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浅谈中职德育课幼师生职业意识培养

发布时间:2023-07-08 12:36:02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幼师生职业意识培养是指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利用校本资源,从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形象、工作职责、业务能力、职业意义入手,引导幼师生对幼师职业形成正面、积极的认识和评价,激发其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感,提升职业认同感的教育活动。结合校本实际,探讨德育课培养幼师生职业意识的有效方法。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课;幼师生;职业意識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192-02

幼师生职业意识培养是指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利用校本资源,从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形象、工作职责、业务能力、职业意义入手,引导幼师生对幼师职业形成正面、积极的认识和评价,激发其积极向上的职业情感,提升职业认同感的教育活动。师表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创新钻研意识和自我调节意识都是建构幼师生职业意识的核心要素。具有良好职业意识的幼师生,会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塑造自身,学习更主动,发展定位更明确,毕业后更受用人单位欢迎。

一、中职幼师生职业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中职德育课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提出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教育。职业意识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是促进幼师生向职业人角色转化的关节点。德育与职业教育密不可分,良好职业意识的养成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课培养目标。

(二)有助于促进幼师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2016年,广东省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制度,提高了幼教岗位的准入门槛,侧重考查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基础能力。2018年,底教育部还印发《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是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幼师学校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的优势,依托产教融合与跨界合作(指跨学科间的合作),加强幼师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引领她们对标社会要求提升自我职业素养,有助于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三)有助于夯实幼师生个人职业成长的基石

从幼师生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增强职业规划能力,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它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

二、中职幼师生职业意识生成中的问题成因

幼师生职业意识淡漠,突出表现在专业意识不强,师德修养境界不高,发展方向不明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职业认知的狭隘

职业认知的狭隘和片面在低年级幼师生中尤为突出。她们对幼教行业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能力要求知之甚少,更不会主动关心行业的前沿资讯,普遍认为幼儿园3~6岁的孩子吃好玩好就行,保育保教难度不大。错误的认知使得她们在专业理论、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养成等学习活动中盲目、无序,缺乏主动性。专业意识不强,必然导致她们今后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职业价值取向的偏差

职业价值取向是生成职业意识的核心构件。幼师生缺乏职场工作经验和竞争压力的体验,容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在职业价值取向上过于看重自身利益得失,忽视个人在幼教人才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合理定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这种偏差如果不加以引导,“做好入职准备”“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的职业教育目标就难以落到实处。只有建立在对个人实际、社会需求、未来发展的正确认知基础上的职业意识,才能更好地做出选择,实现高品质就业。

(三)自我比较优势的认知缺位

近年来,我校幼师毕业生大多去往广州市各类民办幼儿园、早教机构,其中不乏大型教育集团和知名民办园。她们在说(讲故事)、唱(歌)、弹(琴)、跳(舞)、画等专业技能方面优势突出,富有亲和力,能和孩子玩在一起,得到园方的认可和小朋友的喜爱。但是,幼师生在专业理论和教科研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短板。对幼师生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弱势,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可以理解,认为可以在今后的职业成长中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形象、人格品质、工作态度、职业认同感和学习潜能等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比较优势的自我认知缺位,部分幼师生在自我能力提升的学习过程中难以做到扬长补短,自信前行。容易滋生自卑、逃避、焦虑、易怒和叛逆等不良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优势、低起点、小步紧追”的职业发展模式是匹配中职幼师生实际的最优选择。

三、中职德育课培养幼师生职业意识的策略方法

中职德育课的功能定位——服务于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促进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职业能力提升。德育课自身的时代性、思想性只有与学前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相融合,才能焕发自身的魅力。

(一)转变观念,跨界合作,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自我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皮连生认为认知失调、认知不平衡、道德认知水平等都会影响良好意识品德的形成。

教学实践中,部分德育课教师不考虑幼教行业发展实际,不主动调研企业的用人标准,与专业课教师缺乏沟通和默契,只囿于本学科知识和理论的教学,必然导致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丧失德育课的职业教育引导功能。

打通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中的认识障碍和思想梗阻,做好学生向职业人角色转变的引路人,作为德育课教师,要增强跨界融合意识,了解其他專业课的学习内容,了解职业资格认证(保育员、幼儿教师)的要求,了解升学就业的政策,了解职业岗位的职责和任务。依托《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课程,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以专业要求为抓手,以实践活动为场景,引导学生构建职业意识,自主提升专业能力,塑造自我职业素养,为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二)聚焦职场,走进情境,拓宽学生的职业认知渠道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认为,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从态度、品德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可以通过观察、榜样、评价等加以培养。人的大部分道德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的,行为的获得是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德育课教学中,针对幼师生在职业认知上的偏差,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产教融合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职业认知渠道。一是可以利用校本资源开展体验感悟活动渗透职业意识教育。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名师讲坛、优秀毕业生座谈等,了解幼教行业的发展变化。通过见实习和校园供需会等,开展最美幼儿教师(保育员)行为观察研讨活动、见习心得交流活动、校园供需会拍摄采访活动、教师礼仪模拟情境表演活动等,激发学生对幼教行业进行深入探究,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风采、专业素养、岗位标准、能力要求等,渗透师表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创新钻研意识,扭转学生肤浅、狭隘的错误认知。二是结合德育课教学展开思辨。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升学、就业和幼教职场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了解国家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和发展机遇,在经验交流和探讨解决办法的思辨过程中,在跨学科跨专业理论的条分缕析中,构建和丰富自己的职业认知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如通过辩证分析“幼儿教师就是保姆”的观点,懂得最美幼师,应该是幼儿的引领者、观察者、合作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行家里手,从而增强幼师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懂得学好专业知识、夯实专业技能和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性。教学中的例证和问题设置要言之有物,得之有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合理价值判断的生成,破解职业价值取向选择障碍的困境。

(三)搭建平台,培养能力,促进幼师生比较优势最大化

幼儿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是以自己的行为对幼儿施加影响,在示范中对幼儿的心灵产生强烈震撼,从而形成感情色彩鲜明的意识导向。因此,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许多幼儿园的招聘负责人也说,幼儿园最想要的是活泼开朗、感染力强、笑口常开的幼师毕业生,最看重的是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取心和开拓精神。

抓住幼师女生爱美的天性,利用幼师学校的艺术气息和职教氛围,把艺术活动融入德育课堂,在美育中感悟德育的哲理,在美的艺术情境中外塑形象,内炼品格,做最美的自己,有梦有艺有为,把自己打造成为自信、自强、多才多艺的“魅力”幼师生。

总之,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稚龄儿童,容不得半点疏忽,教育的影响触及心灵,容不得丝毫大意。教育过程中的任何轻率、差错和随意性都会给幼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加强中职幼师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参考文献:

[1]候耀先,栾宏.有效教学论[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1.

[2]徐庆国.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邱斌.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政治学科教学策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2):21.

编辑 司 楠

推荐访问:幼师 浅谈 德育 中职 意识

本文标题:浅谈中职德育课幼师生职业意识培养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08/272478.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浅谈中职德育课幼师生职业意识培养》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