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从央视名嘴到IT创业人
已近“天命之年”的王利芬,虽然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和幸福美满的家庭,但她却不安于现状重新开始挑战人生,走上艰难的创业之路。一如她淡定、从容的主持风格,央视金牌主持人王利芬创业迈出的第一步也是那么的稳重和踏实。
记者:听说今年3月17日午夜零点是您创业人生的标志性时刻,您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王利芬:
(微笑)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当时,已是夜里11点57分,在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的Soho现代城,一间1900平米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公司里的人都屏心静气在等待我们新创建的网站——优米网上线的一刻。那一时刻,我在我自己的博客、微博和开心网上分别按下了发布键,发布的内容是这样的:“我已辞去央视公职,创办优米网。”
记者:正是这简短的13个字,掀开了您人生新的一页。当日有一种猜测,认为您在央视可能遇到了什么麻烦,才不得已离开令人羡慕的工作而另觅生路的。其实,一直以来,媒体和网民都十分关心您的创业动因。
王利芬:哈哈,这种说法的确存在。当时我的事业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不是坊间传说的遇到什么麻烦,我从中央电视台辞去公职时,不是留职停薪,是全身而退。2009年,我分别于7月和9月先后两次与新上任的领导诚恳交流了我辞职创业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理解和批准。接着,我便很快办理了相关手续,真正成了一个“创业者”。
记者:央视是中国媒体的大佬,走进央视是许多人的梦想,您赴美留学两年回国后创办的《赢在中国》以及《我们》栏目让您声名鹊起。在您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您却激流勇退,选择了一条众人难以理解的创业道路,您难道没有感到留恋和惋惜?
王利芬:呵呵,肯定有思想斗争。我1982年至1989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这期间获法学学士和文学评论专业硕士:在武汉大学中文系任教两年后又赴北大攻读文学博士;然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在《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做了五年的调查记者:接着创办了《对话》栏目,恢复创办了经济频道的《经济信息联播》并成为当时第一任总制片人,在此基础上陆续创办了早间节目《第一时间》和中午档的《全球资讯榜》……一路这么走过来,我总觉得所有这些与我奋斗的目标似乎还有一段距离,还是不够“刺激”。
记者:那么您心灵深处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王利芬:(沉默片刻)我非常清楚我的人生路径。我是这样一个类型的人,特别害怕能够看得见我的人生,而看不见的东西——内心一直蠢蠢欲动,重新创业,哪怕不如从前生活稳定、安逸或者有质量,但是它带给我更多、更鲜活的一些生命的感受,这是我更看重的东西。
记者:是不是您在做《赢在中国》这档节目中受到的创业启示和“刺激”太多了,您也想到“江湖”上闯荡一番?
王利芬:(笑)在做《赢在中国》之前,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离开央视独立创业。自从我做《赢在中国》栏目之后,“创业”这两个字几乎跟我形影不离。当许多选手因创业的激情、创业路上的心酸而泪流满面时,我作为见证人,内心的波澜只有我自己才知道。自此之后,创业的冲动在我心头一次次萌升,一次次膨胀,每每出现一次,我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次重新定位和思考,我内心渴望挑战新的生活。
记者:您当时工作上有没有其他压力,驱使您在电视之外闯出一条人生道路?比如传媒时代正从电视走向互联网,但电视仍旧会持续,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珠联璧合?
