次的教职工的真实需求,例如有教师在问卷中建议,希望多展开教工家属也能参加的活动,校内现居住家属也较多,日常工作中,很难给老人孩子提供较多的活动和交流机会,希望通过在这方面能给些支持,让教职工家属也有较好的活动机会让教师可以无后顾之忧的更好投入工作。“教工之家”应当从多个方面出发,关心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教职工的个人层面、家庭层面等各方面需求,通过努力不断改善教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工活动以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

在此次对教职工需求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职工的需求,根据以人为本和需求导向的原则,设计了教职工“联心·联谊·联情”活动,并开展实践活动。活动旨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加强学校工会组织建设,探索创新实践;发挥工会教育职能,努力抓好教职工队伍建设,通过“教工之家”平台加强教职工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发挥工会凝聚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进彼此间的交流和了解,增进教職工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以及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发挥工会的协调、保障、教育、桥梁和凝聚作用,通过“教工之家”系列活动,增进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增强教职工的自我价值感以及对学校的认同,从而提升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

最后,笔者认为,“教工之家”的阵地建设,教职工是主体,共建是关键,和谐是目标,建校是理念。高校建家的根本目的在于凝聚人心,使教职工感受到学院对其自身的关注与重视,激发教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使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享生活,教职工始终与学院站在同一线上,同心齐力为学校各方面建设建言献策,努力把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名副其实的“教工之家”。用建家的方式构筑起学校与教职工共同发展的桥梁,把教职工赖以生存发展的学校,建设成为团结进步、民主和谐、温暖关爱、文明健康的教工之家。建家的过程就是唤起教职工对事业的激情、对学校的热爱、对工会的归属、对事业成功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邹广子.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学习问答[J].工人日报,2018.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国工会章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3]张青平.新形势下高校“教工之家”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6(05):150.

[4]张举.基层工会如何做好“职工之家”建设工作[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

[5]戴钰慧.新时期独立学院“教工小家”建设模式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6(07):48-49.

[6] 张素芳.建设以教职工为中心的教工之家[J].北京教育(高教),2018(Z1):83-85.

推荐访问:之家 教工 教职工 归属感 阵地

本文标题:以“教工之家”为阵地增强教职工归属感的实践与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8/272425.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以“教工之家”为阵地增强教职工归属感的实践与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