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京津冀经济圈与山西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0 14:48:03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作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典型省份之一,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结构失衡,亟待转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山西省经济结构优化、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山西省实施与京津冀经济圈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以及省内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京津冀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

【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圈;资源型经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11-0034-02

1 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以来,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逐渐受到专家学者及国家高层的重视。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渐突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一骑绝尘,而中部省份经济发展乏力,缺少增长动力,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成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性问题和地域性问题的重要出口。

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以河北省为主要核心腹地,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及山西、内蒙、辽宁等省份,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经济规划发展区域。该经济圈处于北方地区的中心位置,内有全国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的首都北京市和经济发达的天津市,工业密集、产业结构丰富、人口和城市密集,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作为资源和文化大省的山西省,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过于依赖煤炭经济,导致在新一轮产能和经济调整中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排名全国倒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外移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好自身发展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带的发展浪潮中,成为山西省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由协同与发展两方面组成。协同强调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良好关联,而发展则主要指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协同发展的本质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是内部各要素的科学统筹安排,在良性配合的基础上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散乱到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指的是地域内经济主体与其他经济组分之间的经济共生协同关系,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各个地域之间形成联系紧密的高效有序化整合,实现“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现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的统一,经济发展各要素在区域内依托发达的现代交通物流体系,实现合理流动与二次优化配置,不同产业的上下游企业整合成科学协调的全行业产业链,最终形成高效协作的经济发展体系和统一自由的区域市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要秉承平等开放的发展原则,区域内地方经济保护政策的存在必将影响经济因素的合理流动,阻碍区域经济体系的内部自我发展及内外之间的对接与互动。

3 山西经济与京津冀经济的关联

京津冀经济圈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产业结构涉及微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技术、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环保设备制造、钢铁冶金、原材料加工、能源产业、现代物流、商贸物流、现代农业、旅游文化产业等,经济结构丰富,产业规模巨大。而作为能源与文化大省的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电力行业较为完善;山西太钢集团、太钢不锈钢公司等作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研发基地,为京津冀的装备制造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山西汾酒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是中国四大白酒之一;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现代轨道交通设备、起重设备、矿用挖掘设备、风电设备等“国之重器”的生产基地;大西高铁、石太客专、太焦高铁、呼南高铁、太延高铁等高铁网络的建成及开工,进一步将山西经济与周边省份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经济要素快速流转及经济协同发展。

同时,山西还是旅游文化大省。省内现存古建筑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国家级保护单位50余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400余处。佛教圣地五台山,三大佛教石窟云冈石窟,北魏恒山悬空寺,太原晋祠,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元代建筑群芮城永乐宫,《西厢记》《莺莺传》发生地永济普救寺,晋商中心乔家大院,全国第二大瀑布黄河壶口瀑布……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及险峻奇绝的地貌山川景观,构成了山西省旅游文化大省的坚实基础。

4 破解发展瓶颈,实现“京津冀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4.1 简化行政管理流程,建立跨区域行政协同机制

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为企业“松绑”,努力实现“一章审批”的行政管理模式,减少行政管理对企业运行的过多审批和干预。积极营造科学合理的行政环境,优化行政流程,做好企业发展的守护者,而不是充当“绊脚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协同发展,行政管理也需要跨区域合作。因此,地方行政部门要转变思想,积极服务经济发展这一工作中心,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方式,与周边省市建立顺畅的行政管理协作机制,避免跨区域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推诿扯皮,建立和谐的跨区域行政管理环境,保障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4.2 科技创新驱动,构筑区域竞争优势

不同于过去的能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未来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作为内在动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占领市场竞争制高点,从而获得发展先机。因此,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山西省,激活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实施人才战略,人才要“引得进、留得住、培养得出”,减少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的束缚,健全人才保障机制,使科研人员能够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技术创新工作中。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立科学的创新激励体系。只有人才政策优先,才能确保科技创新的活力,进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山西省的产业经济结构依然以农业、能源、电力、重型装备制造等传统经济为主,能耗高、利润低、现代化水平较低、第三行业占比较小,由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要转变经济增长驱动方式,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变为技术驱动、创新驱动,以创新为基点,以技术为核心,以人才为保障,促进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内生动力。

4.3 新能源产业优先发展

山西资源优势显著,山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山西省要抓住新能源产业这一发展重点,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产品的市场推广,颁布政策促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快速发展。目前,太原市已经率先完成全市8 000余辆新能源出租车的更换,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内引进了比亚迪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项目、东风原野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太原重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已建成并即将投产……新能源产业的快速优先发展将进一步引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4.4 强化区域多元化对接合作

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的产业对接与经济合作,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产业转移,在外迁产业和企业中引进可以与省内经济互补协作的优质资源,同时,积极引导省内企业与区域内其他相关行业链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化流动。除此之外,要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与北京、天津等地区的产业对接之外,还要强化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与整个京津冀经济圈及环渤海经济带融合在一起。

此外,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要引导晋南地区相对活跃的经济要素向欠发达的晋北地区流转,加大晋北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在大西高铁的带动下,实现贯穿全省南北的经济快速发展。

合作发展需要有大格局、长远目光和全球视野。尽管目前山西省没有直接纳入任何一个国家城市群或者经济带战略当中,但这也是一种发展机遇。山西省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向东与京津冀经济圈进行深度对接,向南与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进行全面合作,向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不仅仅是区域内的协同,还要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寻求对接与合作,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激活省內经济发展活力,努力实现山西省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

5 结语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第三大经济发展热点,而山西省是新一轮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地区,也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本文旨在研究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协同发展,分析二者之间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特点,提出破解山西省经济发展瓶颈的策略,促进山西省新经济增长极的形成。

参 考 文 献

[1]徐孝勇.西南地区商贸中心构建与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5.

[2]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实施途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4):51-55.

[3]徐丽.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思考[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6.

[4]刘小燕.内蒙古成长期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视角[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38(3):202-207.

[5]汤梦玲,李仙.世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6(10):90-97.

[责任编辑:邓进利]

推荐访问:山西 区域经济 协同 经济圈 京津冀

本文标题:京津冀经济圈与山西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www.ylwt22.com/dangtuangongzuo/2023/0710/273239.html

版权声明:
1.十号范文网的资料来自互联网以及用户的投稿,用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免费阅览。
2.《京津冀经济圈与山西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一文的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转载或引用时请保留版权信息。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十号范文网 |
Copyright © 2018-2024 十号范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十号范文网 版权所有
本站部分资源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尽快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备案号:粤ICP备18086540号