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分析
[摘 要]长江经济带覆盖江苏、上海、重庆等11个省市,占据全国百分之二十一的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百分之四十五。优异的地理环境,富有潜力的人力物力资源力量,使得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国家未来发展走向,对新时代经济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经济建设;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发展战略,是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长江经济带覆盖范围广,地理位置东西差距较大,生态环境问题多样突出,各种资源力量密集。若想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平稳较快发展,就要合理分析区域经济差异以及空间格局。只有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切实有效的数据资料成分,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才能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有效发展。本文就是从地理环境、空间格局以及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全方位、多领域对长江流域经济带以及空间格局进行分析
1 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分析
长江作为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二长河,据统计水资源总量约为9616亿立方米,为黄河水量的20倍。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温带气候范围之内,全年降水量丰富。长江跨越我国三大阶梯,从上游到下游支流众多,灌溉流域广泛。长江的第一阶梯主要位于西部高原地区,这里终年积雪,形成了长江丰富的水资源。第二阶梯主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这一地区支流众多,人口稠密,气候宜人,降水丰富,此外地形适宜,利于发展航院等产业。第三阶梯主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第二阶梯相比这一地区是我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聚居地,地貌多是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河湖众多,直流密集,水资源丰富。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降雨量丰富,由于东西跨越大,加之地形变化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在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长江地区的水文状况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分析的话题。从长江上游到长江下游共有9大支流,分别为赣江、岷江、湘江、汉江、嘉陵江等,并且有鄱阳湖、洞庭湖等湖泊交叉其中。这些支流和湖泊与长江水浑然天成,密切联系为一体,形成了资源丰富,存储量巨大的水源宝库。对于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发展和工农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长江流域经济差异和空间格局分析之前,整个流域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可忽略,因为地区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整个长江流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洪、涝灾害与地质灾害频繁。由于长江流域降水量丰富,河湖支流众多,特别是在中下游地区多以丘陵和平原为主,水位经常暴涨,每逢夏季多雨季节,经常会发生洪涝灾害。
水质污染。长江经济带地区城镇密集,人口稠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第二、第三产业的活跃,大量有害物质以及垃圾不断产生,而且数量不断增多。生產和生活产生垃圾和废物便将长江地区作为排放的首选地。通过调查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地区由于生产和生活等因素,许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
水土流失。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确立以后,在经济大发展的模式下,长江经济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资源问题。各种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坏,出现荒地和荒山的现象。加之,每年夏季降水量突出等原因,使得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重。
河口区的赤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赤潮现象频繁发生,赤潮的生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加。2002年首次发生了有毒的亚历山大藻赤潮,赤潮的危害程度在增大。
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长江流域由于水利资源丰富,从而蕴含了不同价值的水运便利以及水电工程。至长江上游到长江下游,出现不同程度利用长江发展水运的产业体系。这些水运设施的建立,使得大量的物种生存和宜居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时,我国在长江地区修建许多不同的水利发电工程。这些工程的建立不免也要对一个地区的生态资源建设产生较大的危害,自然也就使得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
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因素分析
由于长江经济带跨越范围比较广泛,各地区的环境因素、气候因素以及资源因素、人口因素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使得长江经济带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差异。同时受到国家发展政策以及历史时期的变革等因素,使得长江经济流域差异性因素开始显现出来。具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因素的出现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2.1 国家政策的相应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江流域地区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系的影响,除了长江源以及西部高原地区之外,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地区主要呈现出均衡性特点。但是这种均衡性并不是一概而论,例如在上海和南京地区则表现出相对的发展速度和发展优势。计划经济体系下,长江经济带总体上来看,地区与地区之间并未出现大的差异。步入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长江经济带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借助于历史上的发展基础以及水运交通的便利,上海和南京以及武汉和重庆等地区开始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长江经济带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在此期间,长江经济带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也日益表现出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开始提出了大力发展长江经济带的方针战略,这一方针战略的实施,将使得长江经济带重新迎来又一次发展机遇。
2.2 资源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地区的环境和资源因素也会对一个地区发展差异和空间布局产生不同的作用。纵观长江经济带,从上游到下游,无论是气候因素还是环境资源因素,或者是其他相应的因素,都呈现出不同的差异。例如,在上游地区的高原地带,由于气候与生态以及交通的匮乏使得该地区的发展呈现出落后的状态。反之,在气候和环境资源相对较好地区的中游和下游地区,则出现了经济飞速发展和产业模式更新的状况。所以,分析长江经济带的地区差异以及空间布局的同时,要合理分析地区的生态环境因素以及相应的资源分布情况。
3 如何优化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模式
3.1 强化中心城市, 发挥辐射效应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才能优化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布局和发展模式。长江经济带具有支流众多、交通发达、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等特点。从上游到下游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区特点,因此要优化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发展模式,就要善于打造卫星城镇模式。例如沪宁杭模式就是一个突出的亮点。此外,在长江上游的重庆地区以及长江中游的武汉地区也可以打造相应的城市聚集模式。這种模式的打造不但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而且可以实现优势共享,科技流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布局分配等效应。
3.2 加强长江流域互联网发展,优化区域交通网络
当前时代的发展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地区建设发展呈现出新的模式。面对长江经济带的范围广、综合性强的问题,要积极使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相接轨。要建立起长江经济带的互联网交通网络,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力量使之在产业优化、生态环保以及气候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在加强互联网建设的同时,也要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这一经济带的铁路、公路以及水运航空都要进行全方位的完善和发展。
3.3 积极推动地区产业更新换代
在国际贸易自由发展和一体化浪潮的同时,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的贸易大国,积极引进和输出。长江流域地区由于交通、气候以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集聚地。但是,长期以来,长江流域地区的产业发展主要面临着产业模式落后,工业成分比重较大的弊端。这种发展模式不仅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的基础上对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植被建设也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因此,若要推动长江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以及与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发展,就要不断对区域内的产业模式与产业资料进行优化调整。
合理分析长江经济带和空间结构分布对于正确有效开发长江,促进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调查研究,正确分析现状的前提下,才能因地制宜,制定出积极的发展政策。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借鉴和吸取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意见,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韩雨芹.长江流域地理环境分析研究[M].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沈玉芳主编.长江经济带投资、发展和合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19-01-15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分析》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本栏目阅读排行
栏目最新
- 1在农民收入调查工作动员培训会上讲话
- 22024年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自评材料(完整)
- 3公司党委党建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 42024年主题教育党建调研开展情况总结
- 52024年度区妇联关于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完整)
- 6关于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与思考(完整文档)
- 72024县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8第二批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刻“以民为本”,听“实言实语”,办实事好事
- 92024关于党员干部法治信仰情况调研报告(2024年)
- 10局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自查报告(全文)
- 11XX国企分管领导关于党建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发言(范文推荐)
- 122024年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读书班研讨发言提纲(6)【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