王利芬:一个人一生可以犯很多错误,但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那就是误读时代的错误。那时候,我正为电视观众的流失而苦恼。因为我发现,当我工作后回到家时,自己、老公和孩子居然每人都对着一台电脑到网上冲浪,却没有人打开电视,哪怕是我自己这个主持电视节目的人,这让我自己都觉得惊奇。我忽然意识到,电视的奶酪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渐渐蚕食,正在失去那部分有知识、有追求的年轻人和有创新能力的中年人,而这群人正是《赢在中国》的主要受众,也是广告业最为看重的客户。
记者:那您可以悄悄地搞第二职业,工作之余搞你喜欢的东西,就像有的主持人“走穴”一样。
王利芬:(脸色严肃起来)我当时是想做一家电子商务互联网公司,可以“躲”在幕后掌控做老板,但我平时特别不希望台里的人兼职,搞“吃里扒外”那一套,如果我一边在央视做,一边还做这样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这是很不合适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离开。
记者:在许多人眼里,创业是年轻一族的事情,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您当时决定创业似乎没有年龄的优势。
王利芬:三四十岁的年龄,这是人生的黄金时间。这个阶段的人有经验、有精力、懂得人生、善于思考、体力充沛。但我想,创业的优势不在于年龄,只要思想成熟,任何时候创业都不算晚,任何年龄阶段的男女都可以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尤其是现在60岁退休的人,大部分可以活到80岁以上,那就还有20多年的光阴啊,这足以能够再打造一个人生。如果一个人四五十岁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就等退休、养老,那么虽然他的肉体没有衰老,但是内心已经衰老了,剩下的时光只是没有意义的消耗人生。
记者:女性在创业中的优势和障碍,哪一点更多一些?
王利芬:上班时候,我除了进女厕所意识到自己是个女人,其他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告诉您一个笑话,曾经有一次,我和一个同事讨论节目入了神,差点跟着这个同事误入男厕所。后来这位男同事拦住了我,告诉我“女厕所在那边”,我才省悟到自己的女儿身。性别不应成为职场中表现差异的理由。不要因为是女人,你就可以退缩,或者可以将就,可以原谅,可以对自己没有太多要求。
记者:您的创业模式是怎样的呢?
王利芬:我的创业模式是从淘宝网得到启迪的。我要创办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但我不卖实物,只卖精神产品,就是人生经验。我当时想的是,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比如创业、职场、爱情、婚姻等等,人生20多岁的时候其实很无知,需要有经验、有阅历的人来指导,把“迷途的羔羊”引导到肥美的草场。而眼下“有知识没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功利教育生产出来的教育产品,他们进入各行各业就如同过室内模拟考试拿到驾照的新司机上路一样,后果是可以想象的。于是我想做一个卖“经验”的网站,年轻人有问题,向网络上能给出答案的人求教,按咨询时间收费。
记者:但互联网在中国运行十多年来,中国网民已经习惯于在网上享受“免费大餐”。
王利芬:是啊,中国特殊的国情让我初次创业就碰了一个钉子。所幸的是我会迂回,把“C2C”改成“B2C”,就是从消费者对消费者的交易,改成企业对消费者。
记者:但“经验”的价值无法衡量,而普通人的经验对其他人又没有吸引力。
王利芬:您点中了问题的要害。在走过一段弯路之后,我请来名人出场,拍卖聊天时间,与创业者私下对话,用“金手指”为创业者点拨。
记者:听说第一个响应的是史玉柱,还有其他不少名人。
王利芬:正是他,是第一个拍卖时间的名人。他第一个出场最适合了,因为曾经是欠债两亿多的“中国首负”“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今天却是有数百亿资产的商业“巨人”,他的财富传奇值得每一个人仔细品尝玩味。脑白金、黄金搭档、征途,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它们的缔造者就是史玉柱。
记者:这样运营下来市场效果如何呢?
王利芬:史玉柱不负厚望,一炮打响。2010年4月11日8点44分,拍卖价已竞拍到70万元。也就是说,竞拍者可以花70万元,享受与史玉柱单独聊天3小时,分享史玉柱的创业悲欢,并能得到史玉柱的“钦点”指导。不瞒您说,在史玉柱之后还排着一大帮名人等待拍卖,如新东方的俞敏洪、创新工场的李开复、北极光的邓锋、易凯资本的王冉……他们都是我多年的老朋友,都是金光闪闪的创业家,必定会让创业者仰慕和受益。
记者:可以说,拍卖名人时间与“巴菲特午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认为网友更有选择余地。
王利芬:正是这样。我们优米网拍卖的名人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由网友自己提交、投票。令我们始料未及的是,号称“极品乞丐”的“犀利哥”也成了网民们追捧的名人。但要想联系这样的名人来为网民现身说法,恐怕比较难。
记者:拍卖收入如何分配呢?
王利芬:拍卖名人时间所得收入当然首先由名人支配,我们也要考虑其中一部分覆盖制作成本。而网站的主要收入还是靠广告赞助,这是我们优米网的盈利模式。
记者:我注意到优米网的标识是两片银杏叶,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寓意?
王利芬:这是我不断前行的内生驱动力。在经意和不经意时,人们总能发现暗暗地藏在心灵深处的某种驱动力,这是双脚不断前行的依据。在我的心里,也有这样一种力量,它来自北京大学的银杏树。很小的时候,我就暗自下决心要到北京大学读书,但阴差阳错,我的本科并没有如愿。1983年我随着大学生夏令营来到北京,当我终于有机会看到北京大学的模样时,我首先看到的不是巍峨高耸的博雅塔,不是波光荡漾未名湖,而是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银杏树。因为我上北大的梦想跟眼前金色的银杏叶一样熠熠发光,我的心在震撼。
记者:真想不到您的内心居然“潜伏”着如此壮丽的梦想。
王利芬:可是当我站到可以触摸的梦想面前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已,此处不可久留,一种说不清的委屈,一种道不明的酸楚,竟然使我泪流满面。从此,在那一刻之后,银杏的金色也就刻骨铭心地成了我美梦的色彩,而银杏树就这样不可阻挡地潜入我的心灵深处,如影随行。
记者:那么后来您是怎样如愿以偿地圆了“北大梦”的?
王利芬:八年后,我终于有机会考上北大博士研究生,当我再次拥抱着燕园的银杏树时,就像拥抱着陌生的老朋友。在三年的读书期间,我无数次流连在它们的身旁,一年四季中我总在观察每一棵银杏树生命过程多姿多彩、如梦如幻般的演绎。我感觉到,有一种体内沉睡的东西被它一点点掀动,有一种内心隐隐的渴望被它勾起,在鞭策着我,在激励着我,使我不能苟且,不能将就,不能不去像小草那样寻找破土的力量。这就是银杏树的精神动力。所以当我创办优米网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两片银杏叶来构成一棵银杏树的模样。
记者:想到过创业有可能失败的那一天吗?
王利芬:创业失败是很有可能的,成功率非常低。但是在整个向前推进的过程里面,经常会东方不亮西方亮,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会找到我所要找的那条路。很多时候,你打开了正门,没有应有的收获,但是在侧门发现了好的方式,我相信会是这样的。
记者:这么一路走来,感觉辛苦吗?
王利芬:毕竟是创业呀,我感觉非常累,创业之路充满挑战。优米网是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我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从没想过失败。有广大网友的陪伴,我不害怕也不孤单。
记者:有媒体评论,说您现在创业靠的是在央视累积的人脉关系,您怎么看?
王利芬:平心而论,我创业最大的优势是在央视长达十五年积累的人脉以及资源,身边聚集着一帮“哥们”;对于电视栏目的整体把握,善于用电视语言与网友沟通,个人魅力也有相当大的市场。凭着深厚的人脉关系,一支超强的创业顾问团陆续上场,比当年《赢在中国》的“陪审团”还要强大。靠着诸多名人捧场支持,如柳传志教我“少而精”,马云叮嘱我“不要想着不会变”,李开复给我提供技术支持……在朋友的帮助之下,我眼前是一片光明和灿烂。有这么多朋友帮忙是好事,可网站怎么生存,是我自己的事。朋友有他们自己的事业,总不能帮我一辈子。
记者:我想您的个人魅力一定会给公司注入强大的吸引力的。
王利芬:至于我的个人魅力,我认为,个人魅力是一个公司前进和发展中间的一部分,不能说它没有作用,我也不认为我个人魅力有多大。最重要的是,我做着给社会创造价值的事业,所以我会百折不挠,奋力前行。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王利芬:从央视名嘴到IT创业人》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